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1:3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8:41
醴陵是一个移民地区。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办理红、白喜事的礼仪也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乡镇都是遵从的是儒教习俗。主持丧葬仪式的是地生,标志是在大门正中贴一张红字,写上“当大事”三字。倘若是结婚、建筑等红喜事,就写成“行文公礼仪”。这文公就是指周礼,正是儒教的根源。在儒教理论的丧葬仪式中,事死如生,安葬头一天的晚宴是整个礼仪的*,称为“吃烂肉”。已故的先人第二天上午就要被抬出家门,故前一日晚餐要召集所有的亲人,一起在灵堂前的灵桌上吃最后一顿团圆饭。这桌酒席会一丝不苟,但只有九碗,被称为“邻棺席”,所以九碗也不能出现在喜事场面。
醴陵人喜欢做酒。添丁增口,家人寿诞,老人去世要做酒;崽娶媳妇,女儿出嫁,要做酒;华厦落成,孩子升学也要做酒;甚至添置一件贵重物品都要做酒祝贺。结婚、起屋称为红喜事,客人用红纸包裹礼金;丧葬称为白喜事,用白纸包裹礼金。做酒,当然需要置办酒水席面来招待客人。这酒席规矩蛮多,而且整个过程也特别讲究,甚至需要专门聘请库房先生来掌管安排,以免失礼,引来亲友们的不满。
在酒席上,来客的座位是经过严格编排的。根据和主人的亲疏程度,来客大体分成三个等次。一等的是贵客,一般是尊贵亲戚和贴心的朋友,需要主家写大红请帖专人登门邀请,称为请客。二等的也算是请客,但是不使用请帖,而是口头邀请,大多是普通朋友,用来做陪客,代替主人陪奉贵客。三等是晓得做酒办席,主动来参加,主要是邻居耍伴,称为地方客。请客是被邀请先期到达的,在正式做酒的时间之前就赶到主人屋里住宿,而地方客即使等到马上开席时,催吃饭的爆竹响起,都可以从容丢下手上的事情,赶过去就座。
醴陵酒席的菜是有固定的道数,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般是十碗,现在有一点发展,成为四盆六碗或者四盆八碗。但是绝对不能是三碗、六碗和九碗。
相传丐帮有这样一条规矩:但凡到别人家里乞讨,一般是不上桌吃饭的,只站在门口,等着人家施舍。倘若正好遇到大户人家做喜事,主人自然比平日大方许多,但遇到开流水席的人家,他们就可以一同入席。叫化子其实顶多算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者职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往往会主动燃放一挂短短的鞭炮,以示祝贺或者悼念。当然,这鞭炮也是他向别人乞讨来的。主人家照例应当按照礼仪点燃鞭炮,当作来客接待。特别是在丧事礼仪上,孝子照例需要上前叩头致谢。开席的时候,还要安排座位。但是,即便是这种状况,等到上三碗菜之后,他们就会起身离席。这种专门招待叫化子的酒席,不但不必要求正式席面的规整,而且也不必遵守十碗的规定,只需三碗或六碗两种规格就足够。地方把只有六碗菜的席面称为“叫化子席”,所以,请客吃饭,三碗六碗,知道这段风俗习惯的人会认为是一种不尊重。
醴陵东乡白兔潭、南桥、富里一带位于湘东赣西的结合部,自古以来就是烟花鞭炮的重要产区,地方经济较为发达。横亘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在这里留下一个缺口,正是东西交通的要冲,也是各种宗教传播的必经通道,加上周围山岚叠嶂,景色秀美,各种寺庙便次第林立。这设立寺庙的习俗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形成一些约定的程式,至今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醴陵有首民歌 叫《思情鬼歌》,醴陵的炒粉,小炒肉比较有民气。过年过节都要 放鞭炮。
醴陵民间较为流行和推崇的风尚习俗主要有:开拓进取、崇利重商、离乡离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崇尚科学、尊纪守法、见义勇为、敬老爱幼、尊重知识、扶贫济困、捐资助教、礼貌待人、敬业爱岗等。传统的民风民俗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还形成一些新的流行时尚,主要反映在生产、生活、岁时、礼仪、交往等方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8:42
历史上醴陵的民风民俗与醴陵的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和历代移民迁徙等因素相关连。主要特点是:
——民风强悍 历史上醴陵屡遭兵燹,自然灾害频繁,生活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们*与兵匪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久而久之,醴陵人逐步形成争强好胜、粗犷豁达、勤劳勇敢,敢作敢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地方民俗风尚。延至近代,喜好争斗,尚武习武之风依然浓厚。自*以来,以至将军辈出,习武从军者众多。
——开放度高 自明朝初起以后,大批移民涌入。以华东、华南为主的地域文化进入本土。便利的交通地理条件,使历朝历代对外交流扩展,移民迁徙频繁。以致人气旺盛,物流发达,信息灵通,从而形成思想观念更新快,爱赶时髦、爱抢风头, 办事一哄而起的从众风俗。一般不封闭保守和排外。
——工于谋划 醴陵古农耕文化发达,社会开化较早。在生产生活和频繁的对外交往中,醴陵人形成聪慧机敏、善于思考谋划和投机取巧的习性。外出闯荡的醴籍人士大都能有所成就。以致于周边县市称醴陵人为“醴陵拐子”。
——淳朴尚义 总体上看,以往醴陵*都勤劳朴实,崇尚礼节,崇俭黜奢,务本重农,安土重迁,热情好客,情感细腻,乡土意识浓厚。有一定的宗族观念,但基本不存在宗族冲突与械斗。
进入现代社会,*党和*重视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传统民风民俗中的优良部分大都传承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风俗习性也在发展变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比较盛行的风尚有艰苦奋斗、爱党爱国、大公无私、突出*、阶级斗争、互相帮助、无私奉献、礼貌待人、厉行节约、拥军爱民、尊老爱幼等,均体现出特定时代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醴陵的民风民俗进一步发展演变,并与党和*推崇的道德风尚及精神文明规范相融合。其时代性日益凸显,而地方性相对淡化。
至2002年前后,醴陵民间较为流行和推崇的风尚习俗主要有:开拓进取、崇利重商、离乡离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崇尚科学、尊纪守法、见义勇为、敬老爱幼、尊重知识、扶贫济困、捐资助教、礼貌待人、敬业爱岗等。传统的民风民俗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还形成一些新的流行时尚,主要反映在生产、生活、岁时、礼仪、交往等方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8:42
醴陵有首民歌 叫思情鬼歌,醴陵的炒粉,小炒肉比较有民气。过年过节都要 放鞭炮。醴陵人喜欢打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8:43
醴陵的民风民俗是打牌和放鞭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8:44
好像只有瓷器,烟花吧。或者是正月走人家。还有醴陵倍肉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