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7 08:4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03
译文如下: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要让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不犯任何一点过错。我将征服自己所有的*,不论是来自天性、习惯的缺点,或者是交友不善可能把我导入的误区。
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戒律的支配,不允许我做这件事而非要我做那件事情呢。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个计划难以兑现,因为有许多我没有想像到的困难。当我小心谨慎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却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了另外一个错误。
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防止过错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所谓美好品德有各种各样,而且同一的名目出自不同的作者,其所蕴涵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分类亦有所差异。譬如节制,有人把它的意义*在饮食方面,但另有人却把内涵延伸到包括调节其他的娱乐、情欲、癖好等肉体或精神的*,甚至把它推广到贪婪和野心方面。
为清晰明确起见,我的方法是多设立名目,少包括一点含义,而不要少设立名目,多包含意思。我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以下13个名目,在每个名目之下都附上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充分表达我为该词所规定的含义的范围。这些美德的名目及其含义如下: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决心:要做之事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不论是于人于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7.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
8.正义:不得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9.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
10.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11.平静:戒除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指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情。
12.贞节:少*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13.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都去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上为好。一旦我将这个美德培养成习惯,接着再培养另一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够做到全部13条为止。
于是我根据上述的顺序,安排培养德行的进度,这是因为某些德行养成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另一些德行的培养。我把节制放在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在获得了这一美德以后,再培养缄默就会很容易了。
并且,我的愿望是在培养美德的同时增进自己的知识。我们在谈话中之所以能够增进知识,靠的是耳朵而非舌头,因此我力求打破当时正在形成的喋喋不休、故作诙谐的习惯。于是“缄默”就被我放在了第三位。我期望下一项“秩序”能与“缄默”一起使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时实施这些计划。
“决心”这种精神意志一旦形成,我就能够坚定不移地去获得其他美德;我还拖欠了一些债务,“节俭”和“勤勉”正可以给予我帮助,促使我获得自立与富足;为“真诚”和“正义”的实行创造切实的条件,如此等等。这时我又想到必须遵循毕达哥拉斯《黄金篇》里提出的忠告,有必要逐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用表格的形式来检查的方法。
扩展资料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部代表作,讲述富兰克林从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长经历。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而且还使自传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创作背景:
《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执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晚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功成名就,在世界已经闻名,他成为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富兰克林自传》,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
作品赏析:
作为美国现代第一部自传,《富兰克林自传》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详细的记载富兰克林在北美商业和*环境下的奋斗和进步。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个人事业成功的原型。富兰克林在这部自传中,回顾了他自我的奋斗的一段历史,实际上也说明了美国精神的内涵。
在美国文化史上,《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部传记可以说是在读者如饥如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立刻被翻译为法文,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富兰克林写出了“美国梦”,“到美国去发财致富”成了影响力很大的口号。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又不盛气凌人,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文字朴至素幽默,叙事清楚简澍,使读者备感亲切而易于接受,《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兰克林自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穷理查年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03
