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古代道教的一些流派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2:07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5

一、早期道派(主要指符箓派诸教)

-
符箓派道教长于斋醮法事,唐时为最盛。符箓教派以正一道为代表,其他有上清、灵宝、正一、神霄、清微等较大的派系,宋元时期还出现过不少符箓小派。各派之间相互融合吸收,区别越来越小,到后来全部汇入正一道。

-
1、正一道
正一道在历史上声名显赫,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设坛、烧符等都是正一道的看家本领。宋真宗曾召见第二十四代正一天师张正随,赐“先生”的称号,从此至南宋末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几乎代代正一天师都得到皇帝赐号。宋徽宗甚至为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观”,龙虎山本营的上清观也升格为 “上清正一宫”。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被宋理宗授予总管符箓各派的大权,从此正一派成为符箓派的统领。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 年)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管理全国道教事务。元代时,龙虎山天师府的权力更大:可以建议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务管理*和道观管理人员,可以向皇帝提出“经费申请”,可以提出“人员编制”问题,甚至可以直接发放“度牒”,即赐予道士身份。明太祖朱元璋赐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正常为“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清代和*年间,正一道逐渐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晓初试图在上海建立正一道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道教总会,但最后仅成立了上海分会。

-
2、上清派(又名茅山派)
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因其弟子专门研习《上清经》而得名。《上清经》由《黄庭经》衍生而出,也称《大洞真经》,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黄庭经》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是茅山派的典籍,也是后代全真教的必修功课,全部*都是七言韵文,讲究“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认为“恬淡无为”是好的*方式,*的关键则为“男藏精,女藏胎”,人应 “以精为本,以气为根”,“完坚不丧,滋补元气,则老而可壮。”主要的*方法是调息和存神,使“太和阴阳气上达黄庭至丹田,再返归黄庭神守之。”上清派认为,“五脏有神”,“存思诸神”,就可以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神炼气,乘云飞仙。
上清派一代宗师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氏。永明10年(492), 36岁时,辞去官职,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因陶弘景在茅山修行,茅山则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陶弘景开创了“佛道双修”的先例,其晚年宣扬“曾梦佛授其菩提记”,自称“胜力菩萨”转世,亲自到宁波阿育王塔受戒。归茅山后,即建佛道两坛,隔日朝礼。临终时,遗言死后“冠巾法服”,“佩符左腋下”,外面“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
陶弘景编订了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其*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无上太道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丰都北阴大帝。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总结了北魏张湛对《养生集》、《摄生论》、《养生术》等著作编集整理的养生理论,保存从先秦到两晋的已佚著作达32种。其基本理论就是养神和炼形,“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养神就是要“游收虚静,息虑无为”,清心寡欲。炼形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唐代茅山派达到鼎盛,出了很多知名道士,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派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北宋中期以后,这一派渐渐衰落。上清派历代宗师都得到过朝廷封号。在北宋中后期,它终于成为“经箓三山”之一。上清派第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被封为“国师”;第三十五代宗师任元阜曾受南宋宁宗诏令,做大道场禳除水灾。第四十四代宗师王道孟,为元帝祈雨驱蝗,得到“真人”封号。茅山宗从南朝梁至北宋,鼎盛数百年,一直为道教主流。南宋以后,逐渐衰微,但仍传承不绝,且时有高道名于世。至元代,名道士杜道坚入觐元世祖,奉玺书提点道教,住持杭州宗阳宫,皇庆元年(1312),仁宗授号“隆道冲真崇正真人”。其后,又有茅山道士张雨,以能诗善画享誉于元后期。进入元代以后,上清派很少有著名宗师出现。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室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茅山宗上清宗坛归并入正一道。它作为道教的一宗,虽仍有传承,但已是强弩之末了。
据《茅山志》载,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师四十五代。第一代称太师,第二代称玄师,第三代称真师,其后各代皆称宗师。嗣法宗师的绝大多数皆出身茅山附近的句容、丹阳、溧水、金坛等县世代崇道的隐逸之家,自幼受道教的熏陶。嗣法宗师的传授,宋徽宗以前,一般以杨羲、许穆、许翙所传上清经箓为凭。自刘混康获得朝廷赏赐的九老仙都君玉印和玉剑后,嗣法宗师的传法信物增添了印剑。现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圭、哈砚、玉符四宝仍藏茅山道院,为“镇山四宝”。

