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观舞记》的第三题:你阅读,聆听或观看过外国文艺作品吗,请列举你的感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1:0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48
“返回俄罗斯——携带着诗歌”——《*者的乡愁》读后
《*者的乡愁:俄罗斯域外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述评》 汪介之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长期以来,无论是前苏联学者撰写的文学史著,还是我国学者编写的苏联文学史,基本上都不提及20世纪俄罗斯域外文学,或至多只是将之视为一种被置于否定地位的文学现象。然而,布宁却以《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20世纪30年代初,梅列日科夫斯基、什梅廖夫亦和布宁一起,同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分别是1970年和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此外,域外文学中还涌现出茨维塔耶娃、霍达谢维奇、苔菲、列米佐夫、阿达莫维奇、扎伊采夫、纳博科夫等大批光彩奕奕的名字。因此,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完整图像,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中,至少有一半是被某种浓重的偏见之雾所遮蔽的。这种遮蔽,反过来也证明了重建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必要性。正是出于复现俄罗斯文学准确图像的学术良知,汪介之教授新近推出了力作《*者的乡愁:俄罗斯域外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述评》(以下简称《乡愁》),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五色斑斓的俄罗斯域外文学的辉煌图景。
《乡愁》的主体部分包括“俄罗斯域外文学的兴起”、“‘微型的俄罗斯’——俄罗斯域外文学的存在状态”、“‘我们何时返回俄罗斯’——俄罗斯域外文学中的回归思潮”、“俄罗斯‘在我们的精神储藏中’——俄罗斯域外文学中的本土意识”和“俄罗斯域外文学批评的本土视角”五章。虽然著者自陈该书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详尽描述俄罗斯域外文学的演变历程,也不在于对域外作家及其创作一一予以评说”,但在第一至第三章、“前言”及“余论”中,还是通过对纷繁史料的精细爬梳,铺叙了白银时代终结之后大批俄罗斯作家走向境外,在俄罗斯古典传统与白银时代文学的滋养下,在艰辛痛楚的流离状态中创造出来的骄人成就,描绘了一座座域外文学村落散布于欧亚*,形成“微型的俄罗斯”的独特存在状态。我们看到,虽然剧烈的历史变动使得俄罗斯文学界大批人士流落异邦,然而通过兴办报刊、出版社,组织文学社团,定期聚谈和著书立说等形式,俄罗斯的作家、批评家和文化活动家们依然维系着与母国的血缘联系,并迸发出惊人的思想与艺术创造力。
在简笔描摹了域外文学三次浪潮起落的全景后,著者随即在第四、第五章中工笔细绘,紧扣域外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关系这一基本研究范畴,展开了对域外文学第一浪潮在创作实绩和理论批评两方面成就的评述。对前一方面,论著先后从“永远的俄罗斯情结”、“追寻民族文化之根”、“自传性作品:对已逝年华的回望”、“文学回忆录:与往事对话”、“*作家与本土文学传统”五个层面铺开,条分缕析地对域外文学在主题呈现、题材侧重、体裁选择等方面的成就及其与俄罗斯古典文学、白银时代文学的关联予以了评说。除了“乡愁”这一不变的主题外,域外作家亦对民族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切反思。在这一部分,著者不仅重点评价了高尔基在域外发表的《论*农民》以及诸多小说、随笔等在洞视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弱点、思考知识分子悲剧性命运、发现民族历史发展迟滞根源等方面的贡献,亦以饱满有力的*和深入的理性分析,准确概括了高尔基在探察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病灶”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读来使人产生灵魂的震撼。俄罗斯域外文学中最具可读性、也最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类型之一,是作家、学者、思想家们回望已逝年华的自传性作品。对此,著者也进行了精当的分析,引领读者领略了包括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什梅廖夫的《朝圣》、《上帝的恩年》,茨维塔耶娃的《我的普希金》等在内的一系列自传性小说或散文充满诗意的美。书中对“文学回忆录”的考察,更体现出著者鲜明的历史意识。著者大量使用“反顾”、“回眸”等表述,充分揭示了“对于认识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文坛氛围、诗人和作家们的个性特点乃至他们的相互关系而言”,“文学回忆录”所具有的为“其他文学作品、文学史著述和专题研究论著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意义。
由于中俄两国历史发展的某种相似或共通性,读者又分明感到,著者对俄罗斯域外作家情感、思想和命运的观照,始终是以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的发展和几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为参照系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命运始终作为一种隐在的背景制约着著者的思路、眼光和文字,这就使他在潜入俄罗斯域外作家的情感深处、感受他们的灵魂悸动时,会由于自己的人生积累、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而与他们产生更为深切的共鸣,并使整部著作体现出理性与*交融、诗心与哲思统一的风格。
补充回答:
乡愁是离开故土、远离亲人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对关山阻隔的故乡的人事的回忆,是游子对记忆中的故乡自然景物、风物变迁的深切思念,一种亲情的诉求与幻想的祈求!可以说,这时的乡愁主要是个人性的、地方性的,一旦克服了距离的阻隔,亲情的诉求便得到了心理满足。
乡愁可以覆盖个人、亲人、故乡、家园而至于国家,它是对故乡的怀念,是乡恋,是亲情与故园情,是家国情的召唤,也可演化而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一个方面,是弥合国家创伤、共创统一的凝聚力的诉求,而成为我国几千年来文学创作的主题原型。
文学艺术以自己丰富的形式而表现了乡愁,乡愁则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的意味,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蕴涵,提升了文学艺术的品格,成了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
人的精神家园何在?
