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8:3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08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李国斌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新的教育形态,是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变革的产物,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运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地被显现出来。
尽管如此,人们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和理解却一直存在着争论。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召开了142个会员国代表参加的会员国大会,并一致通过了《*教育发展总条例》。在这个条例中为*教育概念所下的定义是:
“*教育”一词表示有组织教育过程的整体,无论教育过程的内容水平和方法如何,无论它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也不管它是否延伸或取代中小学、学院、大学以及学徒期的初级教育,通过*教育,那些被自己生存的社会所承认的*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职业水平,或使自己向新的方向发展,以及改变自己在全面发展个性和参与平等的独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活动这两方面的态度或行为。
这一定义的提出,澄清了*教育概念方面的许多混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育的基本范畴。尽管因语言的不同,翻译上的误差,各国在表述上略有差别,但在定义的基本点上各国都给予较大的认同。此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的推动下,*教育、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等概念风靡全球,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各国教育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
广义的*教育活动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许多历史资料都可以证明,对成年人进行系统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恰恰早于对青少年的正规教育。在西方,一本最早出版的教育专著《色诺芬百科全书》,就是论述生活在现今伊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对成年人进行正规化的教育的。埃及、印度等古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国家里都有*教育活动的有关记载,而且有些是国家出面对成年人进行系统的培训,有的甚至是跨越国家界限的培训。在中国古代,*教育与儿童教育常常是混在一起进行的。我国夏、商、周时期实行“学在官府”,并有辟雍、庠、序等教育机构负责教育工作。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四起,诸侯割据。为了巩固本国的*、军事、经济基础,各国大兴“养士”之风,在诸侯割据,纷争天下的同时,各国也纷纷聘请一些大师出谋划策,进行一些适用的教育与训练,从而也诞生了孔子、墨翟、孟轲、荀况等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创造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温故知新”、“学而不已”、“学而优则士”、“士而优则学”等教育思想,与当今社会普遍接受的教育民主化、*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息息相通。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并发表了一份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查阅历史资料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社会早期文明的发展和成就无不得益于组织良好的教育*,得益于那些不同于现代,但又与现代教育思想息息相通的*教育思想,得益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于各类*所进行的宗教、战争、生产技术、文化和治国之道的教育和培训。
古代的这些教育虽然包含了对*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与现代*教育思想息息相通的教育思想,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中世纪宗教传播教育可谓是声势浩大的*教育活动,一些*国家的学者和*教育活动专家们把这种活动绵延数千里,横贯三大洲,传播过数学、自然科学、医学、艺术、文学、工程学、建筑学等社会发展必须的知识,但由于没有正规的教育形式、场所等,所以没能形成真正的*教育形态。哈利·格拉顿在研究中世纪雅典、罗马和其它许多地区这种教育活动没被保留下来的原因时说:“由于当时没有持续的、正规的教育形式,因此这些教育活动很难像某一*或哲学时代那样被长久地延续下去。然而,上述教育形式消亡的最关键因素也许恰恰是由于这些教育计划作为当时的文化与*的表达方式有着极其重大意义,以至每一位新的军事入侵者都将其视为必须予以摧毁的目标”,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中世纪的*教育虽然只可称得上一些“活动”而没有形成任何体系,但它却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或是“促进”或是“促退”的作用。到了*教育萌芽时期的17、18世纪,这种作用就更加突出地显露了出来。
较为完整的*教育雏形应该是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采取适合成年人的方法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需要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的*教育形态的出现应以英国最早。1737年,威尔士牧师格利夫斯·琼斯(Griffith·jones)在不列颠发起了大规模的宗教教育运动,并组织“巡回贫民义务学校”教人们阅读和书写。这所学校虽然条件简陋,流动性大,课程内容也仅限于《教义问答》,但是它所取得的成就却十分惊人。据有关资料估计,1737年至1766年至少有15万人在这所学校学会了阅读和书写。这一*教育活动对于当时的社会扫除文盲、使人们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来讲,不能不说是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18世纪中叶,英国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首先在棉纺工业拉开了产业*的序幕。这次产业*是从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技术*,对劳动者提出了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新技术的客观要求。于是就有了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性的教育和训练,同时也推动着*教育从文化教育方向派生出了职业教育的方向。许多文献上经常提到的诺丁汉劳动妇女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 for Working Women)就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诞生的。1799年格拉斯哥(Glasgow)安德生学院(Andersom)的年轻教师乔治·白贝克(Geoge Birbeck)为工人免费提供了专门设计的科学课程,随后这种班发展成为工艺学院(Machanics Institutes)并在全国扩大。正如曼彻斯特工艺学院创始人本杰明·海伍德(Bonjamin Heywood)所说“这种学院的目的是要教会工人工作所依赖的一些科学原理,向他们展示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以及他们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使他们彻底了解他们的职业,提高他们的素质,以改进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教会他们如何提高自已,给他们在空余时间以幸福而愉快的服务”。