-
3、灵宝派
灵宝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约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经》描绘出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承谱系。灵宝派尊奉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祖师是三国吴道士葛玄,促进灵宝派发展的大宗师是葛巢甫。葛巢甫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从孙,生当东晋晚期。在此之前很久,即有灵宝经书的造作与传授。葛洪《遐览》篇所录之书出自其师郑隐所藏,证明在郑隐、葛洪之前,确有《灵宝经》问世。现《正统道藏》所存《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上,亦载有上述授经故事,所述《灵宝经》渊源,大致与《越绝书》《抱朴子"辨问》之说合,只是略有增益,其书名亦同于《越绝书》之《灵宝五符》。
灵宝派的基本信仰,是长生成仙。其*方法,主要是符箓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其弟子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受上清派的影响,灵宝派导引炼气也讲存神,服气,叩齿,咽津。从其重符箓科仪方面说,它与天师道相接近,而与上清派有区别;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
陆修静(406~477)则是更为重要的传人。他是南朝著名道士,对改造旧道教、建立士族新道教有很大的贡献。他与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皆有渊源,但皆无直接的师承关系,自称“三洞弟子”。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可以看出,从齐到梁,作为茅山宗祖山的茅山上清法反而不被人们所重视,群众感兴趣的倒是灵宝派的斋醮法事,灵宝信徒超过了上清信徒。这是陆修静弘扬灵宝经法的结果。陆修静虽对灵宝派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但未见有弟子传承其灵宝经法者。因此灵宝派在陆修静之后的情况已不甚明了,且直至隋唐,也无灵宝道士显名于世者。大约至北宋初,方见灵宝派在江西清江县阁皂山形成传授灵宝经箓的中心,被称为阁皂宗,使灵宝派再次显名于世。
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其*法门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
4、神霄派
神霄派创始人为北宋末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徽宗时,林灵素借助皇帝的力量推广“神霄雷法”,使它风行一时。此后它传承不绝,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种据说能够召雷唤雨的符箓法术。该派认为道士作法必须以内丹*作为根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主张融合内丹与符箓。

-
5、清微派
清微派的创始人是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五代北宋,至南宋晚期,其影响渐大。南宋理宗时,第10代宗师黄舜申以擅长清微雷法闻名京城,皇兄赵孟端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微雷法。

-
6、净明道
南宋初,道士周真公称许逊等六位真仙降临,向其传授净明灵宝秘法,创立净明道。该派传行“净明法”的新符箓。净明道也重视内丹*,强调符箓与内丹的结合,同时净明道也十分重视忠孝伦理。元初,江西隐士刘玉以南昌为活动中心,再开净明道宗。新净明道自称“净明忠孝道”,宣扬佛道儒三教归一的宗教学说。

-
7、楼观道
楼观道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形成于北朝北魏时期,流传至隋唐间。楼观道尊尹喜为祖师。尹喜的原型是春秋时代与老聃齐名的道家关尹。庄子将其与老聃并列,叹为“古之博大真人哉”!关尹主张“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做人要“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所以他“未尝先人,而常随人。”《吕氏春秋"不二篇》在论诸家学术特点时,称“老聃贵柔”、“关令贵清”。《楼观本起传》:“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问道授经,此大教所由兴也”。楼观道由此得名。该派在南北朝时期,力主“老子化胡”之说,称尹喜始终是老子化胡(实为化佛)的随行大弟子和得力的助手或代理人。楼观道是当时排佛之最激烈的一派。
楼观道尊奉的经典主要是《道德经》,其传习的*方术,表现了杂采兼收的特点,即符箓与丹鼎皆习。楼观道发展至北周及隋,进入其鼎盛时期。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相应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字平定)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作大唐皇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楼观道一直处于向上发展阶段。天宝(公元742~755)年间爆发安史之乱,此后楼观道趋于衰落。中经两宋,终于默默无闻。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曾改楼观(宗圣观)为顺天兴国。至金哀宗天兴(1232~1234)间,因遭兵燹,楼观焚毁殆尽。至元代,全真道加以修复,变为全真观宇,原楼观道士亦转为全真道士。

