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1:1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8:06
跳火群的习俗产生于元末明初。
那是元朝未期,官府欺压更甚。三户人家养一个元兵,老百姓百姓不堪重负,元兵动不动就对在地居民虏掠鞭笞,民众无限愤恨。
就在民怨四起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同仇敌忾,共商义举,约定除夕年夜起义。事前在饼中暗藏字条,各家传送,密告以“烧塔仔”举火为号,于中秋夜灭尽元兵。果然天应人意,一举义成。跳火群从而保留下来。
扩展资料
每到除夕夜,闽南的家家户户都会燃烧火堆,最初是为纪念这场起义,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并附有“烧旧岁灾祸邪气,迎新年吉祥喜庆”之意,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趋吉避凶的心愿。
因此,跳火群时便有这样的歌谣:“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也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项民间习俗在石狮几乎绝迹,但关于“跳火群”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8:07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每逢春节,无数人不远万里也要回到家乡,图的就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热闹喜庆的氛围,这种氛围通常被称作年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一直是节日氛围浓厚的地区,春节的年味尤其浓。在闽南一带的乡村农家,春节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闽南方言中“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在除夕之夜,出外谋生的家人,都会赶回老家团聚。全家一起围着桌子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下放置一个火热的烘炉,炉边置一些铜钱,以示温暖如春,财气旺盛。围炉时所吃的食物一般都有象征意义。如一定要吃萝卜(即菜头)表示好彩头;吃“全鸡”,表示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
对于福建晋江人来说,除夕夜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即“跳火群”。“大人跳入来,年年大发财。小孩跳出去,欢喜无忧虑……”人们认为,跳火群寓意来年生活红火,也有驱邪避灾之意。每当春节欢聚时刻,人们在庭院里准备好用以点起火堆的草料—“春草”,点火燃烧后,由家中辈分最高的男丁带头最先跳过火堆,其他人按长幼顺序跳过。跳过火堆,拾阶而上,从正门进入“厝内”,一直走到神厅内的“天公灯”下,完成一趟。然后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起点处,再接着跳。
“跳火群”后,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