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1:3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50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08
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中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他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在继承知识的各条途径中,可以说阅读是一条主要途径。
实际上,在校学习时,仅仅依靠上课是无法理解全部知识的。可以说,学生时代的学习一天也离不开阅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用书,离开书,离开阅读,学习就会十分困难。要知道,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书籍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
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读有关的报纸杂志,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去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
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昧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三)要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就是观大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观大略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读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
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爱人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和吃书一样。’”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四)要勤于思考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罗庚说:“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学过的小学算术、初中代数在脑子里还有那么多吗?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我们理解了,会运用了,这就是说书变薄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实现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转化。
综上所述,阅读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引向深处”和“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理解
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阅读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或一章内容。
(2)理清思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可见理清思路对阅读多么重要。
在阅读自然科学著作时,对书上提出的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理解结论,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这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李政道博士说:“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阅读时,只记现成结论,而不考虑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思维能力就很难在阅读中提高。
(3)要能提出问题
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一些见解不正确、不完整,提出异义或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有不懂的问题。中学生随着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时发现第一类问题会逐渐增多,而第二类问题会慢慢减少。
一旦发现问题,再深入阅读有关书籍,并且深入思考,收获会更大,还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见解。
(4)要独立回忆,学会准确表达
阅读后,要通过回忆再检查一下阅读的效果。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在读书笔记上,以备日后查用。钱伟长说过:“读一本书,只要清楚它的梗概,了解它的主要精神和主要问题,先把最重要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顾一下,看自己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解决。”
(五)要记好阅读笔记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为了写《资本论》,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马克思就摘录了70个不同作者的著作,写了24本有关*经济学的笔记。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有1500多本,写的笔记至少有100多本。
马克思在笔记的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每本笔记都编有页码,为了日后查阅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
黑格尔读书学习,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等分类,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当需要什么材料时,随时可以拿到。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生。
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张。
(1)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2)利于积累资料,使知识“外贮”
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
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
还有的中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
一般精读的书,可用笔记本做笔记,而博览的书,可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
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7:43
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是逐渐达到的,要提高阅读水平须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材料的选取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从文章的难易程度来看,如果所读材料生词过多,难免要不停地查阅字典,如果句子过分复杂,每句都须反复推敲,那么学生必然很快失去阅读兴趣。因此所选材料应以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为基础。遇到少量的生词可以猜测其意义。猜测对提高外语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从文章的体裁来看,所读材料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也必须十分注意。阅读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培养起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将会迅速提高。 2.阅读策略的培养在进行阅读前后甚至同时,适当插入一些特殊的训练对提高阅读效果和培养阅读能力大有好处。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利用上下文揭示词义,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词类形式,迅速抓住基本思想,并学会使用字典。学生必须逐步学会通过分析词的结构以及上下文关系帮助理解词义。阅读短文还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按“全文、段落、句子、词语”的步骤阅读文章。可采用通读、细读和复读的方法找到最佳答案。在通读、细读和复读中,复读尤为重要且行之有效,通过复读来审视、推敲答案,提高答题命中率。只有通过增加难度,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3.阅读速度的提高对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读得快,不理解等于没读,能够理解而阅读速度太慢,则效率太低,意味着阅读能力不够。因此学生在阅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理解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自己的速读和掠读能力。速读是一种找出文章大意的快速阅读。通常在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或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时,总是进行速读。速读在生活中很有实用价值。掠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但目的性更强,要求寻找时间、地点、数字等非常具体的信息。事实上新授课与复习课的要求截然不同。即将进入初三的学生在面对新授课的学习时要立足夯实基础,对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要进行过关训练。不给复习课面带来后遗症。面对复习课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最终要的是联系全文,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去做这个题目,才能答到点上。 下面一篇摘来文章,希望对你做语文阅读有帮助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但笔者发现有一些中学生在做题时却往往急于求成,做题过程流于急促浮躁,问题答案流于偏浅疏漏,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阅读理解题。那么,怎样才能革除这种毛病,做好阅读理解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读,且熟读。阅读的理解的基础。要产生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都是隐匿于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但有些同学却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岂不是强为“无米之炊”?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当然,熟读并不等于机械重复,在熟读的同时应给予思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二、思、且深思。只要深思,才有发现。所谓深思,就是读者应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深刻发掘文章深层意蕴的心理过程。任何文章都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惰于思考,不应浅尝辄止,应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问题的解决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三、取、忌断章取义。文章是作者的意识整体。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怎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怎能管窥蠡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断章取义呢?正确的做法是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应于文章的高处大处着眼,由浅入深,层层深如,层层确定。惟其如此,我们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颇,谬误丛生. 追问: 那要如何才能既有效阅读全文又能劳劳把握住作者的中心思想对准答题方向?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34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主要靠"学得"、"习得",而不仅仅靠老师的"教得".围绕"听说读写",语文教师常常是反复地教,可很多学生仍然是读书费解其意,作文不得要领。某些问题,知道了答案,但从真正掌握意义上说,还是不会。