-
二、新道教

-
太一道、真大道教和随后创立的全真教均创立于金初,史称“新道教”。

-
1、太一道
太一道的创始人为萧抱珍,河南汲县人。太一教以老子学说修身养性,用“祝由”法,配合符箓,济人治病、祈禳呵禁。太一教师承较严,入教道士须改姓萧。金大定年间,太一教鼎盛,元代,太一道逐渐融入正一道。

-
2、真大道教
真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沧州乐陵人,约于金皇统2年(1142)开始传道,初名大道教,元宪宗时,赐名为“真大道教”。《道园学古录》称“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要,不妄求于人,不苟侈于已”,刘德仁创立真大道教有“九戒”: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宁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
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学者宜世守之。真大道教起初流传于河北,金盛时曾广泛流传于陇蜀、齐鲁、江淮地区,元末逐渐衰落,可能融入全真教中。

-
2、全真道
王喆(1112-1169),原名中孚,字允清,道号重阳子,又称王重阳,陕西咸阳大魏村人。47岁时弃家修道,于终南山南时村挖洞而居,自称“活死人墓”,内则*金丹,外则佯狂装疯,自号“王害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他放火烧庵起舞,东出潼关,赴山东半岛,创“全真教”。王重阳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女)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金大定九年(1169),王喆率丘、刘、谭、马四大弟子回陕西时,于途中羽化飞升。
全真教创教初期,教风刻苦简朴。弟子大多乞食为生,不建宫观,在山野市井*、传教。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时先收心,达到一念不生,即“明心见性”。然后调整呼吸,按顺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全真道的内丹学说认为人心具有“真性”,它又叫元神、元性、真心等等,是不生不灭、不变化的。成仙的根据就建立在它上面。重阳真人在《金关玉锁诀》中描绘了由元神炼化到达最高阶段时,便有“阳神”出壳而飞升仙界的境况。“全真”,即“保全真性”之意。
重阳真人羽化后,刘处玄、丘处机先后掌教,以山东半岛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全真教。据《北游语录》:刘处玄教旨“无为有为相伴”,至丘处机则“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犹存而勿用焉”。经过前后二十余年的发展,全真教在鲁豫秦冀等地已有了相当深厚的基础,上闻于金廷。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王处一被召至京,金世宗亲问养生之道。次年,又找丘处机进京,命庵于万宁宫之西,以便皇帝召见问道,并命他主持万春节醮事。全真教臻于极盛。1219年,蒙古成吉思汗遣使召见丘处机。丘处机以七十余岁的
高龄,率十八高徒跋涉数万里,远赴西域雪山行营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丘道教的炼养长生之术,丘处机以道家清静无为,敬无爱民戒杀之旨劝谕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敬而称其为“活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丘处机于1224年东归,住于燕京长春宫。1227年卒后,葬于该宫处顺堂,即今北京白云观。
由于长春真人丘处机的经营,全真教鼎盛一时,《元史"释老传》说:“处机还燕,使其徒持其牒召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丘真人也说:“千年以来,道门开辟,未有如今日之盛!”
