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8: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8:53
全县水资源由境内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客水组成。水资源总量为12.07亿立方米。其中境内地表水径流4.21亿立方米,入境客水径流7.69亿立方米,地下水0.16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为3.5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径流量683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径流量907立方米,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全县已注册的大中小型水库共有34座,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和观音湖管委会,承雨面积336.4平方公里,总库容16965.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364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7万亩。全县大中型水库有4座,分别是观音岩水库(大型)、芳畈水库、金盆水库和滑石冲水库。位于小悟尖山陈家嘴的观音岩水库,是澴河水系上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水库于1965年8月开始建设,1966年4月完工。水库流域面积83平方公里,坝顶高程114.6米,堰顶高程109.5米,最大坝高41.3米,坝顶长300米。总库容10040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4833万立方米,死库容2137万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10.2万亩。全县有小型水库30座,总流域面积200.1平方公里,总库容3502.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107.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33万亩。小型水库中,小(一)型水库10座,流域面积166.4平方公里,总库容269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75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89万亩。小(二)型水库20座,流域面积33.7平方公里,总库容805.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54.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4万亩。
孝昌境内水系发达,有澴河、府河2条干流和15条小河流,分为澴水区和涢水区,以澴河、府河为主干,汇集于孝感南部,流经谌家矶注入长江。全县渠道总长485公里,主要有徐家河、观音岩、金盆、滑石冲、芳畈等五大渠系。渠系分布全县各地,可灌溉面积达37.5万亩。其中4座中型水库灌溉面积24.4万亩,徐家河灌溉面积13.1万亩;自流灌溉20.4万亩,提水灌溉17.1万亩。 孝昌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京珠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汉十高速、243省道、安卫铁路连接东西,是鄂东北承启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全县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6亿元,先后协调配合完成了京珠、孝襄高速公路孝昌段的建设任务;新建和改造国省干线42.5里;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137.73公里;新建和改造桥涵22座。全县12个乡镇到县城均修通了*以上等级路,实现了乡镇到县城的半小时交通圈;硬化农村公路1411.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骨架,通乡公路为干支线,通村公路为延伸的“两纵两横五循环”的大交通格局。全县
通车里程达2328.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44.89公里;国道1条、31.93公里;省道1条、37.83公里;县乡公路802.77公里;通村公路1411.2公里;等级公路1930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83%,比“十五”提高42.7个百分点,等级公路密度达158.6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由“瓶颈制约型”向“基本缓解型”跨越。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全面实施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创新“以钱养事”工作新机制,采取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养护方式,聘用60名养护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养护管理,对破损路面进行了大中修,养护率达100%。 全县有耕地46万亩,林地44万亩,水面10万亩,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太子米为主的优质米基地,太子米为全国五大优质米之一;以玉皇李、早蜜桃、凤凰茶、中药材为主体的多种经营基地,其中有以凤凰山茶场为龙头的东部山区茶叶基地、以大悟山药材场为龙头的药材基地、以鹞子山林果场为龙头的林果基地、以水库塘堰养鱼为主体的水产基地、以华阳特种狗为龙头的畜禽养殖基地等六大基地。
特色农业加快培植,建设优质稻、优质林果茶板块59万亩,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155个、特色农庄820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8个,培植鸿翔肉鸭、大发肉鸡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4家,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97个,“管氏”茶叶、“尖峰”春剑、鸿翔速冻肉鸭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太子米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旅游商贸业加快发展,观音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旅游风景区和全国4*水利风景区,熊畈村被评为全省旅游名村,五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3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6亿元;烟草、石油、盐业、供销等商贸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高,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房地产等行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4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9.6%。
经过长期的建设、改造、积累,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0年,全县已注册的大中小型水库34座,总库容16965.7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23.38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464台,小型拖拉机3756台,联合收割机213台(其中半喂入81台),插秧机164台(其中乘坐式18台),已完成工商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8家,拥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40个,农机户1.27万户,农机从业人员11245人,农机作业收入9427万元;农村用电量3546万千瓦。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承办的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工作出色完成,*部门全员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系统*改革、粮食系统改革、水管*改革、文化和医药卫生*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效能,释放了工作活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批管分离”的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村级债务清理锁定,“普九”债务基本化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以钱养事”新机制得到健全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深化工商企业改革,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买断改制企业职工身份,解决职工养老保险问题,长期困扰孝昌县的工商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以纳入全省第二轮扩权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不断扩大与大武汉、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地的合作交流,构筑了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开放格局。五年累计引进内资45.6亿元,利用外资3986万美元,外贸出口3540万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3.9倍、3倍和2.5倍。
“十一五”时期,始终把增加投入作为发展之基、增长之源。通过争取国家项目、扩大信贷投放、吸纳民间资本,累计融通各类资金100多亿元,投入城乡建设和发展,极大改善了城乡面貌。以文明卫生县城创建为抓手,5年累计投入资金11亿多元,建成花园广场、官塘湖公园等标志性工程,新建、改造和刷黑了孟宗大道、华阳大道、花园大道等16条城区主次干道,建成澴河、晏家河橡胶坝和城区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城区供排水管网52.2公里,安装改造路灯500多盏,城区绿化率达35.1%;开通了三路公交车,结束了孝昌城区无公共交通的历史,城市特色和魅力更加突出。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稳步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完成了所有乡镇集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周巷新龙村、小河四里村、王店高岗村、陡山刘店村等6个村被授予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县有13个村被授予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邹岗镇香铺村被授予“中国特色村”称号。
从2007年开始,全面建设全省中等发达县阶段。县委、县*确立了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旅游活县、农业安县、科教兴县的“五县”发展战略。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财政收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农民人均纯收入4212元,比上年净增5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