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和“地”的用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30
我来回答
共1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19:45
1.的:
1、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
2、读作:dí,真实、确实,如“的确”。
3、读作:dì,箭靶,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4、读作:dī,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将“的士”中的“的”注音为dī。
2.地:
当读“di”时:
1、[名]地球;地壳:~层‖~震。
2、[名]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势‖山~‖~下水‖顶天立~。
3、[名]土地;田地:耕~‖种~‖盐碱~。
4、[名]地域;领土:封~‖殖民~‖~大物博‖割~赔款。
5、[名]地面;建筑物内铺筑的一层东西:扫~‖铺~‖木板~‖水泥~‖东西扔了一~。
6、[名]地区;范围较大的地方:本~‖内~‖外~‖祖国各~。
7、[名]场所;地点:场~‖目的~‖就~取材。
8、[名]所处的位置或环境:~位‖~步‖设身处~。
9、[名]思想、心理活动的领域:见~‖心~。
10、[名]指地方(dì fāng),即相对*或相对军队而言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税‖军~两用人才。 [2]
11、[名]指地区,行政区划的一级,在省之下、县之上:~委‖省~县*领导班子。
12、[名]路程:50里~‖不远,就三站~。
13、[名]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红~白花‖白~黑字。
14、[固定名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也用来表示十二生肖。
当读“de”时:
1、用在动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的后面:吃惊~望着‖疲倦~闭上了眼睛‖头也不回~走了。
2、用在名词、副词、拟声词后面:本能~缩了回来‖非常~高兴‖旗子哗啦啦~飘着。
3、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扩展资料
把握下面三点来区分“的、地、得”的正确读音和使用:
注意区分词性。即注意它们在句子中是起实词作用还是起虚词作用。实词则读实词的音,分别读作dì、dì、dé,虚词则一律念轻声de。
注意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即是起主体作用还是起辅助作用。如起主体作用,则为实词,就按实词来读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仅起辅助作用,便为虚词,应按虚词的读音和使用来处理。
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迅速地融洽了。在这一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很好”,通过“得”构成谓语动词的补语,说明“怎么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地
百度百科-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21:03
1、实词“的”,读dì,如“有的放矢”。这里的“的”是名词,目标的意思。
实词“地”也是名词,如,土地、地点。
2、“的”“地”为虚词时,则不能充当句子的主体成分,只能和其它的词连在一起作定语、状语和补语。但这时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可循:
3、“的”的结构特点是必须和它前面的词构成一种固有的“的字结构”形式来修饰、*和说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使前后构成一种“定名关系”。
此时,“的”即为定语的标志,应读de。
如:刚刚建成的这所学校就是残疾人培训学校。“地”的结构特点也必须和它前面的词和词组构成一种特有形式来为它后面的动词服务,构成“状动关系”。
如:他认认真真地写,此处的“地”便为状语的标志,应读de。
扩展资料:
把握下面三点,对于“的、地”的正确读音和使用是有裨益的:
1、注意区分词性。即注意它们在句子中是起实词作用还是起虚词作用。实词则读实词的音,分别读作dì、dì,虚词则一律念轻声de。
2、注意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即是起主体作用还是起辅助作用。如起主体作用,则为实词,就按实词来读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仅起辅助作用,便为虚词,应按虚词的读音和使用来处理。
3、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同学之间的有谊也迅速地融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22:37
1、的:是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地:[助]用在状语的后面。 用在动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用在名词、副词、拟声词后面。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拓展资料:
“的、地、得”这三个词使用频率高,出错率也高。
“的、地、得”的正确读音与使用需从掌握词性词义、和词间关系入手。
实词“的”,读dì,如“有的放矢”。这里的“的”是名词,目标的意思。
实词“地”也是名词,如,土地、地点。
实词“得”是动词,表示获得、占有的意思。如,土改时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这里“得”的读音应是dé而不是de。
“的”“地”“得”为虚词时,则不能充当句子的主体成分,只能和其它的词连在一起作定语、状语和补语。但这时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可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0:29
的:是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
地:[助]用在状语的后面。 用在动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用在名词、副词、拟声词后面。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扩展资料
的的完整用法
1、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谁~介绍人?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参考资料:的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2:37
的的用法:
[de ]
用在定语的后面。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
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谁~介绍人?
