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3 22: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04:53
仪陇县基本上形成了以农业、轻纺工业为主体,工、商、运、建、服协调发展的格局。农业生产实现了粮、棉、油为主的种植业和林、牧、渔、桑、果为骨干的多种经营业齐头并进。元帅柚、长毛兔、中糯一号玉米等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獭兔为主。仪陇县以丝绸为主体的轻纺工业品,远销西欧、朝鲜、日本。
仪陇县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酿造业和加工业,县黄酒厂的黄酒、县曲酒厂的汉酒分获全国、省、市名优特新产品奖。通过开展商品流通*改革和商业企业改革,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内外贸结合开放式的商品流通格局,商业网点遍布城乡。
2011年,预计仪陇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00亿元(现价,下同),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长15.4%(按可比价),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6亿元、41亿元、23亿元。仪陇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5亿元,是2006年的4.36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8亿元,是2006年的4.8倍,年均增长36.82%;地税收入完成2.81亿元,国税收入完成1.4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8.67%、2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3亿元,是2006年的3.5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70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7270元、2356元。 仪陇农产品丰富,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红薯、生猪、獭兔、肉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豆类;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花生、药材、黄红麻等。 仪陇县水域面积达10000公顷以上,给淡水养鱼提供了有利条件,鲤、鲫、草、鲢四大家族均宜生长。 仪陇县有思德水库、百胜水库、红岩水库等星罗棋布的大小水利设施。 仪陇县坚持把培育产业置于农村工作首位,大力培育兔、猪、蚕、菜等主导产业。
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农民下种是使用的大棚温室或双层地膜播育,孵抱出的小鸡小鸭是在寒冷冬天的温室中进行的。农户求早熟、早上市、早赚钱。虽然仪陇是丘陵山区,每年立春前后的三、五天,家家户户下到地里的各种早春玉米苗、蔬菜苗都已长出5cm多深的嫩苗;小鸡小鸭一筐筐地上市销售。
2011年,预计仪陇县出栏商品兔1000万只、生猪128万头、产茧130万公斤、蔬菜总产43万吨,分别是2006年的3倍、1.2倍、1.8倍、2.1倍,建成了全国兔业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优质蚕茧基地县地位得到巩固。积极对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50万亩,建成高标准畜牧养殖场(区)360个,农业产业规模化比重达55.3%;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粮油年产稳定在52万吨、6万吨左右。加快劳务开发进程,2011年输出劳务30.8万人,预计实现劳务收入29.6亿元,比2006年增长160%。 改革开放以来仪陇的工业发展迅速,兴办了丝绸、纺织、食品、印刷、机械等工业,有各类工业企业45家,先后有51个产品环境获奖。
仪陇县水能装机总容量43730千瓦,除嘉陵江林家壕电站未开发外,已开发3730千瓦。
仪陇县工业集中区自2006年10月规划建设,总规面积7平方公里,分为新南坝工业区、河西工业区和陈家坝工业区。截至去年底,已完成投资3.85亿元(其中*投入1.2亿元,企业投入2.65亿元),征用土地2100亩,实现“七通一平”1650亩,入驻企业13家,建成投产7家。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报征土地500亩,达到“七通一平”2平方公里,引资建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引进规模企业15家以上。
2009年,仪陇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33.79%。地方生产总值达 67.06亿,增速达15.7%,2009年,仪陇成功入选“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其地方生产总值、工业入库税金增幅同步跻身南充市首位(9个县市区)。
2011年,仪陇县坚持把发展工业置于经济工作首位,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为基础,累计投入14.5亿元,新建工业集中区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0家,园区相继被评为全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第二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依托天然气资源开发,促成天然气净化厂在仪陇县建成投产,落实地方用气指标2.4亿立方米∕年,启动马鞍工业园建设,落户的4万吨不溶性硫磺加工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天然气能源产业成为工业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 城市总体布局
金城城区规划布局为“一环(环绕城区外部的交通环线:S101、S203、环山公路、仪平公路)、两轴(金城山、南图山景观主)轴、两片(老城区主城片区、化马新城—城东新城片区)。
2005年至2010年间,仪陇县“三横四纵”城市路网基本建成,学校、医院、市场、车站、市政广场和居民小区布局合理,行政办公、金融服务、商业街等区域基本形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CNG加气站全面投入运行,市政功能较为完善。金鱼山公园、小东山公园、滨江休闲长廊、河滩湿地公园、红色经典广场对外开放,道路绿化景观全面形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6%。拆除房屋4013户,建设安置小区19个,拆迁群众得到较好安置。完成琳琅大道与人民东路等重要节点改造,新老城区实现融合。有序出让土地1148亩,新建商住小区47个。201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8万,比2006年新增4.5平方公里、4万人,成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全省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同时,完成立山、三河等10个场镇总体规划和度门镇杨家岸村等18个新村规划编制,加强重点场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规范城镇开发建设秩序,努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金城镇继续保持繁荣稳定,马鞍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立山镇成为城镇体系的重要支点,南部县光华乡整建制划归仪陇。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实施扶贫开发新村179个,红庙子等18个新村示范效应明显。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04:53
