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7 13: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2:39
1975年5月,纪松生长在高港区大泗镇一个普通家庭,祖辈世代私塾,亦可谓是书香世家。祖父讳心德,十五岁即在家教授学生,且醉心翰墨,精于行楷,丹青文章誉满乡间里闾。纪松在八岁那年,祖父开始教授纪松写字,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并无古帖所临,均是由祖父书范,然后教纪松描摹。祖父教授甚是严格,每日书三十字,一日不断,每日检查,稍有懈怠,则会严加斥责。第一本临摹的字帖也是祖父在城里旧书摊上淘来的柳公权的《玄秘塔》,虽然破旧,但是纪松临摹了近8年,临摹纸张足有一人之高。祖父教授笔法必须到位,字形一定要像,方法虽相对简单,但是正体现了孙过庭所讲“察之贵精,拟之贵似”的要义。后来,纪松考上泰兴师范,遇见王建林老师,王老师对书法的见解颇深,对纪松也是喜爱有加,引导我脱离柳体,改学颜鲁公。时过三年,用笔渐活,结体开张。可以说,祖父的启蒙让纪松打下了坚实的笔法基础,并培养和树立了学习书法应该所具备的良好品质;王建林老师则帮纪松开阔了视野,打开了纪松对书法的认知之门。
2007年,纪松考取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创作方向研究生,师从博士生导师徐利明教授,徐教授是当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其诗书画印论皆擅,堪为一代大家。先生教授非常严格,教风严谨,不仅在技法上给予悉心指导,同时对纪松的书法理论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两年的学习让纪松收获甚多,对书法的理解更是深入许多,并确定了将草书作为主要钻研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