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地的用法:
[ dì ]
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10.底子:质~。
[ de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5:01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扩展资料
“的”字有四个普通话读音。
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
读作:dí,真实、确实,如“的确”。
读作:dì,箭靶,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读作:dī,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将“的士”中的“的”注音为dī。
地
1、地球;地壳:~层‖~震。
2、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势‖山~‖~下水‖顶天立~。
3、土地;田地:耕~‖种~‖盐碱~。
4、地域;领土:封~‖殖民~‖~大物博‖割~赔款。
5、地面;建筑物内铺筑的一层东西:扫~‖铺~‖木板~‖水泥~‖东西扔了一~。
6、地区;范围较大的地方:本~‖内~‖外~‖祖国各~。
7、场所;地点:场~‖目的~‖就~取材。
8、所处的位置或环境:~位‖~步‖设身处~。
9、思想、心理活动的领域:见~‖心~。
10、指地方(dìfāng),即相对*或相对军队而言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税‖军~两用人才。
11、指地区,行政区划的一级,在省之下、县之上:~委‖省~县*领导班子。
12、路程:50里~‖不远,就三站~。
13、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红~白花‖白~黑字。
14、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
也用来表示十二生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7:43
一、“的、地”用法分析。
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②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总结如下: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的词语+地+动词。
扩展资料
“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形容动后“双人”“得”,
当作助词都读“de”。
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
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朋友们都记着。
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
动作前面用地字,位置千万不要挪。
看得清,记得准,唱得好,飞得高。
动作后面用得字,补充说明要记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10:41
1、“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我的太阳,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与被*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它们时,都用“的”。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描绘或*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和被*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他们时都用“地”。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的”+名词
修饰*+“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218304.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13:55
(一)“的”、“地”、“得”的用法区别本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常识,但在使用中也最容易发生混淆,再加上一段时间里,中学课本中曾将这三个词的用法统一为“的”,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对它们的用法含混不清进而乱用一通的现象。
结合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闯”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见明证09-11-20日记】
(二)有一次给实习生讲新闻写作,说到给文章起标题,我说标题很重要,是诱饵,勾引读者往下看。一篇文章,标题是否出彩,跟人眼睛一样,这人眼睛长不好看,就缺少亲和力,再往下看,五短身材,弯腰驼背罗圈腿,就没人想再多看了。
为举例说明,我从旁边书架上取出四五种杂志,想找出几个好标题,再找出几个平庸标题,对比讲一讲,我一边翻一边说:“标题里最忌讳有的地得,着了过,以及副词、连词和形容词,凡是虚词用在标题上都特别呆板。”但是一本杂志我从头翻到尾,居然每个标题上都带“的”,你们猜这是哪本杂志?还有一本杂志几乎把复句都端上来,生怕读者看不清楚。还有一本杂志,虽然“的”数量少,但是就是没有一种诱人神韵。合上这些杂志,我忽然感觉,原来媒体已不太重视标题。
我做报纸那时候,总编室主任反复提醒,标题要在正文改干净之后再专门改一遍,必须把标题改漂亮,每次我为起一个好标题都绞尽奶汁。标题就这么重要。
现在不重视标题,大概跟编辑们比较忙有关。那标题怎么起呢?其实很简单,你想想王朔小说名字都有哪些?他起标题很讲究,从两个字“顽主”,三个字“橡皮人”,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其中很多标题耐人寻味。早期作品他还没放开,名字比较平庸,以描述性为主:比如“空中小姐”。后来一开窍,就知道标题该怎么吸引人,比如“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谁比谁傻多少”“你不是一个俗人”“一点正经没有”“千万别把我当人”“给我顶住”“玩得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无知者无畏”“美人赠我*”……王朔给小说起名很有特色:通俗、直白、有冲击力。除“玩得就是心跳”有“得”外,一般都是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这种句式有节奏感,比较生动。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这样,当一些介词、连词、虚词出现在句子中,就会变罗嗦,而标题最怕啰唆,如果是“××的××”这样句式,就特别呆。如果文章中“的地得”出现频率高,就意味形容词和副词出现频率高,读起来可能花里胡哨,但是实际意思表达却打不少折扣。
有人也许会说,干吗那么较真?是,你平时说话不用这样,但是作文,就要讲究一点。中国古代没有“的地得”,但是有“之乎者也”,所以念起来肯定挺难受,你看唐诗宋词为什么屡有佳句,就是虚词少。还有对联,以动名词为主,取文字精华,你读起来很过瘾。
看到一篇文章,说日本人为什么没有改《静夜思》,说是敬仰中国传统文化。我看原诗,其实跟我们这个版本差不多,原诗是:“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我们改后是这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改动不大,意思也一样,但是第一句“牀前看月光”用一个动词“看”,不仅比较形象化,也和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中“明月”不重复。动词一出现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我们都可以把虚词、介词控制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一个都没有。比如我这篇文字,除必须要出现,我在其余地方没有用一次“的地得,着了过”。
(三)“的、地、得”的用法
的,一般用在名词和形容词的后面,用在描述或*人物、事物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表示一种描述的结果。如:“漂亮的衣服”、“辽阔的土地”、“高大的山脉”。结构一般为名词(代词或形容词)+的+名词。如,我的书、你的衣服、他的孩子,美丽的景色、动听的歌曲、灿烂的笑容。
地,用法简单些,用在描述或*一种运动性质、状态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结构通常是形容词+地+动词。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后面的动作。一般“地”的后面只跟动词。比如高兴地跳、兴奋地叫喊、温和地说、“飞快地跑”;“匆匆地离开”;“慢慢地移动”.........