今天的乡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其性质与面貌,原有的形态仍然存在,但同时新的形态已经出现。这已是一种涉及人的生存的乡愁,是人的精神飘零无依、栖居艰辛的乡愁了。
在今天的全球化的语境中,世界成了“地球村”。高科技的发展使物质无限丰富,它代替了上帝、神性、旧式的理性和天道,变得无所不能,成为万物的新的主宰。人的*促成思想的更新与创造,与高科技的结合,汇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同时*的无限度的需求,也促成了人的物欲享受的极度晦胀,今天一切以身体感性的享乐、物的无尽的满足的享乐主义为准则。
既然上帝已经死亡,旧的天道已经崩溃。于是霸权盲从,技术主宰一切,思想被变价出卖,“百事可为”就成了人的行为准则。在现代化过程中,在财富的原始积累过程中,人们可以为所欲为,掠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不断遭到难以修复的毁灭性的破坏,国有财产被大肆盗窃,而严重的污染则不断毁掉养育他们的生命水源!贫困与简单的技术,形成了惊人的摧毁力。至于高科技,它使神州大地高楼林立,道路通达,财源滚滚,赐福于人。但一味的技术至上,人定胜天,也会造成福无双至,天降灾祸于人。海德格尔对当今西方技术真理观进行了细致的反思与批判,并且表示了深刻的忧虑,他说:“我们还找不到适应技术控制的道路;技术不断运转起来,不断运转起来,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并且连根拔起。……我们现在只有纯技术的关系。这已经不再是人今天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要防止思想被变价出卖。”
在良好的理性社会环境下,科技运转起来,可以得到合理的控制与进展。但在另一种社会条件下,思想被变价出卖,进而与霸权*结合,就会酿成伊拉克式的悲剧。科技是能够把人从土地上也即地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48
我非常欣赏西方的艺术,艺术首先要思想开放,咱们国家太保守了,不敢突破.还有外国人想象力天马行空.比如最近在我们这边公演的 猫 ,是百老汇很经典的音乐剧,我觉得它最大的咱们国家没的特点就是敢表现.敢想象.一部剧的成功要靠剧组里所有的人,可是在咱们中国文艺界,大家永远都抢着得头功,不愿合作,而且在中国是关系大与法和能力,这样对创作阻力很大,不象外国,谁有本事就用谁.音乐方面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太功利,做音乐很多人为了赚钱和名利,可是外国很多伟大艺术家就不同了美术方面我觉得他们的思维很抽象,表达的思想和方式都与我国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49
<<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加缪(1913~1960)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城。他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母亲带他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生活极为艰难。加缪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933年起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缪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大战爆发时他任《共和晚报》主编,后在巴黎任《巴黎晚报》编辑部秘书。德军侵法后参加地下抗德组织,负责《战斗报》的出版工作。
加缪从1932年起即发表作品,1942年因发表《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小说《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评,但是《反抗的入》(1951)一书由于宣扬“纯粹的反抗”、即反对*暴力而导致了他和萨特的决裂。他主要的作品还有随笔《西叙福斯神话》(1942),剧本《正义者》(1949)、小说《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
加缪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960年 1月4日死于车祸。
<<老人与海>>海明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老鱼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蚕食光了,圣地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50
看过<<傲慢与偏见>>,觉得一般!
现在再看,觉得在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澎湃之情!不是因为英国的风俗,而是非常喜欢伊丽莎白的个性: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天之痕”里的玉儿一样,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所以很喜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50
一(1):
如:“深深地低头合掌”,“长眉......舞蹈出诗句的悲欢离和”,“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孔雀的高视阔步”“最精彩的是蛇舞......肩的微颤”
一(2):
身体,服饰,神态,心灵
二: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急转”“莲花的花开版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