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975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6 13: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2:03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中文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出 处
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注 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作 者
韩愈
目录
1 原文
2 意思
3 注释
4 出处
5 文体
6 作者
7 创作背景
原文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终不解矣。生乎吾前(5),其闻(6)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是故(10)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意思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注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出处
韩愈的《师说》
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作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创作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2:03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中文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出 处
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注 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作 者
韩愈
目录
1 原文
2 意思
3 注释
4 出处
5 文体
6 作者
7 创作背景
原文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终不解矣。生乎吾前(5),其闻(6)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是故(10)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意思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注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出处
韩愈的《师说》
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作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创作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2:04
432位粉丝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中文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出 处
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注 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作 者
韩愈
目录
1 原文
2 意思
3 注释
4 出处
5 文体
6 作者
7 创作背景
原文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终不解矣。生乎吾前(5),其闻(6)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是故(10)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意思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注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出处
韩愈的《师说》
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作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创作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编辑于 2019-09-25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241个回答
买大白话道德经上万能的淘宝!优享品质,惊喜价格!
购物上淘宝,诚信商家,高人气热卖商品,淘你满意!支付无忧,交易更放心!
simba.taobao.com广告
道德经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_全集免费观看_点击进入
根据文中提到的生而知之为您推荐
道德经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立即下载拼多多APP,迅速了解道德经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lp.pinoo.com广告
更多专家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96条评论
热心网友91
谢谢啦!你说的道理我都会了
查看全部196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购物逛京东,劲爆低价,乐享品质优选!
购物京东,多一点选择,品质行货,极速物流,塑造品质生活。
广告2021-09-30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的意思是什么?
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困惑呢?说明人都有不懂的地方。 其他的:2.第一次擂鼓进攻,士兵精神振作、勇气最盛;第二次进攻,士兵的勇气开始衰退;第三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已经丧失殆尽了。此言战争中勇气士气的重要性。 3.甜瓜的蒂是苦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4.此以种树培根为喻,说明道德修养要从心底开始。意谓道德修养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才要求才有效果。 5.此以操曲知音、观剑识器为喻,说明要做作家的知音,自己应该有实践经验。
371赞·2,128浏览2019-09-19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意思
意思是说: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出自[东汉]王充《论衡·实知》,原文为: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 虽大无难; 不可知之事, 厉心学问, 虽小无易。故智能之士,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译文:不学习自能知道,不问别人自己就懂得了,从古到今做事情,还没有这样的人。可以弄懂的事情,只要专心思考,即使问题很大也没有什么困难;不可理解的事情,用心学习询问,即使问题很小也不容易掌握。所以即便有智慧有能力的人,不学也不会有成就,不问也永远不会知道。 作品简介 《论衡·实知》为东汉哲学家王充阐述知识来源的重要篇章,把事分为可知和不可知两类,并相应地强调精思和厉心学问,以求得对两类事物的认识。这一命题包含了重视实际经验的唯物因素,批判了当时“圣人生而知之”说。 王充反对“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生知论”,坚持“学而后知”“不学不知” 的“学知论”。 他认为即使像项托、尹方那样智慧超群的人,也必须“学而知之”。因此,王充提出了“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178赞·3,493浏览2021-08-23
《师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出处: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原文节选: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从师的传统,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 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15赞·10,641浏览2019-04-09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44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是什么意思?
文/叶丹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意思: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这句话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意思 智能之士句理解 有学问的有才智的人,靠努力学习,而成才,多问才能明白懂得更多知识。 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意思是说,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的,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 《论衡·实知》这是把事分为可知和不可知两类,并相应地强调精思和厉心学问,以求得对两类事物的认识。这一命题包含了重视实际经验的唯物因素,批判了当时“圣人生而知之”说。 《论衡·实知》节选 原文:春秋之时,卿、大夫相与会遇,见动作之变,听言谈之诡,善则明吉祥之福,恶则处凶妖之祸。明福处祸,远图未然,无神怪之知,皆由兆类。以今论之,故夫可知之事者,思虑所能见也;不可知之事,不学不问不能知也。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虽大无难;不可知之事,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译文:春秋的时候,卿、大夫相互交往聚会,看到动作异常,听见言谈反常,善就说明是吉祥的福祐,恶就判断是凶妖的祸患。能预先判明祸福,老早就考虑到尚未出现的事情,并没有神怪的才智,都是由于察觉了先兆。现在用它来论述,所以能够知道的事,通过思虑就能预见到;通过思虑不能够知道的事,不学不问就不能够知道。不学就能自己知道,不问就能自己通晓,从古到今已有的事例中,还没有见到过。可以知道的事,只要精心去思考它,事情再大也不难明白;不可以知道的事,即使用心学习和请教别人,事情再小也不容易弄懂,所以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
198赞·44,038浏览2020-08-20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
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出处】: 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618赞·5,585浏览2018-12-24
下载YY直播,高清影视免费看
yy.com广告
上YY,经典影视免费看
yy.com广告
正在加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2:05
原文: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意义:
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会没有疑惑呢?
注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出处:
韩愈的《师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2:05
成为第137位粉丝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中文名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出 处
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
注 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作 者
韩愈
目录
1 原文
2 意思
3 注释
4 出处
5 文体
6 作者
7 创作背景
原文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终不解矣。生乎吾前(5),其闻(6)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是故(10)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意思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注释
孰:谁。 惑:疑难问题 非:不是
出处
韩愈的《师说》
文体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 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作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创作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