仪陇县基本上形成了以农业、轻纺工业为主体,工、商、运、建、服协调发展的格局。农业生产实现了粮、棉、油为主的种植业和林、牧、渔、桑、果为骨干的多种经营业齐头并进。元帅柚、长毛兔、中糯一号玉米等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獭兔为主。仪陇县以丝绸为主体的轻纺工业品,远销西欧、朝鲜、日本。
仪陇县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酿造业和加工业,县黄酒厂的黄酒、县曲酒厂的汉酒分获全国、省、市名优特新产品奖。通过开展商品流通*改革和商业企业改革,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内外贸结合开放式的商品流通格局,商业网点遍布城乡。
2011年,预计仪陇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00亿元(现价,下同),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长15.4%(按可比价),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6亿元、41亿元、23亿元。仪陇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5亿元,是2006年的4.36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8亿元,是2006年的4.8倍,年均增长36.82%;地税收入完成2.81亿元,国税收入完成1.4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8.67%、2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3亿元,是2006年的3.5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70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7270元、2356元。 仪陇农产品丰富,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红薯、生猪、獭兔、肉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豆类;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花生、药材、黄红麻等。 仪陇县水域面积达10000公顷以上,给淡水养鱼提供了有利条件,鲤、鲫、草、鲢四大家族均宜生长。 仪陇县有思德水库、百胜水库、红岩水库等星罗棋布的大小水利设施。 仪陇县坚持把培育产业置于农村工作首位,大力培育兔、猪、蚕、菜等主导产业。
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农民下种是使用的大棚温室或双层地膜播育,孵抱出的小鸡小鸭是在寒冷冬天的温室中进行的。农户求早熟、早上市、早赚钱。虽然仪陇是丘陵山区,每年立春前后的三、五天,家家户户下到地里的各种早春玉米苗、蔬菜苗都已长出5cm多深的嫩苗;小鸡小鸭一筐筐地上市销售。
2011年,预计仪陇县出栏商品兔1000万只、生猪128万头、产茧130万公斤、蔬菜总产43万吨,分别是2006年的3倍、1.2倍、1.8倍、2.1倍,建成了全国兔业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优质蚕茧基地县地位得到巩固。积极对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50万亩,建成高标准畜牧养殖场(区)360个,农业产业规模化比重达55.3%;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粮油年产稳定在52万吨、6万吨左右。加快劳务开发进程,2011年输出劳务30.8万人,预计实现劳务收入29.6亿元,比2006年增长160%。 改革开放以来仪陇的工业发展迅速,兴办了丝绸、纺织、食品、印刷、机械等工业,有各类工业企业45家,先后有51个产品环境获奖。
仪陇县水能装机总容量43730千瓦,除嘉陵江林家壕电站未开发外,已开发3730千瓦。
仪陇县工业集中区自2006年10月规划建设,总规面积7平方公里,分为新南坝工业区、河西工业区和陈家坝工业区。截至去年底,已完成投资3.85亿元(其中*投入1.2亿元,企业投入2.65亿元),征用土地2100亩,实现“七通一平”1650亩,入驻企业13家,建成投产7家。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报征土地500亩,达到“七通一平”2平方公里,引资建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引进规模企业15家以上。
2009年,仪陇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33.79%。地方生产总值达 67.06亿,增速达15.7%,2009年,仪陇成功入选“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其地方生产总值、工业入库税金增幅同步跻身南充市首位(9个县市区)。
2011年,仪陇县坚持把发展工业置于经济工作首位,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为基础,累计投入14.5亿元,新建工业集中区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0家,园区相继被评为全省“小企业创业基地”、“第二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依托天然气资源开发,促成天然气净化厂在仪陇县建成投产,落实地方用气指标2.4亿立方米∕年,启动马鞍工业园建设,落户的4万吨不溶性硫磺加工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天然气能源产业成为工业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 城市总体布局
金城城区规划布局为“一环(环绕城区外部的交通环线:S101、S203、环山公路、仪平公路)、两轴(金城山、南图山景观主)轴、两片(老城区主城片区、化马新城—城东新城片区)。
2005年至2010年间,仪陇县“三横四纵”城市路网基本建成,学校、医院、市场、车站、市政广场和居民小区布局合理,行政办公、金融服务、商业街等区域基本形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CNG加气站全面投入运行,市政功能较为完善。金鱼山公园、小东山公园、滨江休闲长廊、河滩湿地公园、红色经典广场对外开放,道路绿化景观全面形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6%。拆除房屋4013户,建设安置小区19个,拆迁群众得到较好安置。完成琳琅大道与人民东路等重要节点改造,新老城区实现融合。有序出让土地1148亩,新建商住小区47个。201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8万,比2006年新增4.5平方公里、4万人,成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全省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同时,完成立山、三河等10个场镇总体规划和度门镇杨家岸村等18个新村规划编制,加强重点场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规范城镇开发建设秩序,努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金城镇继续保持繁荣稳定,马鞍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立山镇成为城镇体系的重要支点,南部县光华乡整建制划归仪陇。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实施扶贫开发新村179个,红庙子等18个新村示范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