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1:1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36
体验,阅读教学更精彩 义兴小学 李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也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其中学生独特的体验尤为重要。体验一词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得最多,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才能收到实效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教得吃力,学生很难对文本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不强,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死气沉沉。一些表面热闹的课堂中,学生所学也有限,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正在降低,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尽如人意,学生只有被动地学习,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语文文本的生命化还很脆弱,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文本表面的意义,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思考很少。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表面的理解感悟,牵强的说教,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少,学生知识转移能力差……总之,这些不和谐的音符随时都能在如今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暴露了我们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不足,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作为新课标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上的突破,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什么是阅读,阅读有什么意义?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特体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基础入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一篇再优美的文章,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对它产生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特点,采取教师范读、朗读、默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语言艺术,体验人、社会和语言。只有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才会更好地让学生去体验文本的内涵,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交融,震撼学生的心灵,触发学生的心绪,才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的体验。 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研究、利用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体验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体验意识,进一步丰富我们语文教学的内涵。“人之初,性本善”,不教也善,怎么又“苟不教,性乃迁”呢?陶行知先生所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又何尝不是对体验与人成长重要关系的诠释呢?人们在体验中学会生活,并成为强者,酸、甜、苦、辣是生活的滋味,生活也因此而灿烂。只有你投入了生活,遍尝各种滋味,你才懂得生活的艰辛,你才会成为生活的强者;只有体验一次次失败的剧痛,你才会珍爱生活、热爱生活。因此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它通过体验施教。 我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父母对自己的爱,出乎我的意外,竟有一些同学居然体会不到父母的爱,甚至认为父母根本不爱自己。这说明孩子们在学这一课时,没有体会出作者母亲对儿子的爱,或者说对文本的理解是肤浅的。这也是孩子们缺少爱的体验,因为生活太平凡的缘故。于是我让孩子们回家了解父母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他们的生活怎样,工作如何,衣食住行,尽可能地面面俱到。第二周一到校,我便要求同学们汇报,同时让其他同学加以评价。孩子们在自己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明白了平时正因为自己没有认真去体会,所以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其中一个孩子还流着泪讲述了他深藏内心一件事:他的爸爸和妈妈都在广州打工,一次他向爸妈打电话,想他们寄钱买衣服,由于母亲生病,一时没有满足他,于是他非常生气,几个月不接其父母的电话。在他全面地了解父母在外的工作、生活、身体等各方面的情况后,才明白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和父母对子女和对家庭的责任。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主动给爸爸和妈妈通了电话,承认了错误。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想这时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是苍白的。孩子们情感的体验不正是对课文内容更深层的理解吗? 三、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大胆地表达独特的感受,进一步升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反应应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心境的差异;加之阅读的角度不同,作品所表现的意蕴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必然会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意见的氛围,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见解。如在教学《乌塔》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说乌塔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好,有的孩子说自己的长辈对自己时时处处宠爱有加,在生活中这也不准做,那也不能做,其实这对自己的成长非常不利;有的孩子说自己和乌塔相比,自立能力太差了,独立能力较差,以后要注意改正;有的孩子甚至表示,今后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自立自强的能力……这些体验使学生对乌塔的自主精神有了充分的了解,也使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呈现阅读体验。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不同,因此他们所习惯的呈现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表述……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爱好和选择。学习完《燕子》一文后,我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有的同学拿起手中的彩笔,画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有的唱起《小燕子》歌;有的深情地朗诵;还有的拿起笔在写自己心中的感受……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37
作家杨大侠分析,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出生在农家的孩子,所有阅读是有限的,同时也是反复的。不过现在反观,反复地阅读不仅不是浪费,也有非常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