第一部分写于1771年英国南部的都怀福德村,如述家常地叙述了富兰克林家族史和逸事、到他哥哥的印刷铺当徒、兄弟失和、独闯费城、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等少年经历以及思想观的形成、合伙创办印刷所、创办讲读俱乐部、办报成功、结婚、建立订阅图书馆等经历。
第一部分译文如下: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要让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不犯任何一点过错。我将征服自己所有的*,不论是来自天性、习惯的缺点,或者是交友不善可能把我导入的误区。
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戒律的支配,不允许我做这件事而非要我做那件事情呢。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个计划难以兑现,因为有许多我没有想像到的困难。当我小心谨慎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却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了另外一个错误。
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过错的发生并不能够完全防止;必须打破坏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好的习惯,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所谓美好品德有各种各样,而且同一的名目出自不同的作者,其所蕴涵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分类亦有所差异。譬如节制,有人把它的意义*在饮食方面,但另有人却把内涵延伸到包括调节其他的娱乐、精神的*,甚至把它推广到野心方面。
为清晰明确起见,我的方法是多设立名目,少包括一点含义,而不要少设立名目,多包含意思。我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以下13个名目,在每个名目之下都附上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充分表达我为该词所规定的含义的范围。这些美德的名目及其含义如下:
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决心:要做之事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不论是于人于己。
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正义:不得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平静:戒除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指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情;贞节:少*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都去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上为好。一旦我将这个美德培养成习惯,接着再培养另一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够做到全部13条为止。
于是我根据上述的顺序,安排培养德行的进度,这是因为某些德行养成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另一些德行的培养。我把节制放在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
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在获得了这一美德以后,再培养缄默就会很容易了。并且,我的愿望是在培养美德的同时增进自己的知识。
我们在谈话中之所以能够增进知识,靠的是耳朵而非舌头,因此我力求打破当时正在形成的喋喋不休、故作诙谐的习惯。于是“缄默”就被我放在了第三位。我期望下一项“秩序”能与“缄默”一起使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时实施这些计划。
“决心”这种精神意志一旦形成,我就能够坚定不移地去获得其他美德;我还拖欠了一些债务,“节俭”和“勤勉”正可以给予我帮助,促使我获得自立与富足;为“真诚”和“正义”的实行创造切实的条件,如此等等。
这时我又想到必须遵循毕达哥拉斯《黄金篇》里提出的忠告,有必要逐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用表格的形式来检查的方法。
我做了一本小册子,每一种美德占据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划上竖线,使其分成7栏,每一行是这个星期的一天。我用红线把这些直行划成13条横格,在每一条横格的前面写上这种美德的第一个字母。我每天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违反了哪几项德行,就在相应的格子中打上小黑点。
我决心照此顺序对每一种美德进行一星期的严密监控。这样,第一周我就特别注意避免发生任何违反“节制”的行为,而对另外的美德只能是一般的关注,只是每天晚上就这一天的错误做上标记。
这样,假如在第一个星期,我能够使标有节制的一行里没有出现黑点,就以为对我而言这一目标已经加强,与它相反的陋习已经大为削弱,并且达到我想要的程度,足以使我将注意力转移到下面的一项,争取在下一周内两行中都没有黑点。
我决定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最后一项美德。如果顺利的话,我每过13个星期就可以走完一周期,一年可以循环4个周期。这正如一个园丁,他需要将一个花园的杂草锄去,但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杂草全部锄尽,这是他无法做到的。
他却可以一次只锄去一个花坛的杂草,第一个锄完之后,再锄第二个。我希望从表格中看到上面的黑点在不断减少,为此我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这表明我在培养美德方面取得了进步。
直到这次品德磨练进行到最后几个周期,到那时如果13个星期留下的只是一本空白小册子,我将会多么快乐满足。
扩展资料:
《富兰克林自传》的作者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1771年执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晚年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功成名就,在世界已经闻名,他成为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深刻总结出了《富兰克林自传》,旨在为“儿子们”少走“弯路”而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兰克林自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03
译文如下:
与此同时,一个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要让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却不犯任何一点过错。我将征服自己所有的*,不论是来自天性、习惯的缺点,或者是交友不善可能把我导入的误区。
