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不长见的,稀奇的全面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0: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2:02
兔儿爷的故事
过去,每到中秋节,北京街头的许多店铺里都摆满了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泥塑玩具----兔儿爷。关于兔爷还有一个传说呢。
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老百姓们愁眉苦脸,只好烧香拜月求嫦娥保佑他们。
这天正好是农历八日十五,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空中,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
玉兔变成了一个身穿素白衣裙的少女,当天就来到了北京城。她去敲开了一家家的大门,但是,人们打开门一见到她,都连忙把门关上,不敢让她进去。
玉兔想来想去,不知为什么人们不让她进门。她只好坐在一座小庙里寻思。她低头一看自己这一身素白的衣裙,忽然恍然大悟:只有办丧事的人家才穿白的衣服,现在人们家里都有重病人,看到我一定觉得不吉利,我应该换一身衣服去试试。玉兔儿看见身边的神像穿着一身铠甲,就借来穿在了自己身上。
玉兔穿戴好后,又去敲人家的门。人们一见她这身打扮,吓了一跳,后来一听说她会治疑难病症,就让她进屋来了。玉兔给病人吃了红、白两种小圆饼,顿时,病人的精神就好起来了。玉兔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但是,人们见到这身装束,都有点害怕,对那种神奇的药也感到莫名其妙。玉兔想:我不能总穿这身衣服了,可是,穿什么好呢?
人们感谢玉兔走街串巷,不辞劳苦地解救病人,都要送给她东西。玉兔什么也不要,只向人家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衣服,有时候象个卖油的,有时候象个算命的,有时候又象个卖菜的、唱戏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是女人打扮。病人太多了,玉兔跑得再快也忙不过来,她就骑马骑鹿、乘凤乘鹤;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玉兔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乐。
在人们的赞扬和感谢声中,玉兔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把自己的两只长耳朵露出来了。拜月的人们看到这人身兔首的少女,觉得很奇怪,抬头看看月宫,发现嫦娥身边的玉兔不见了。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月宫中的玉兔来到了人间,为百姓们布医施药,解除病痛来了。
玉兔忙了一天一夜,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都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奶奶”呢。
端午水风情
我的家乡闽南闽南:闽,福建省的简称。闽南,即福建南部地区。和宝岛台湾,端午节的午时水有益有趣,有情有味。每年端午节,沐浴午时水、泡饮午时茶,蔚为一幅淳朴的动态风情画。
顾名思义,午时乃中午11时至13时,而正午便是12时。家乡人尤其看重端午节正午的井水和正午的茶,午时水尤重一个“正”字。每年端午节这天中午,人们像北方人赶庙会似的纷纷涌向村中的古井。提桶的,挑担的,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的目的──等候提取午时的井水,因为家家户户唯恐过时不正,排成长龙阵。此时此刻,在乡村的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此情此景,比起争购时新商品还热闹几分。
端午节的午时水虽非圣水琼浆,但是,家乡人俗信此时此刻的午时水好做药。家家户户用午时水加入事先买来的白酒和少许雄黄雄黄:矿物,橘*,有光泽。用来制农药、染料,可入药。也叫鸡冠石。粉,用以喷洒房间庭院,或洗澡、洗脸、洗手脚。老辈人说,照这样做入夏不会生痱子,外出不会被虫咬,还有避邪禳瘟之效,用午时水煎草药效果最佳。
家乡人还习惯在端午节这天用午时水泡午时茶。午时茶是一种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保健药茶,因习惯在端午日正午泡饮所得名。午时茶的中药配伍中最大量的是茶叶,有防治疾病作用。据祖母说,旧时,财力充裕的积善人家每到端午节,专门熬煮午时茶施舍过路行人,有的药店则向有交往的顾客免费赠送,以招揽顾客,赢取医家声誉。每到端午节,家乡人还习惯泡饮一种用柚子和茶叶加工的独特的“午时茶”(也叫柚茶)。青年时代,我制作过这种柚茶,柚子选用家乡闽南特产的大颗粒“文旦蜜柚”,制法说难不难,首先用水果刀环绕柚子的四分之一处切开一个盖儿,然后压进乌龙茶约125克,再用针线缝合好,像挂灯笼似地一个个挂在雨淋不到的屋檐下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便成柚茶。待到来年端午节中午取柚茶冲泡,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腻、祛荤腥等作用。据记载,民族英雄郑成功年轻时积累了许多茶药用的验方。后来他率军收复台湾,目睹遭受瘟疫折磨的台湾贫苦百姓,忙将贮备的陈年柚茶分送给缺医少药的台湾同胞,辅治好了他们所患的时疫。台湾同胞感怀这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将官,便将这种午时茶称作“成功药茶”。
如今,家乡大多数家庭早有自来水,也不用为缺医少药的问题大伤脑筋。但是,乡亲们仍然很看重端午节的午时水,他们秉承古老的遗风,每到正午时分提个桶或挑个担,到村中的老井汲来“午时水”。然后,摆开古朴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独具乡土风味且有保健作用的午时茶,佐以节日主食“薄饼”吃喝起来。缕缕茶香伴随着远处赛龙舟的歌声、锣鼓声、喝彩声,在乡间飘荡,飘荡……
火把节之歌
这是一个火的民族,它的历史就是一条火的长河。
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实际上是彝家古老的祭火节。
在凉山彝族群众心目中,火是圣物,它能够净化一切。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淬水冒出蒸汽,再将祭品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污浊。他们视火为神物,视锅庄、火塘为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践踏与跨越。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在家要挂在屋壁上方,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心。