产业*提出了对*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教育的发展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成果的巩固。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的发展无疑都会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之一,推动着社会前进的历史步阀。J·R·盖德和C·J·泰特缪斯在分析了英国产业*与*教育的关系后指出“可以这样说,美国、法国和*的*来自于*教育,而同时*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的第二个阶段,在列宁的支持下发动了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运动是由列宁的妻子尼基塔·克鲁普斯卡娅领导的,目的是使人民对迎接一个新的社会秩序有所准备,后来发生的古巴、中国和越南的*也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发动*战争以前以及斗争过程中必须着手抓教育”。
J·R·盖德和C·J·泰特缪斯总结的规律说明,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往往要以教育为先导。*开始前,一些先知先觉的先进人物要通过教育向人们传播*思想,启发民众觉悟;*中要靠教育指导、武装人民,组织起浩浩荡荡的*大军;*胜利后要靠教育使“那些参加社会和军事*的男人和妇女们很快就学会他们以前还非常陌生的新知识、新方法”,从而能够胜任新的管理工作任务。而这些教育活动大多都是通过*教育形式展开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或*的发生,都会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会促进*的成功。辛亥*是这样,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民主运动是这样,新民主主义*、抗日战争时期也同样是这样。回眸历史,*教育与社会变革互动关系的轨迹清晰可见:19世纪末叶,中国社会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具有维新思想的志士仁人提出了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主张,同时也把*教育的启蒙思想——平民教育观念引入中国。尽管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取缔了几乎所有的新政措施,但适应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的平民教育思想却无法从人们的观念中抹去。在一些先进人物的推动下,这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逐渐成为人们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争取个性解放的重要武器。因此,19世纪末中国社会就出现了许多专为成年人举办的通学所、宣讲所、讲堂、夜校等*教育形式。在这种教育新潮的推动下,清*在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也把“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列入《癸卯学制系统图》。这种“实业补习普通学堂”所招收的学生就是年满16周岁以上且已从事农、工、商各业或准备从业的各类成年人。辛亥*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临时*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工作,著名的民主*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时就积极倡导平民教育和*教育,并在他主管的教育部内设立社会教育司管理*教育工作。191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系统令》、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卯学制》都将*教育纳入学制管理体系。1916年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还亲自实践,于1918年在北京大学开办了平民夜校和校役夜校。这一举措不仅翻开了北京大学*教育历史的第一页,而且也首开了中国普通高校开办*教育的历史先河,其重要意义在于直接推动了当时的平民教育和*教育的开展。有资料统计表明,1918年时,全国已有通俗教育讲演所2597个,通俗教育会342个,巡回宣讲团742个,巡回文库259处,简易识字学塾4851个。这些教育形式对于宣传科学真理,传播西方文明,教育平民大众,巩固辛亥*成果等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党的一些社会活动家们始终注意以*教育宣传*理论,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斗争。一些先进的、*的知识分子也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以此传播*真理和先进思想,抨击封建思想和愚昧、落后的习俗文化,促进了先进文化和文明的普及。1917年,*在湖南创办了工人夜校,提出该夜校是专为工人设立的,开设国文课(包括认字、短文、便条、写信)、算术课(包括珠算、笔算)、常识课(包括历史、地理、理科、修身、卫生、实业、*、经济等)。1919年,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民主运动,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北京大学的邓仲夏、张太雷、张国焘、许德珩等曾多次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分赴北京、长辛店、南口等地宣讲*的科学道理。1920年,又在长辛店开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向工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引导大家团结起来,投身到推动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中去。与此同时,上海、武汉、长沙、广州、天津、郑州、济南等地在*主义小组领导下也举办了工人夜校、识字班等。这种*教育活动,不但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素质,也启发了工人的阶级意识,提高了工人的阶级觉悟,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造就了强大的生力军。1921年7月,中国*党宣告成立,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中就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办学方向,指出“劳工补习学校应逐步成为劳工组织的核心,所授所学,最重要的是应能唤醒劳工觉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党在其以后的*历程中积极推动了*教育工作,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例如,20年代的湖南自修大学、安源工人夜校、上海大学、上海平民女校、沪西工人学校、南洋义务学校、广州农*动讲习所。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农业学校、红军第一、第二步兵学校;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中国女子大学、军事学院、八路军医科大学、俄文学院、民族学院和各种干部训练班、识字班等等。40年代的东北大学、东北军需学校、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华北人民*大学、华北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铁路学院、内蒙古学院、苏皖地区的华中大学、建设大学,西北地区的西北军政大学,以及各解放区、根据地举办的工人补习学校、业余技术补习学校、工人*大学、工人*学校等等。这些*学校的开办和*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中国*各个阶段培养了大批干部和骨干力量,对于组织浩浩荡荡的*大军,造就新社会管理人才,推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了重要作用。广大人民群众也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学习了*理论和科学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索着前进的道路,检验着自己和自己的一切思想家的理论,逐步自觉地承担起改造社会、推动*和历史前进的巨大任务的。