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陌上桑》《饮酒》(其五)《秋兴八首》(其一)三首诗那首属于田园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4:1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10

  饮酒 其五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编辑本段]作者详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死后 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 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 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编辑本段]饮酒二十首【全】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编辑本段]详解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①
  东晋 陶渊明
  结庐②在人境③,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④?心远地自偏⑨。
  采菊东篱下,悠然⑧见南山。
  山气日夕⑤佳,飞鸟相与⑥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⑦。
  [编辑本段]注释
  ①《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
  ②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③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
  ④尔:这样。
  ⑤日夕:傍晚。
  ⑥相与:相伴。
  ⑦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么表达。辨,辨识。
  ⑧悠然:闲舒的样子.
  ⑨心远地自偏: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编辑本段]译文
  生活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你问我何能如此,只要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而归还。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欲要辨明,却忘记了怎样用语言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编辑本段]品评赏析

  (1)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2)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末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活与永恒的宇宙的树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无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联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饮酒》之五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位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胃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题名叫《饮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为什么不能作“望”?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全在于人有着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带来得之惊、失之忧,根本上破坏了生命的和谐。所以,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
  见南山何物?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后世禅家的味道,。
  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体悟,去咀嚼。
  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然而简单地以这种美学境界来概括陶渊明的全部创作,又是偏颇的。因为事实上,陶渊明诗文中,表现焦虑乃至愤激的情绪,还是很多,其浓烈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的诗人。但也正因为焦虑,他才寻求静穆。正像我在开头就说的,这是在新的困境与背谬中所寻得的理念和诗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态。也许,我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实际体验它所传达的美感,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但这绝不可能成为任何人(包括陶渊明)的全部人生。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62774.htm?fr=ala0_1_1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11

第二首 饮酒(其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0:11

饮酒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啊?我从嘴里吐出去是直的算过肺了吗?我不会从鼻子里出去_百度... 恶心呕吐是什么? 高考数学大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高考数学可不可以用高等数学啊 高考数学 基础知识点 常见考查方式 高考数学考什么内容 一般纳税人如何交所得税 以前的QQ忘记密码了那时候不要了就不找回密码了,现在想找回来,但是又没... 常州机场坐飞机流程 常州机场大巴时刻表 ...我早上九点起飞的飞机, 然后我这的机场快线大巴到机场时70分钟,_百 ... 生姜有哪些功效? 秋兴八首其五繁体? 秋兴八首其五的详细讲解 《秋兴八首》的整首诗加拼音 杜甫的《秋兴八首》,“秋兴”是什么意思? 有关紫气东来的古代诗词 含有“紫气东来”的诗句有哪些? 秋兴八首的注释译文 秋兴八首的翻译 秋兴八首(其五)的翻译。 《秋兴八首》其五至其八的格律 古今中外描写月光的句子 描写“月光”的叠词有哪些? 描写月光的文章 求一个1.76的传奇私服服务端 要仿月光的免费的 周公解梦想洗头盆烂了 谁知道仿盛大的《月光传奇》是那里开的服???我急需答案 谁知道仿月光传奇的星光传奇的IP啊? 找个传奇私服 征途传奇 正定开的 仿月光的 据说开区三年多了 机票延误险怎么赔携程 秋兴八首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有关于秋天的古诗 生姜有什么营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里要不要学AUTO CAD 电力工程绘画施工示意图的软件叫什么 学习电力工程cad买什么书籍 电气工程图在CAD制图中,在图纸格式、文字、图线等方面有什么要求 电气工程CAD的介绍 电气工程CAD所包含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cad电气工程师要会什么? 电力工程制图与CAD的介绍 好用的CAD画图软件,电气工程的 电气工程专业要考CAD吗 请问,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也要学CAD嘛?重点学哪块?(看到好多招聘的条件里面都有熟练使用CAD) 电气工程师,招聘总是要求会cad,所以会cad具体指什么,机械的cad,建筑的cad和电气的cad应该是不同的吧? 我是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有必要学CAD嘛?一般使用较普遍的是哪一个版本? 电力企业工程图怎么用中望CAD制作特殊符号 招商银行哪一年推出私人银行业务 中国私人银行有哪些招行私人银行卡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卡招行私人银行怎么样? 招行私人银行卡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