得,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时,说明的词语与被说明的词语之间,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和说明前面的情况。比如。跑得飞快、跳得很高、显得高雅、显得很壮、馋得直流口水、跑得快、飞得高、走得慢、红得很……得通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动词之间)。结构为动词(或形容词)+得+形容词(动词或副词)。
“的、地、得”的用法可以简要地归纳为:
名词之前“白勺”的,形后动前“土也”地,动后形前“双人”得。
也有特殊情况。
比如:他高兴地(得)笑了。既可以用“地”,也可以用“得”。到底用哪一个?就要看句子所处的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用法可以改变句子的意思。
1、他高兴地笑了。是在表述一件事情。也即是说,你现在是要表述这件事,那就用“地”。
2、他高兴得笑了。是在说明一件事情。他为什么笑了。是因为高兴所以笑了。或这可以理解为,他高兴的结果是笑了。若你此时是要告诉读者,“他”高兴的程度或高兴的结果,就可以用“得”。
(四)“的地得”的用法
名词前面用“的”,动词前面用“地”,形容词前面用“得”。
使用时,只要分清“de”后面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就行了。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
修饰*+的+名词 修饰*+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例:美丽的花、我的衣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例:紧张地进行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例:痛苦得想哭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与被*的词语之间。例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它们时,都用“的”。
描绘或*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和被*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他们时都用“地”。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五)的地得的用法
暑假后,迎来了新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不明确,出错率太高。因此,特给学生整理了三个字的用法。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与被*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它们时,都用“的”。
描绘或*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和被*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他们时都用“地”。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的+名词 修饰*+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六)简单地说说“的”、“地”、“得”的词性和用法
一、的——助词,读音为“de”
1.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语的领属关系。如:这就是我的博客。
2.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如:诗集中的格律诗词写得真美!
3.附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事物。如:我的诗不如各位高手的写得好。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博客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5.用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我是2006年11月10日建的博克。
“的”这个助词发音为“de”,但唱歌时基本唱成“dì”。
二、地——助词,读音为“de”
用在词或词组的后面,在句子中间作状语。如:我认真地品味、欣赏博友们的美文、美诗。
三、得——助词,读音为“de”
1.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如:那些古色古香的格律诗只有造诣极深、积淀深厚的高手们才作得出来。
2.放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进行状况、结果、影响等。如:高手们的诗词作得非常好。
3.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 程 度 或结果、影响等。如:有些博友们的博文字号太小,小得都看不清楚了。
“的”、“地”、“得”在具体的句子中到底用哪个,其实有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这就是:“的”后是名词,“地”后是动词,“得”后是形容词。反过来说,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形容词前用“得”。如:才子才女们的诗词写得美,我非常地欣赏!
(七)
笔者看电视有一个好看字幕的毛病,每每看到字幕中乱乱地用“地”代替“的”,“的”又代替了“得”,就很不舒服,很憋气、很难受,简直要暴跳如雷!
这样的错误竟然都是在国家的文化教育阵地*及省市电视台出现,且层出不穷,屡教不改,吾不得不呼,不得不提,这样的现象起码有两大恶果:
一、误导少儿及各阶段学生“的地得”的使用。三者用法本来在计算机普及前是很分明、严格的,现在却一遍遍被电视、电脑误导得乱了分寸,恶习一旦形成,一辈子都难改了,君不见许多大专家、大科学家、名人、明星至今还在念着他们那个时代的错别字吗?小的时候不抓就晚了。
二、破坏中国汉语语法有关助词的系统性、逻辑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果“的地得”都可以乱用,“着了过”也可以乱用,“关于、而且、然而、可是、所以”等等都可以慢慢乱用、变着用,则汉语语法还不溃如决堤之水?
“的”字前一般是名词、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形成“定语+的+中心词”的语法结构。“地”字一般在动词、形容词后,作状语,修饰动词,形成“状语+地+中心词”的语法结构。“得”字则是在动词、形容词后,“得”后再跟补语,是补语的特定表示。
希望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措施,严格*“的地得”的用法,不要以为一闪即过了,无所谓,时间长了,则中国文化大坏也!我们的后代长受其乱,恐怕打也打不回来了怎么办?现在的小学生作文中“的、地、得”的用法已经混为一谈了,叫我哭笑不得、难受至极!