人类最初一代的文明,是被火焰照亮的。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火的崇拜、火的禁忌的习俗。然而,像我国彝族那样,把火的崇拜神圣化,并以节日形式固定下来,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却是不多见的。
关于火把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旱情十分严重,庄稼长得瘦弱不堪。可是,天神仍然派出差役,下界催租*债。人们苦苦求饶,还是颗粒不留,统统被收走。这激怒了英雄惹地豪星,决心把这个恶差除掉。结果在六月二十四这天,在比赛摔跤时,把他摔死了。正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天神放出天虫,遮天蔽日的天虫转眼之间便把一片片庄稼吞噬净尽。豪星看了心痛如焚,情急生智,动员男女老幼采来蒿杆扎成火把,漫山遍野燃烧起来,经过九天九夜的激战,终于消灭了天虫,保住了即将收获的庄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也为了祈祷丰收,年年都点燃火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火把节。
我们来到凉山时,恰好赶上了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吃过早饭,大家就乘车来到普格县五道箐乡拖木沟的一处非常开阔的草坪,四周天然隆起,形似看台,上上下下已经坐满了人,据说达三万多。彝家有一句谚语:过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意思是,过年讲究吃好喝好,而火把节讲究的是穿戴打扮,好玩耐看。放眼望去,尽是姑娘们的七彩裙、花头帕、绣花坎肩和小伙子们的白披毡、蓝披毡、花腰带,好像一个硕大无朋的五彩花环罩在青苍的碧野上。
最先出场表演的是彝家女儿,她们打着黄油伞,相互牵着三角彩巾,围成一个又一个圆圈,唱起了优美动人的“朵乐荷”。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的女儿河,又好似一朵朵太阳花在蓝天下缓缓滚动。最能充分展示这种美的姿彩的,是已有千年历史的选美活动。选美,既看姑娘们的身材容貌、穿着打扮,又要看她们的仪态丰采,还要看平时的道德品行,包括对待父母长辈的表现。评委们都是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一整天在过节人群中寻觅、拣选,反复比较、协商,评判意见颇具权威性,没有人会怀疑、指责。每次火把节每个场地只选三名,一旦评出,便成为姑娘们心仪的目标,小伙子心中的偶像。哪家出了美女,哪家的瓦板房四周,晚间便口弦声不断,清晨背水路上的脚印最多。
过去我总以为,处于比较封闭状态下的民族,未必会追求强度的刺激、激烈的变换和一定程度的紧张。可是,来到凉山之后,却发现这里的精神生活,更适应那种紧张、热烈的现代生活方式。这从场上观众对于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兴致勃勃、全神贯注,便可以看得出来。它说明广大彝族地区较之追求宁静、安适,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汉族地区,更具活力,更为开放,“生命之光”发射得更充分。这也许由于彝族地区长久以来,生产、生活的流动性大,获取生活资料艰难,自然条件恶劣等情况,促成了其生命力旺盛,神经系统一直保持较高的激活与兴奋水平。
天色暗了下来,人们在街前广场上,点燃起干蒿扎成的火把,排成长长的队伍,高声唱着火把节祝歌,走向田野,走向山岗。于是,漫山遍野都响起了:“朵乐荷,朵乐荷,烧死猪羊牛马瘟,烧死吃庄稼的害虫,烧那穿不暖的鬼,烧那吃不饱的魔。朵乐荷,朵乐荷!”
由于火把节适值盛夏,田里秧苗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也正是各种危害庄稼的昆虫繁殖的高峰期。当火把在四野燃起,那些害虫便迅速攒聚趋光,一齐葬身火海。所以火把确有除害保苗的实效。时间已到深夜,登高四望,但见漫山遍野,到处都有金龙飞舞,起伏游动,浩荡奔腾,人们仿佛置身于火的世界。城市里也同时施放礼花,把光明送到天上,让暗淡的长天也大放异彩。古人有诗云:“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可说是真实而确切的写照。
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与此相应合,人们的情绪也在燃烧,激扬、纵放,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面对着星河火海,我也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高声朗诵起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诗句:“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一切的一,悠久。一的一切,悠久……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
火把节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狂欢精神,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从更广泛的集体心理来说,人们都愿意借助这个节日,营造一种规模盛大的、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欢乐氛围,使身心放松、亢奋,一反平日那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生活秩序,而同时又不被他人认为是出格离谱、荡检逾闲。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
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贵*,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一般人家房屋规模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为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为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到,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土家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土家族爱群居,住吊脚楼。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