元一统后,南北文化渐趋融合,全真道渡江南传。江南名画家黄子久,即为全真道士,居苏杭授徒传教。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动点是湖北武当山,鲁大宥,江贞常等道士于元初入山传全真道,修复宫观、徒众颇多。李道纯原为南宗玉蟾门下王金蟾之徒,居真州长生观,入元后自称全真道士撰有《全真集玄密要》、《中和集》等,为元初内丹大家。李钰、赵友钦师徒活动于江西、江苏一带,其徒陈致虚“遍游夜郎、邛水、沅芷、辰阳、荆南、二鄂、长江、庐阜、江之东西,凡授百余人。”所撰《金丹大要》为元代内
丹名著。
至此,全真道遍传南北,盛大至极,其势力足以与当时渐联合为正一大派的符箓诸派相匹敌。全真教的地位因元室册封全真祖师而荣誉无加。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喆五祖为“真君”,后人称“北五祖”;册封王喆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全真道贵盛至极后,教风崇尚奢侈,势力渐减。自元统三年(1335)完颜德明任全真掌教,其后继者再未见之于史传。
明朝时,全真道士被授予封号官禄如刘渊然,邵以正等辈甚罕,多隐修于山野,云游于江湖。明初有多名全真道士阐发教址。无垢子何道全,多年隐栖终南山,后云游东南,自《随机应化录》2卷录其语录、诗偈,多言心性,兼涉内丹命术。混然子王道渊撰有《道玄篇》、《还真集》、《升玄护命经注》、《青天歌注》等阐发内丹。
永乐间,属全真一系的道士张三丰,声望弥高,被称为“活神仙”。张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一号张邋遢,辽东懿州人“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冉如戟,寒暑性一衲一蓑,所啖升米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张真人自称生于金末定宗三年(1248),曾为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赴武当*多年。他的门下形成了一个新的全真派的支派。
全真正宗,自元代以来,“七真”门下各自开派,分为龙门(丘处机)、随山(刘处玄)、南无(谭处端)、遇山(马钰)、嵛山(王处一)、清静(孙不二)、华山(郝大通)七个支派,以龙门派最为壮大,该派传至明代,出现以戒律密传的“龙门律宗”。
清代,全真派诸派中龙门派呈中兴之象,以龙门律宗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为中兴之祖。王常月,号昆阳子,山西长冶人,20岁时遍游名山,访求大道。1656年,王常月134岁时,任北京白云观方丈,顺治帝封其为国师,康熙帝皈依于王之门下。王常月广授度牒,还长途跋涉到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传戒,于是,龙门风教遍于天下。他严格管理白云观,清规戒律,道门严整,香火不断,成为全真龙门派的大长管,公认为“全真第一丛林”,龙门派大盛于世。
清末全真道逐渐势微。1912年,北京白云观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国性组织“*道教会”。

-
三、小派别

-
1、李家道
李家道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流行于魏晋。该派尊仙人李八百为祖师,世人乃以其祖师姓氏名其派。李八百是两汉时期流传于四川民间的神话人物。葛洪《神仙传" 李八百传》云:“李八百,蜀人也,莫知其名,历世见之,时人计其年八百岁,因以为号。或隐山林,或出市廛。”据葛洪记载,李宽所传李家道与五斗米道相似,以祝水为人治病,用三部符,并事导引、行气;所居道室名“庐”。葛洪又称:“诸妖道百余种,皆煞生血食,独有李家道无为为小差。然虽不屠宰,每供福食,无有限剂,……或数十人厨,费亦多矣。”即是说它不像帛家道那样“煞生血食”,但要举办厨会(道士为人祈福治病的宗教集会),参加者有时达数十人。葛洪认为,如此耗费,“亦皆宜在禁绝之列”。举行厨会的作法,亦与天师道同。李家道在吴中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自公卿以下,莫不云集其门”,“依宽为弟子者恒近千人”,“宽弟子转相教授,布满江表,动有千计”。
从东晋至南北朝,发生了无数次“李弘”起义,因为魏晋时期所出的道书中宣传“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因而以“李弘”之名发动起义,前仆后继、连绵不绝。其实,尊李八百为祖师的李家道,到东晋明帝时已衰落,此后的多次李弘起义,已不是李家道旗帜下的起义,只是李家道多年的活动为其后的“李弘”起义准备了群众基础。