(八)“的、得、地”用法及其区别
不少同学对“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含混不清,乱用一通。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它们的用法,特查找到此文。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
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
3. 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
以下信息来源自由自在小鱼儿
主谓宾与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语前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这些标志要记清。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地+动词
动词+得
(十)助词“的、地、得”的一些用法及区别
最初注意到关于助词“的、地、得”的错误用法,是两年前在一个朋友的MSN上,后来发现很多人在写文章的时候都将这些助词混用或错用,有的人,干脆都使用“的”,一的到底。
“的”、“地”、“得”作为助词,在句子中起着结构的作用,都读作“de”,而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混淆。有的时候,用不同的“de ”,尽管没有语法上的错误,但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例如:
看着他的背影,她难过得哭了。
看着他的背影,她难过地哭了。
前一句强调“难过”,“哭了”是对难过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难过”是对哭这一动作的修饰。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放在名词的前面,如:漂亮的女孩、高大的身材、聪明的孩子、可爱的宝宝、火红的太阳……
可以发现,“的”后面的词都是名词,也是中心词。“的”前面的词对其起修饰的做用,是定语。
“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痛苦地挣扎、认真地思考、大声地唱、急速地滑落、飞快地行驶……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词性,“地”前面的词均用来描绘、*他们,做状语。
“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面,如:难过得泪流不止、累得吐血、疼得撕心裂肺、打扫得干干净净……
其中,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在补充说明它们时,要用“得”做助词,及表示程度的词来做为补语。
综合以上关于助词的用法,可以简单归纳为:
定语+ 的 + 名词
状语+ 地 + 动词
形容词(动词)+ 得 + 补语
(十一)“的地得”的具体用法
要正确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须掌握好词类、语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一般来说,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任,对中心词(动词)起*、修饰、说明作用。例如:“果树渐渐地绿了”;“渐渐”是形容词,是修饰动词“绿”的,作“绿”的状语;“科学地总结了……经验”,名词“科学”是动词“总结”的状语;“……抓紧一切时间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动宾词组,作动词“工作”的状语,等等。
而在句子中用在“得”字后面的,是由形容词或词组(有时也由动词)充任,用来补充说明“得”字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结果,作它的补语。例如:“牙疼得厉害”中,形容词“厉害”是动词“疼”的补语;“高得像一座山”中,“像一座山”这个词组用“得”连接,作形容词“高”的补语;“惹得大家十分生气”中,“得”连接“大家十分生气”这个主谓词组,以补充说明前面“惹”这个动词的结果,起到了补语的作用。
总之,正确使用“的、地、得”简单地说只要记住三条:
1、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2、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3、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的+名词
修饰*+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十二)“的”的其他用法,比如:
1、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2、另一类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3、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 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4、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5、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7、同“得”,后面带补语,这是未规范化以前的用法。如: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17:27
三词都是结构助词,但不可以通用!
“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例如:他的女人!(界定中心语“女人”的属性,是他的,不是别人的)
“地”用在副词与动词之间。例如:他高兴地走开了。(说明动作伴随的状态,他离开的时候是高兴,“高兴”就是离开时的状态)
“得”用在谓语(动词)和补语(副词)之间。他高兴得很!(补充说明谓语进行的方式,程度,属性,“很”说明了他不是一般的高兴,高兴的程度极高)
———————————————————————————————
不少同学对“的”、“地”、“得”这三个词的用法含混不清,乱用一通。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它们的用法,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二、修改病句,强化认识
这里有一组“的”、“地”、“得”用法欠妥的句子,请大家来当“医生”,给这些句子治治病,以强化已有认识。
1. 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的特别出色。
2.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得收割麦子。
3. 助人为乐地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正确用法应为“考得”、“紧张地”和“助人为乐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06215.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21:15
简单地说,就是动词前面用“地”,动词后面接“得”。没有动词的时候用“的”。例如,“快速地跑”,“跑得太慢”,“我的神啊”。
“的”是定语的标志,用于主语和宾语前。如:火热的太阳照在朱红的大门上。“地”是状语的标志,用于谓语前面。如:火车慢慢地停下来了。“得”是补语的标志,用于谓语后面。如:风吹得很猛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5:41
很简单的记法:
的:什么样的什么就用白字“的”主要是用来形容一个东西的
得:跑得怎么样,乐得怎么样。一般放在动词之后
地:开心地去玩。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15:13
我是一个老师.我们的教纲上是这样教育的: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