研究历史上*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无论是英国的、法国的,还是*的、中国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拉动了*教育的发展,同时,被拉动的*教育又作用于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中国,*教育*、体系、制度的建立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立即做出发展教育提高新中国建设者素质的决策,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教育的主张。在首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1949年12月23日,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要做必要的准备,以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识字教育、扫除文盲的伟大工作,”同时还草拟了《工农速成中学实施方案》。1950年6月**政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并颁布了《各级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组织条例》,在此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又提出“应该积极地有系统地举办业余高等学校、夜大学和函授学校”,“积极地举办业余中等专业学校和夜校”,“积极广泛地开展业余的文化教育工作,在机关和企业中应该大量地举办正规的业余中学和业余小学”。在**的号召和领导下,当时的工农大众业余教育如火如荼,不仅为后来的大规模扫除文盲运动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而且也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50年的*教育发展历史表明,伴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教育已步入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初步形成了与普通教育、传统的学校教育并驾齐驱、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承担起了对在岗、转岗和各类求职人员进行岗前、岗位培训、对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进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任务,同时也为老人、妇女乃至全体公民提供了旨在建设文明、健康、科学、民主生活方式的教育服务。勿庸置疑,*教育和其它的教育形式一样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民族素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不仅已经被中国的*教育实践所证实,而且也可以从世界*教育的实践中得出结论。在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历史潮流、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我们有理由去研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第一,*教育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对象是各类在职、从业人员,其教育结果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直接作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也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今天,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也面临着知识老化的威胁。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克服知识结构上的缺欠,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的新挑战,无不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完成。因此,*教育在现实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教育对社会进步,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现代社会具有推动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民主、法制的发展完善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其基础是全体公民的受教育程度。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除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解决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文明意识和遵纪守法、科学生活的水平。面向社会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保障公民权利是*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三,*教育在推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化的推进,知识经济的出现,信息社会的到来,必然要造就新的文化,提高除在校学习者以外的广大公民的文化素质。扫除“功能性”文盲,建设现代化的文化氛围是*教育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也是*教育起到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推动学习社会出现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要求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与之相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就是教育向终身化、多样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必然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随着世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正受到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等新教育观念的冲击。深化教育*、体系改革,建立一个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立交桥”,形成开放式的教育体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建立立体交叉、彼此衔接的教育系统,而且也对传统的教育*、体系改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不管是回顾历史,还是研究现实或是展望未来,我们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教育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诞生的新的教育形态,是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当今时代,*教育将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一如既往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它也在改革中不断走向提高、走向完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08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标准。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09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以下4点: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09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2、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3、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