-
2、帛家道
帛家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流行于魏晋。该派尊帛和为祖师,世人以其祖师姓氏名其派。据葛洪《神仙传》载,帛和,字仲理、辽东人。其师董奉为三国吴孙权时人,以行气、服术法授帛和。后到西城山,事王方平,受命入山,于石室中,视壁三年,见古人所刻《太清中经神丹方》,及《三皇天文大字》《五岳真形图》。最后入林虑山(一名隆虑山),为地仙。
在西晋时,帛家道在河北、洛中已有一批弟子,不过当时的组织规模不大。至东晋,帛家道传入江浙一带,为不少士族所信奉。东晋后,不见帛家道的记载,可能融入了上清派、天师道中。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ae015f3010006v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5

正一盟威道 (五斗米道)
东 汉 顺 帝 时 ( 公 元 1 2 6 - - 1 4 4 ) , 沛 人 张 陵 於 蜀 中 创 立 正 一 盟 威 道 ( 俗 称 五 斗 米 道 ) 。 据 《 三 国 志 · 张 鲁 传 》 、 《 后 汉 书 · 刘 焉 传 》 等 史 书 记 载 ......
丹鼎派
又 称 金 丹 道 教 , 是 对 道 教 中 以 炼 金 丹 求 仙 为 主 的 各 道 派 的 通 称 。 最 早 由 古 代 的 神 仙 家 、 方 仙 道 发 展 而 来 ......

符箓派
符 箓 派 又 称 符 水 道 教 , 是 对 道 教 中 以 符 咒 等 方 术 治 病 驱 鬼 为 主 的 各 道 派 的 通 称 ......
于君道
三 国 时 道 教 的 一 个 道 派 , 流 传 於 东 吴 一 带 , 存 在 时 间 不 长 , 托 教 祖 于 吉 之 名 而 传 道 , 从 北 方 流 入 江 南 ......

李家道
魏 晋 时 的 一 个 道 派 , 活 跃 於 江 南 一 带 。 据 《 抱 朴 子 · 道 意 》 记 载 : 吴 大 帝 时 , 蜀 中 李 阿 穴 居 不 食 , 号 称 八 百 岁 公 , 后 不 知 所 在 ......
帛家道
魏 晋 时 的 一 个 道 派 , 活 动 於 北 方 及 江 浙 一 带 。 帛 家 道 的 来 历 还 不 太 明 确 , 依 据 史 料 只 知 与 帛 和 有 关 ......

清水道
五 斗 米 道 的 支 派 , 托 称 为 张 天 师 家 奴 所 创 。 清 水 道 以 清 水 为 人 治 病 , 据 《 三 天 内 解 经 》 说 : 在 清 明 求 愿 之 日 , 向 一 瓮 清 水 烧 香 礼 拜 , 认 为 道 在 水 中 ......
灵宝派
灵 宝 派 以 《 灵 宝 五 符 经 》 为 看 家 经 典 。 灵 宝 的 说 法 , 东 汉 方 士 已 有 , 起 源 於 一 种 神 秘 的 「 符 」 , 据 说 是 护 身 法 宝 , 所 谓 「 无 上 灵 宝 谒 」 正 是 《 太 平 经 》 对 这 种 宝 符 的 赞 颂......

上清派
上 清 派 的 成 立 和 陶 弘 景 的 努 力 分 不 开 。 在 陶 氏 之 前 已 有 上 清 派 的 雏 形 , 造 作 了 一 些 经 典 , 但 在 社 会 上 影 响 不 大......
楼观道
北 魏 时 陕 西 终 南 山 一 带 兴 起 的 道 派 , 是 继 天 师 道 、 上 清 派 、 灵 宝 派 之 后 产 生 的 又 一 有 名 道 派 ......