因为我了解,或是自以为知道何者为对、何者为错,那么为什么我要受传统戒律的支配,不允许我做这件事而非要我做那件事情呢。但不久以后,我发现这个计划难以兑现,因为有许多我没有想像到的困难。当我小心谨慎防备着某一缺点时,却出乎意料地冒出来了另外一个错误。
习惯的惰性总会乘人不备,而人们的习性往往强于理智。我由此得出结论:我们需要在理念上确立信念,在道德上要做到尽可能完美,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防止过错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拟定了下列方法。
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所谓美好品德有各种各样,而且同一的名目出自不同的作者,其所蕴涵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分类亦有所差异。譬如节制,有人把它的意义*在饮食方面,但另有人却把内涵延伸到包括调节其他的娱乐、情欲、癖好等肉体或精神的*,甚至把它推广到贪婪和野心方面。
为清晰明确起见,我的方法是多设立名目,少包括一点含义,而不要少设立名目,多包含意思。我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以下13个名目,在每个名目之下都附上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充分表达我为该词所规定的含义的范围。这些美德的名目及其含义如下: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决心:要做之事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5.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不论是于人于己。
6.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7.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
8.正义:不得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9.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
10.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11.平静:戒除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指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情。
12.贞节:少*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13.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都去尝试,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点上为好。一旦我将这个美德培养成习惯,接着再培养另一项。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够做到全部13条为止。
于是我根据上述的顺序,安排培养德行的进度,这是因为某些德行养成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另一些德行的培养。我把节制放在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想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在获得了这一美德以后,再培养缄默就会很容易了。
并且,我的愿望是在培养美德的同时增进自己的知识。我们在谈话中之所以能够增进知识,靠的是耳朵而非舌头,因此我力求打破当时正在形成的喋喋不休、故作诙谐的习惯。于是“缄默”就被我放在了第三位。我期望下一项“秩序”能与“缄默”一起使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同时实施这些计划。
“决心”这种精神意志一旦形成,我就能够坚定不移地去获得其他美德;我还拖欠了一些债务,“节俭”和“勤勉”正可以给予我帮助,促使我获得自立与富足;为“真诚”和“正义”的实行创造切实的条件,如此等等。这时我又想到必须遵循毕达哥拉斯《黄金篇》里提出的忠告,有必要逐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于是,我就设计了以下用表格的形式来检查的方法。
表格格式:
我做了一本小册子,每一种美德占据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划上竖线,使其分成7栏,每一行是这个星期的一天。我用红线把这些直行划成13条横格,在每一条横格的前面写上这种美德的第一个字母。我每天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违反了哪几项德行,就在相应的格子中打上小黑点。
我决心照此顺序对每一种美德进行一星期的严密监控。这样,第一周我就特别注意避免发生任何违反“节制”的行为,而对另外的美德只能是一般的关注,只是每天晚上就这一天的错误做上标记。
这样,假如在第一个星期,我能够使标有T(节制)的一行里没有黑点,我就以为对我而言这一美德已经加强,与它相反的陋习已经大为削弱,并且达到这样的程度,足以使我将注意力扩大到下面的一项,争取在下一周内两行中都没有黑点。我决定就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最后一项美德。如果顺利的话,我每过13个星期就可以走完一周期,一年可以循环4个周期。
这正如一个园丁,他需要将一个花园的杂草锄去,但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杂草全部锄尽,这是他无法做到的。他却可以一次只锄去一个花坛的杂草,第一个锄完之后,再锄第二个。我希望从表格中看到上面的黑点在不断减少,为此我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这表明我在培养美德方面取得了进步。
直到这次品德磨练进行到最后几个周期,到那时如果13个星期留下的只是一本空白小册子,我将会多么快乐满足。
扩展资料:
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另一部作品《穷理查年鉴》
《穷理查年鉴》每年由本杰明富兰克林所写,富兰克林用“穷理查”或刊登“理查德桑德斯”化名。该出版物不断出现,从1732年至1758年。
这是在美洲殖民地出版的最畅销一本小册子,印数达到每年10000。
该年鉴中包括日历,天气,诗歌,谚语和天文和占星等等,还偶尔包括数学演习,这主要是记住,这些格言通常带有节俭和礼貌的和玩世不恭。
开始出版于1732年12月28日穷理查的年鉴,并将继续出版25年了,给富兰克林本人很大的经济成就和知名度。该年鉴也是一种规范和他的时代的社会习俗,而不是一种哲学文件。
本书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假借可怜理查之名写下的一部旷世杰作,1732年,富兰克林第一次以理查·桑德斯之名出版了他自编自印的日记,此后一直持续出版了25年,通称为《可怜理查的日记》。
参考资料:穷理查年鉴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04
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