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7 03:2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6:54
这里的“权威”是指家长的权力威严,而不是指专业领域方面的权威。我想,一个过分强调家长权威的家庭,小孩可能暂时惧怕于大人,才表现出大人所喜欢的样子,他们看起来很乖很懂事,但快乐吗?我想他们应该很羡慕可以和父母做朋友的小伙伴。
有些小朋友慢慢长大,会逐渐理解和接受大人那套教育的方式,在他们的*迫下习得了一些技能,但却缺失了快乐的童年记忆。孰好孰坏,就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了。或许他们很想逃离大人,如果离开了大人,他们会尽情去释放自己,做在大人面前不敢做的事情,否则一直忍下去会内伤的。有些则会变得更加叛逆,小的时候没有力量跟你对抗,你说打*就给你打*,但大了你就不好说出手就出手了,不跟你干架,也可以离家出走。
这时候,你还想着“我是老子,就得听我的”么?凭你吃的盐比他吃的米多么,你过的桥比他走得路还多么?这两句本来就是没有底气的话,只能证明你是他父母而已,别无其他。
家长手中的权威 “大棒” 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大人认为:小孩不听话,对人没礼貌,必须教训!小孩犯错,必须接受惩罚!
其实,家长的目的都能理解,就是担心小孩不学好,变成“熊孩子”,要让他长点记性,想及时让他知道界限在哪里!面对小孩所犯的错误或者过分要求时,非要板起面孔教训,甚至狠狠揍一顿才解气么?“你再这样,就不要回这个家了!”、“不要跟着我!”……你不知道,小孩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你对他的嫌弃、恨和敌意,他不明白你的思维逻辑,他感受到的更多是惶恐无助。
我曾经在街上看到一位小女孩,撕心裂肺地哭喊着追走在前面的妈妈,而这位妈妈也是铁石心肠,头都不回一直往前走。那时候我在想,这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啊,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要了!孩子现在的性情、习惯、兴趣爱好,跟父母的影响、跟他每日身处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小孩的言行出现偏差,首先要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往往是归咎于有问题的家长或者家庭。当出现这种状况前,你们有提醒孩子不能这么做吗?有让他从心里真正意识到这些错误带来的后果吗?在教训小孩之前,是否应该让小孩“打你三十大板”呢?因为你没有告诉他不能这么做,所以他踩了这条界。
就比如一株小树苗,每天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是否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否汲取了应该有的养分,如果养分不够,长势不好,结出来的果实没有别人家的饱满,是否要责怪这株小树苗为什么不长好点?然后指着这棵树苗破口大骂,又或者直接把它砍掉,而不想想是否帮他松了土、锄了草、捉了虫,想想都为这株小树苗伤心……小孩又如白纸一张,但他是有独立人格、有感情的“白纸”,你可以帮助他在上面书写一首美丽的小诗,或者画一幅舒心的小插画,但你不可以随意涂鸦,涂得不好就在上面打个大大的叉,或者揉成一团扔进垃圾箩。
只有真正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照顾孩子的内心感受,读懂他的想法,你才懂得怎样去爱孩子,帮助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6:55
需要。权威性父母就是保护孩子最好的存在感,让孩子生活在优质环境。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6:55
我觉得不要。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怕你,你们之间会有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