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23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8 04:47
1、司徒是六卿之一,相当于宰相,设立时间比相国早;
2、司徒的官职早在上古时期便设有,相国是春秋设立;
3、后期相国权利较大,但是在汉朝被废除,总体仍是司徒权利更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9 17:15
位置相当于国家总理,职务相当于教育*。
司 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周礼》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为地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汉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在汉朝时,司徒是全国教育事业最高负责人,教育是国之基础,上至*考核,下至基础教育,甚至内容和制度都由司空说了算,关系到国家人才的重大问题。所以司徒的职务相当于教育*。
由此可见司徒是从丞相演变过来的,是因为丞相管理不过来才改丞相为三公,实际上三公就是三辅宰。所以司徒位置相当于丞相。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
扩展资料: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三国时期: 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晋以相国、丞相与 八公为诸公官。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舜曾为尧时的司徒官,负责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等事情,职位相当于宰相。舜即位称帝后命契当司徒官,契的玄孙的孙子微也是夏朝的司徒。)
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 汉朝置尚书郎4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周朝的时候司徒是地方*,主要执掌国家教育,西汉时期最开始没有司徒,汉哀帝元寿二年,罢黜丞相之职,设置大司徒。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去掉"大",称为司徒。汉朝设置尚书郎4个人,其中一人主管财帛和运输。)
参考资料:司徒-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9 17:15
汉代司徒相当于现在*总理。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 汉朝置尚书郎4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
《周礼》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为地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汉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魏文帝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
晋以相国、丞相与八公为诸公官。《通典》卷二《职官二》“三公总叙”条说:“后魏以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
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其职到隋朝改为民部。唐朝为避李世民讳改称户部尚书。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户部为度支;《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徒 (官职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9 17:16
在汉朝时,司徒是全国教育事业最高负责人,教育是国之基础,上至*考核,下至基础教育,甚至内容和制度都由司空说了算,关系到国家人才的重大问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9 17:16
尚书省下设司 司徒 相当于* 后 主管 管事 统称司 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