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3 17:1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1:50
个人认为,是因为南北地势的差异,而导致南方民族不像北方的匈奴、蒙古一样侵扰中原。下面作出具体解释:
两千多年来,在蒙古高原和辽东广袤的辽东地区,出现了无数的少数民族政权,历史上甚至出现了不少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案例,建立了多个朝代。著名如匈奴、鲜卑、党项、契丹、蒙古、女真等。
然而,在辽阔的南方,中原地区从来没有过少数民族。除了曾经在云南建立大理的古代白族,基本上没有更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甚至对中原发动攻击也很少见。相反,中原汉人南下,逐渐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
这并不是说南方的少数民族生活比较好,因此也就没有战斗力。恰恰相反,“荆棘斩棘”一词实际上描绘了古代南方生活的艰难困苦。北方游牧民族遇到干旱、大雪等恶劣天气,牛羊冻死、饿死,生活物资严重短缺。当他们继续*扰中原的农耕民族时,南方的山地民族就会因为各种生活资料的缺乏而互相攻击。两个村子大规模争夺水源,一直持续到解放。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辽阔平坦的北方高原和快速流动的游牧民族对自己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北方游牧民族通常像珍珠一样散落在草原上。他们在中原的时候,不必对他们内部的纷争提出质疑。但一旦游牧部落完成内部整合,将是中原王朝的噩梦。
显然,在多山的南方,少数民族很难完成内部整合。即使部分完成整合,也很难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南方混乱,地方混乱,土司自治。因为走出高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牺牲。
因此,朝廷往往派出一支大军去宣战,然后由朝廷派兵去宣战。但这种战争对于中原王朝来说不值得损失,但毕竟面子问题必须打。很高兴能在云南见到守卫穆氏家族的明朝。它代表中原王朝,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当地的各种蛇都动不了。以防乾隆追求完美武功,不顾现实,反反复复地消耗国力和财力,却未能打败缅甸原住民,最终将黄金戴在脸上。
因此,在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同样善于战斗,面对自然灾害。但由于生存环境和交通等因素,他们不具备北方游牧民族快速机动的进攻路线和快速反应的战斗能力。而且,北方游牧民族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中原王朝的核心枢纽构成巨大威胁。
因此,历代许多帝王都毫不犹豫地修建长城,但它却是千里长空的长城。游牧民族曾经饱受农耕文明之苦,而南方少数民族则饱受疮苔之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1:51
因为南方气候温和,也比较富饶,当地人并不缺粮食和金银。而当时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粮食不易生长,荒地居多,当地人食不果腹,只能往有粮食的地方进行掠夺和侵犯。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1:51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南方的人口比较少,物资也比较匮乏,而且他们去中原后生活也不适应。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1:52
因为他们没有那样的实力,并没有广阔的土地任由他们发展,所以没有能力袭扰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