数理化学科追求的多是"标准",而语文追求的却是"妙趣".一个词在这里是败笔,到了那里可能就是"生花妙笔".因此要想真正获得语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情感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
首先,要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自然风光,人情冷暖,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只要带着对生活的浓浓的关爱,那么,你所阅读的一切书籍读物的内容就都会打上你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其次,要培养热爱读书的情趣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阅读有趣的书时兴趣盎然,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
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培养阅读能力未必一定要从读名著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与启发性,那么完全可以从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情感的过程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呢?习惯在没有养成的时候,你多少要下一些自我强制的工夫,即要靠自己刻苦训练,不靠别人教导。学习语文不再只是听讲、作笔记和写作文那样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而应是自觉的、有兴趣,能动的惯性运动。
1、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著名的作家能写出不朽的文学作品,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焕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无不是读书深入思考的结果。鲁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蕴,绝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索,从而迸发出无数不朽的篇章。*的"四勤"学习法中的第三勤说的就是"勤想",就是主张"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多思、善思",不"尽信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习惯。
就是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的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记难认字的音,难解词的义,关键句的作用,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
例如学习《捕蛇者说》揭示主旨的句子:"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可在旁边批注"对苛捐杂税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等语,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在课内,在课堂以外读书也应保持这样的好习惯。若把"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会获益匪浅。
3、养成"博闻强记",多背诵积累的习惯。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能使我们更熟悉文言诗句,增强语感,增强感悟能力,积累文学素养。这些背诵的知识,犹如储存在头脑仓库中的丰富物质,一但应用时便犹如源头活水般涓涓涌来,就不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4、养成读书和写作相伴的习惯。
许多同学常常是把学习语文课文和学习写作当作两回事,导致课文、作文"两张皮"哪个都不得要领。殊不知许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上乘精品之作,是写作中难得的极好范文。若能养成常写读书心得、随笔等习惯,那就是真正做到了读书与写作的珠联璧合,、融会贯通了。
著名作家三毛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常常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又常常是文思不可遏制地泉涌笔端,直到深夜。一篇篇闪烁着深邃的思想和洋溢着文学才华的文章,经常是在读书与写作相伴中诞生的。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42
(一)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
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读有关的报纸杂志,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去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
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昧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三)要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就是观大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观大略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读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
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爱人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和吃书一样。’”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四)要勤于思考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罗庚说:“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学过的小学算术、初中代数在脑子里还有那么多吗?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我们理解了,会运用了,这就是说书变薄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实现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转化。
综上所述,阅读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引向深处”和“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理解
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阅读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或一章内容。
(2)理清思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可见理清思路对阅读多么重要。
在阅读自然科学著作时,对书上提出的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理解结论,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这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李政道博士说:“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阅读时,只记现成结论,而不考虑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思维能力就很难在阅读中提高。
(3)要能提出问题
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一些见解不正确、不完整,提出异义或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有不懂的问题。中学生随着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时发现第一类问题会逐渐增多,而第二类问题会慢慢减少。
一旦发现问题,再深入阅读有关书籍,并且深入思考,收获会更大,还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见解。
(4)要独立回忆,学会准确表达
阅读后,要通过回忆再检查一下阅读的效果。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在读书笔记上,以备日后查用。钱伟长说过:“读一本书,只要清楚它的梗概,了解它的主要精神和主要问题,先把最重要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顾一下,看自己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解决。”
(五)要记好阅读笔记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为了写《资本论》,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马克思就摘录了70个不同作者的著作,写了24本有关*经济学的笔记。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有1500多本,写的笔记至少有100多本。
马克思在笔记的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每本笔记都编有页码,为了日后查阅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
黑格尔读书学习,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等分类,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当需要什么材料时,随时可以拿到。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生。
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张。
(1)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2)利于积累资料,使知识“外贮”
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
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
还有的中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
一般精读的书,可用笔记本做笔记,而博览的书,可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
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