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8
城墙旁供登城用的斜坡道即为城墙马道。马道与城墙平行连接。其纵剖面是一直角三角形形状。马道一般筑为相对的两条,呈"八"字形,或倒"八"字形。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墙高,其坡度在15°~30°之间。
马道一侧紧贴城墙内壁,另一侧随马道坡度用城砖砌成马道外包皮砖壁;在这层外包皮砖壁上砌一道矮墙,与马道斜面平行,其长度与马道斜面相同,宽度为0.75米,高度为1.2米,称马道扶手墙,或马道女儿墙。
马道斜面的土心是以黄土夯实,其上再夯筑一层0.5米的三合土,再上以大城砖垂直立砌一层,成为"礓碴"式马道路面。内城马道宽约4.8米,长约32米;外城马道宽约3米,长约27米。
根据《乾隆京师全国》、《光绪京师城内河道沟渠图》记载,以及现场考察拆除的老北京城墙,明清北京内城共有27对(54条)登城马道,其中,九座城门内侧各有一对马道;四座角楼内侧各有一对马道(一面城墙一条,成直角)。
南城墙有五对登城马道:一对位于宣武门与西南角楼之间正中处,宣武门与正阳门之间,正阳门与崇文门之间分别等距离地分筑两对马道。
西城墙有三对城墙马道:一对位于西直门与阜成门之间正中处,一对位于阜成门以南,现社会路路口处,一对位于今复兴门立交桥处。
北城墙有三对城墙马道:一对位于德胜门与西北角楼正中略偏东,即今新街口外豁口处,一对位于德胜门与安定门之间正中处,一对位于安定门与东北角楼之间,即今雍和宫北豁口处。
东城墙有三对登城马道:一对位于东直门与朝阳门之间正中处,一对位于今建国门立交桥处,一对位于朝阳门以南,今禄米仓大街东口偏南处;共十四对登城马道。
外城登城马道有的地段仅修一条。分布如下: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安门、广渠门城楼内侧各有一对登城马道;东便门城楼内侧东、西便门城楼内侧西各有一条;东北角楼内侧南贴东城墙处、西北角楼内侧南贴西城墙处、东南角楼内侧西贴南城墙处、西南角楼内侧东贴南城墙处各有一条;左安门与永定门之间正中、永定门与右安门之间正中、右安门与西南角楼之间正中、广安门与西南角楼之间正中、广渠门与东南角楼之间正中各有一对登城马道;共有六条单条,十对成双马道。现在内外城登城马道仅存有内城东南角楼内侧西贴南城墙的一条马道,其余都已荡然无存。
城墙墩台
墩台,明末及清才称为"墩台",宋代时称为"马面",是古代城墙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增强对外防御能力的有效城防设施,具有跟城墙一样的防御来犯之敌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防御左右来犯之敌。
墩台呈方形或矩形,其一面与城墙外壁连为整体,三面突出于城墙之外。其外侧墙与城墙外侧平行,左右侧墙与城墙垂直;其高度与城墙相同,上顶雉堞与城墙雉堞屈曲相连。从上向下俯视,城墙跟锯条一样,墩台就像锯齿。
明清内城墩台,顶长约14米~15米,顶宽约13米;基长约14米~15米,基宽18米左右(其外侧与城墙间距离为长,左右两侧面间距离为宽)。因城墙自身有"收分",所以其顶长与基长相同,而墩台外侧也有明显的"收分"。
墩台的间距无规律,近者为85米,远者为140米,也有介于两者之间不同距离的。每隔十数个或数十个墩台,设一个"中心台",又称"大墩台"或"大马面"。其顶长约20米,顶宽约35米;基长亦约20米,基宽约39米,作为重点防御的屯兵处。
外城墩台,顶长约10米,顶宽约12米;基长约10米,基宽约15米;其间距平均为2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