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1:2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9:35
传统中国历史有个谜团:十几次大的改革大都以失败告终,而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都获得成功。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从,却拙于制度创新。是否真的如此?实在值得我们探讨一番。唐朝中期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二王八司马事件(805年),或称永贞革新,就是十几次影响较大的改革之一。这次彗星般耀眼而短促的革新,由于两位旷世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深深卷入,更加令人瞩目。可惜,对这一重大改革,历来研究不足而非议不少。近来有论者似乎紧跟矮化改革的时髦,说二王八司马事件“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还有人把王叔文推进改革说成是“秘书干政”,多此一举。
理由是:“王叔文职务仅是一个翰林学士(皇帝机要秘书),在官本位盛行而又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由翰林学士担负这么重大的革新使命,自然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失败也就理所当然。”假如这种逻辑成立,那么同样是“官本位盛行而又等级森严”的宋代,贵为宰相的王安石发动改革为什么也会失败?而唐代诸多宦官连翰林学士这个名分都没有,废立七个皇帝都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有争议也是好事,说明大家打通今古,对改革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延续。葛兆光说,我们都生活在历史的延长线上,信然。所以,研究历史上改革的得失,有助于我们今天对改革的理解与把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9:36
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和变法,多以改革主导者的名字著称,耳熟能详的有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相比之下,比他们更早的唐代,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却没有那么广为人知。 这些著名的变法,后代评价褒贬不一。除了改革措施是否顺应时代趋势、是否推动社会进步之外,改革者的个人品质和行事风格,也是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王安石如此,王叔文也是如此。唐顺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八月,太子李纯即皇帝位,是为宪宗,尊顺宗为太上皇。随即,贬逐了以王叔文为代表“二王八司马”,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146天就宣告失败。和柳宗元私交很好,并称“韩柳”的韩愈,在其《柳子厚墓志铭》中对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竟持批评态度,并在诗作《永贞行》中指革新派为“小人乘时偷国柄”。参加此次改革的柳宗元、刘禹锡后来都反思了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改革领袖王叔文则被贬渝州司户,并于次年被赐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9:36
王叔文当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打击宦官势力,打破宦官专权的局面,而王叔文却与宦官头目俱文珍、李言忠等相互勾结,互为表里,甚至结成利益共同体。这不仅与改革提倡的“内抑宦官”相左,也会造成改革集团内部的*。王叔文总是觉得韦执谊是自己提携当上宰相的,本应向自己效命,因此从不加维持,再三压迫,终于使早想摆脱王叔文控制的韦执谊与之彻底决裂。改革之初,王叔文总爱用阴谋诡计,从来不露声色,仅凭借自己言辞的褒贬决定*的升降任免。不明*的人,误认为他是奇才。等到他掌管支度和盐铁两使后,要在宫外的衙署办公,通过与他接触,*们无论愚智都认清了王叔文的本来面目,讥讽他是“城墙里的狐和山中的鬼”。此时,王叔文的改革已是众叛亲离,失败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