重玄学派
道 教 中 以 「 重 玄 」 思 想 注 解 《 道 德 经 》 而 闻 名 於 世 的 一 个 学 派 , 并 非 有 组 织 的 道 派 ......
闾山派
天心派
宋 代 正 一 派 的 一 个 支 派 , 以 传 授 一 种 新 符 箓 「 天 心 正 法 」 而 得 名 ......
神霄派
内 丹 与 符 箓 融 合 而 产 生 的 符 箓 新 派 , 形 成 於 北 宋 末 。 神 霄 派 的 创 始 人 为 江 西 南 丰 道 士 王 文 卿 , 他 托 称 得 唐 道 士 汪 君 之 传 ......

清微派
唐 末 产 生 的 内 丹 与 符 箓 相 结 合 的 新 的 符 箓 道 派 ,该 派 称 其 符 法 出 於 清 微 天 元 始 天 尊 , 故 名 。 据 《 清 微 仙 谱 》 说 ......
东华派
北 宋 末 灵 宝 派 分 化 出 的 一 个 支 派 , 创 始 於 道 士 宁 全 真 。 据 载 : 宋 尚 书 王 古 原 继 承 丹 元 真 人 东 华 嫡 传 , 后 传 给 得 灵 宝 之 法 的 田 灵 虚 , 田 氏 合 东 华 、 灵 宝 二 家 之 学 , 传 给 宁 全 真......

净明道
净 明 道 发 生 於 对 许 逊 真 人 的 崇 拜 。 唐 代 开 始 盛 传 许 逊 事 迹 , 将 其 仙 化 , 出 现 崇 拜 热 ......
大道教 (真大道教)
大 道 教 创 始 人 为 刘 德 仁 , 金 皇 统 二 年 ( 公 元 1 1 4 2 ) 他 托 称 有 老 人 授 其 玄 妙 道 , 此 即 大 道 教 的 创 立 ......

太一教 (太乙道)
太 一 教 由 卫 州 ( 今 河 南 汲 县 ) 人 萧 抱 珍 创 建 於 金 熙 宗 天 眷 初 ( 公 元 1 1 3 8 - 1 1 4 0 ) 。 太 一 教 的 得 名 起 於 该 教 对 太 一 神 的 崇 奉 ......
全真道
全 真 道 兴 盛 於 金 元 时 代 , 是 宋 元 新 道 派 中 最 大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一 派 。 元 以 降 , 与 正 一 道 作 为 两 大 道 派 延 续 至 今......

玄教
龙 虎 宗 的 一 个 支 派 , 为 元 代 道 士 张 留 孙 创 建 。 张 留 孙 是 信 州 贵 溪 人 , 幼 从 伯 父 学 道 龙 虎 山 上 清 宫 , 为 张 宗 演 弟 子 ......
龙门派
全 真 道 的 一 个 支 派 , 奉 全 真 七 子 之 一 的 邱 处 机 为 开 派 祖 师 。 因 邱 处 机 曾 隐 修 陇 州 龙 门 山 , 故 取 名 「 龙 门 」 ......

遇仙派
全 真 道 支 派 之 一 , 为 北 七 真 之 一 的 长 玄 真 人 马 钰 所 创 , 以 清 净 修 炼 为 主 旨......
南无派
全 真 道 支 派 之 一 , 为 北 七 真 之 一 的 长 真 祖 师 谭 处 端 所 创......

武当派
因 起 於 湖 北 武 当 山 而 得 名 。 武 当 山 又 称 「 太 和 山 」 , 明 代 以 前 早 已 是 道 教 活 动 圣 地 , 为 道 教 敬 奉 的 「 玄 天 真 武 大 帝 」 的 发 祥 地......
碧洞宗
全 真 道 龙 门 派 的 支 派 。 清 朝 康 熙 年 间 龙 门 派 道 士 陈 清 觉 所 创 。 陈 为 湖 北 武 昌 人 , 曾 在 武 当 山 太 子 坡 投 师 於 全 真 道 士 詹 太 林 , 后 入 川 在 青 城 山 传 道......

