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幼儿园没有规则意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2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5:31
所有的规则意识,其实都是在和社会的交流中才产生。如果把一个人放到荒郊野外,和动物混在一起,也会产生规则意识,这个规则意识一定是由一个群体给的。正是因为规则意识来源于群体,所以我们说有规则意识,是在增强群体生存能力。
最没有规则意识的例子,比如犯法,结果就是连命都没有了;稍微轻一点的,比如乱扔纸屑等没有公德心的举动,后果就是被别人鄙视。在上个时代被鄙视没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就不一样,转发一个没有公德心的视频就会被大家人肉,没有规矩的生存成本大大提高。
有人说小孩子就是没有规矩,我个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我们从来不会说因为你小所i以可以怎么怎么样,没有这样的理由,这件事情是孩子生存能力的体现。
为什么要守规矩?为什么要有规则意识?本质上是让我们活的更好,这是一个社会学上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是怎么服从规则的?
其实一大半的家长认为自己是自觉意识到应该遵守规则,那么这会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假设有一个孩子在直播的时候把衣服脱了,我们会说这个孩子怎么不自觉。当我们家长认为我们守规矩是全凭个人的觉悟时候,我们是不理解一个孩子为什么不守规矩的。
其实一个孩子,尤其是小一点的,你跟他说一句话很容易让他崩的,他怎么知道“这样的”孩子是什么孩子?所以家长会认为自觉意识到遵守规则,其实小时候被引导的缘故,而现在却不记得了。
我举一个十年来社会上的一个变化,就是坐电梯的问题。十年前没有坐电梯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这样的问题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坐电梯会自觉站在右侧。那么这件事是怎么从无人遵守到有人遵守的?
大概是这么一个步骤,首先对这件事的引导是CCTV级的,从*台开始大家就不断的引导这件事,很多文章都会拿坐电梯这件事来作为比较我国和他国文明程度的例子。这就是引导,可能是别人告诉你,也可能是*。
那么有引导之后就会遵守吗?并不会。所以一定会有第二个过程,叫惩罚。有人说没见过罚过钱?大家仔细想就会想到,人们看一个人不遵守电梯规则的眼神就是惩罚。引导规则一定会对应着物质或精神的惩罚存在。也就是你破坏规则就让你不爽,这种不爽不一定是强制性的惩罚,就是让你感到不爽。
有人会说不爽就不爽,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注意自己形象的人占大多数。所以说先引导出一部分人遵守,这种有形或无形的惩罚之后再引导一部分人遵守。
有了惩罚,必然会有激励。什么是激励?同样在一个行为上,当你用异样的眼神看不遵守规则的人时,内心会有一种优越感,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文明人。其实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激励,但这种激励不会长久,并不会每次都产生这种激励,所以最后会变成一种氛围。
当一个不守规矩的人站在电梯左边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奇怪,好像就她不知道这个规矩,事实也是如此。当变成一中氛围的时候,我们甚至不会考虑“为什么坐电梯站在右边合理”这样的问题,而是变成了一种习惯,一个自然的行为。当我们的规则上升到这样的一个层次的时候,遵守它不会让你不舒服。
指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引导:以身作则
树立孩子规则意识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很多人认为孩子小,不懂规矩,长大了自然就守规矩了,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当我们看到社会上很多反面案例的时候,都可以从他小时候找到端倪。反过来说,一个孩子小时候的表现,就可以决定他长大之后的本性。任何孩子的规则意识都是被引导出来的,这个引导可能是家庭的引导,也可能是社会的引导。所以说孩子交友要慎重,在交友不慎的时候,他的规则意识会被引导和歪曲。
当我们在引导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具体来说,在家庭里面建立一个规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针对整个家庭来建立规则,而不是针对孩子建立规则。其实这一点也是我个人在家里经常被教育的。你自己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包括很多家长讨论孩子爱不爱读古文读诗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问题,我自己在家里读书的时间是非常少的,这样的一种行为是很难引导孩子在家读书的。
对于每个家长来说,我们要求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给孩子报个班下个资料弄个习题集,对于这些行为,做为家长反过来想想能不能以身作则的来做到,这一点很关键。所以说引导这个环节很简单,以身作则四个字,能够做的程度也是四个字,大致不差。
惩罚与激励:规则明确,力度一般,执行到位,赏罚并重
一个家庭没有大问题,但是不见得没有小问题,所以惩罚和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家长对惩罚这个事情是不敢的,但其实惩罚与激励这件事不仅要做,而且要放到明面上。我不认为惩罚孩子就是错的,不惩罚孩子就是对的。面对惩罚,给大家的建议是四句话:
规则明确,也就说任何事情都要说在前面。这里面有两个提醒:
第一个叫法不溯既往,就是你的任何一个规则都只能向后使用,不能向前使用。
比如昨天因该做的没有做你就要惩罚孩子,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这会使规则的公信力变为零,因为规则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为了避免惩罚让他遵守规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5:32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绝不仅限于让幼儿“听话”,而是体会合作,提高合作能力也是幼儿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一般来说,规则意识强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会更受欢迎,因为他们更容易合作;反之,规则意识差的幼儿常会在集体活动中做出不合群的行为,往往会不受欢迎。

由此感悟,我个人觉得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要给幼儿良好的精神环境创设。
1.以身作则,在幼儿面前自己做到遵守规则。
2.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幼儿制定合理的规则。
3.教育幼儿遵守规则时要避免说教,而应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
4.应该保持规则的一致性,不要轻易改变规则。

二、尝试让幼儿自己制定规则
制定规则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幼儿能够对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有个初步的印象;而自己制定的规则,幼儿往往也会更乐于遵守哦,不仅如此,幼儿制定规则时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许你还能发现一些从教育者的角度看不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规则哦!

三、利用有趣的图标
我们都能看到用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造型装饰的一条条规则,也许是用文字记录的,也许是用图画记录的,也可能是两者交替使用的。这样的“班级公约”就是这里介绍的“图标”了。

四、让幼儿体验后果
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过程中,体验后果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让不遵守规则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惩罚直接让幼儿体验,能够显著降低幼儿未来再次做出违反规则。

五、教育要减少对幼儿的干涉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家庭作为幼儿长时间居住的环境,家长的行为会对幼儿独立性的养成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少家长总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在生活中处处替幼儿代劳,这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十分不利的。

无论培养幼儿的哪方面能力,只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如果在家和在幼儿园的情况相差太多,甚至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做到不事事为孩子代劳,很多事情只需“搭把手”即可,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将培养幼儿的区域规则意识这一工作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