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 阅读答案 10分钟之内追加20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7 06:1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8 18:56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 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 )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思考题: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砌( )祭堂( )远眺( )石坊( )山若伏鳖( )
2.根据文段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1)津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矗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参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纤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4.在文中 内填上适当的标点。
5.在文中(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6. 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说明对象?
8.作者描写眼前景物时使用了哪两个比喻。
1
2
9. 选段中有较多的数字精确介绍,是否显得多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C.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
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
12.结合自身的登山经验,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语如何理解?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仿照第8题中找出的比喻句描绘任一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 qì jì tiào fāng biē 2.(1)渡口和桥梁。(2)直立高耸。(3)参差交错。(4)非常细小。 3. 近义词:眺—望,犹—若;反义词:晨—夕,远—近。 4.—— ; 5. 无论 都 与上文呼应,总结上文的景色描写。 6. 碑亭至祭堂前平台的地势高峻及祭殿周围景色的变化无常。 7. 石阶、平台、祭殿。 8.1……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2……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9.不多余。这些精确数字的运用,准确说明了碑亭至祭堂前平台的地势极为高峻。10.描写。 生动地突出了陵园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11. C 12. “垂直”意味着从入口处的石坊到平台之间的纯高度差是70米,但因为在实际游览中,中山陵是依山势而建,逐渐攀升的,所以游客可能不一定能感受到如此之大的高度差,这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所以“垂直”一词不能删去,否则会产生歧义。13.(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8 18:57
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赛入选的,对送选的四十余份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46 000亩,先后施工六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算,共达四百余万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1分)
2、原文中那些文字能表明国内外人士对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敬仰?(2分)
3、文中用了一些具体的时间和数据,请用一句话说说它们的作用。(2分)
1、中山陵的设计特点、完工时间、面积以及所用经费。
2、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
3、准确介绍了中山陵的建造完工时间,占地面积和费用。
1.本文介绍了中山陵的的设计方案选定及选定方案的优点、建造时间及费用。
2.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
3.说明中山陵的建造规模宏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8 18:58
1、中山陵的设计特点、完工时间、面积以及所用经费。
2、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
3、准确介绍了中山陵的建造完工时间,占地面积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