中派
元 道 士 李 道 纯 , 道 号 莹 蟾 子 , 为 南 派 白 玉 蟾 的 再 传 弟 子 , 丹 法 融 汇 三 教 , 核 心 要 诀 为 「 守 中 」 、 「 中 和 」 , 在 内 丹 法 中 自 成 一 家 , 被 后 世 道 教 称 之 为 内 丹 「 中 派 」 ......
东派
道 教 内 丹 功 法 的 一 派 , 明 嘉 靖 时 陆 西 星 所 创 。 陆 字 潜 虚 , 青 年 时 偏 於 儒 家 , 后 转 向 内 丹 ......

西派
道 教 内 丹 功 法 的 一 派 , 清 咸 丰 年 间 李 涵 虚 所 创 。 李 为 四 川 乐 山 人 , 自 称 於 峨 眉 山 遇 吕 洞 宾 及 张 三 丰 , 得 丹 法 秘 要 , 於 咸 丰 六 年 ( 公 元 1 8 5 6 ) 成 道......
明朝以后的正一派与万
法宗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6

http://ke.baidu.com/view/6683.htm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vivox9和x9i有什么区别 ...设置原则跟构造要求。构造柱的设置原则跟构造要求是什么_百度... ...的U型钢筋锚环要几道?在哪里可以找到依据啊 ...月末不含税库存金额1065000元,请计算门店库存天数 公蟹吃什么 公蟹吃什么东西 爬行健身操功能和原理 锻炼爬行的好处有哪些呢 爬行健身法有什么优缺点 檀木如何粘合 成田剑先生还为哪些日本动漫配音,有名一点滴。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太乙真人和太乙救苦天尊是同一个人吗?哪吒的*和九灵元圣的主人是同一个人吗? 清微派的教派溯源 清微派的相关人物 中级会计职称报名网上报名后可以直接审核吗 重庆中级会计师报名流程怎么看? 问下各位 请问重庆中级会计现场审核需要哪些材料以及是否能够通过审核 支付宝搜数字得红包是真的吗?是支付宝的官方活动? 支付宝双十二我领了千万红包还能领亿万红包吗? 2月11日支付宝1000万红包是什么意思 2018年支付宝召唤好友瓜分红包,立即领取之后,先是1块,让分享给好友,翻倍分享10个好友,真的吗 支付宝分享10亿活动是真的假的?活动到什么时候?每天都可以抢吗? 余额宝瓜分20亿红包有风险吗? 支付宝红包存在漏洞吗? “王思聪”在微博发贴支付宝输入“710799958”领300万红包是真的吗? 瓜分支付宝10亿红包是真的还是假的 支付宝瓜分红包被骗!求助! 支付宝中的余额宝撒千万红包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 1pps和 tod 我国由谁发出第一份电子邮件 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1pps 什么意思 道教各派的发源地各是哪里,都有什么派别 道教的各个分支 希望高手把中国道教的流派,祖师,道场及作用说一下? 道法会元,这书是讲什么的? 道教分为哪几派?茅山道有何出处?掌门是谁? 太上老君到底是谁? 道教最高的神仙是谁?玉皇大帝?还是洪钧老祖? 道教为什么要在每座庙观中最大的一座殿中供奉三清祖师? 道教金辉派现任掌门人是谁 正一派和全真派有什么不同? 道家的渊源! 小孩哪些玩具,是不仅浪费钱还容易损害孩子的呢? 沾有水晶彩泥的黑裤子洗完干后还是有硬的白印怎么办? 橡皮泥水晶泥,超轻粘土会致癌吗? 1pps等于多少FPS 日本大阪留学半年最低大概要多少钱,包括住宿费 木子小花留学工作室靠谱吗? 去日本留学,一年到底要花费多少 关于日本留学(在读和回国的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