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曕在历史上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死因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09 01: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48
作为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出生时雍正已是56岁的高龄,不仅比乾隆帝弘历足足小了22岁,甚至比乾隆的儿子还小,再加上其两岁时雍正便去世了,因而乾隆对这位幼弟还是极为关爱的,或许正是由于乾隆的宠爱,弘曕长大后着实有些胡作非为,结果最终导致了恶果。
乾隆对幼弟弘曕极为关爱,长大后也是对其信任有加
弘曕出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6月,已经56岁的雍正可以说是老来得子,然而仅仅两年后,即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去世了,而此时的弘曕不过是个年满两周岁的小孩子。
乾隆继位之后,对于这位比自己长子永璜还要小近5岁的幼弟,可以说是非常喜爱的。不仅经常逗其玩耍,还为其请来了当时已经闻名遐迩的著名诗人沈德潜担任老师,也正是在沈德潜的教导之下,弘曕的诗词功夫极为出色,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又因善于藏书而被誉为“弘曕善诗词,雅好藏书,与怡府明善堂埒。”
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康熙帝第十七子,年仅42岁的果亲王允病逝。允礼作为乾隆的长辈,其生前颇受乾隆的信任,不仅受命他总理事务,还被赐予了亲王双俸。由于允礼膝下无子,在庄亲王允禄的奏请下,弘曕被过继给了允礼,承袭了果亲王的爵位。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随着弘曕的逐渐长大,乾隆也开始对其予以重用。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就让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等事务。而到了乾隆十七年(1752年),弘曕又奉命管理造办处事务。
然而,一方面源于乾隆一直以来的关爱和宠信,另一方面由于果亲王乃是诸王中较为富裕者,年轻位尊的弘曕自此却滋生了一丝浮躁之气,且此后愈发胡作非为,最终酿成了悲剧。
因胡作非为被乾隆略施惩戒,弘曕竟然就此一命呜呼
由于果亲王乃是亲王双俸,5岁便承袭果亲王爵位的弘曕,从小便养成了喜好钱财的习惯。而由于乾隆一直以来的宠爱,又使其滋生了恃宠而骄的性格,这一切应该都是弘曕此后做下诸多不法之事的原因。
拥有亲王双俸的弘曕“居家尚节俭,俸响之银,至充栋宇”,并不缺钱的他却依然疯狂敛财,甚至开设煤窑强占百姓产业。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朝廷审理两淮盐政高恒替京师王公大臣贩卖人参牟利一案时,高恒供称弘曕也曾因欠了商人江起镨的钱而参与其中。此后,乾隆帝又查出弘曕曾令人购买蟒袍、朝衣、刺绣、古玩以及优怜,且凭借身份只给对方很低的价钱。
在疯狂敛财的同时,弘曕还利用乾隆的宠爱而恃宠而骄,在奉命前往盛京恭送玉玉牒时,他却上奏要先去打猎,然后才去盛京。而在朝廷提拔*时,弘曕又嘱托军机大臣阿里衮提拔自己的门人,结果被其所拒绝,这令乾隆对其极为恼火,斥责弘曕干预朝政而毫无顾忌。
对于弘曕的不法之事,乾隆虽然多次对其进行训诫,却始终未能使其悔改。于是便通过略施惩戒,使其悬崖勒马,不至于酿成大祸。于是,在弘曕生母谦妃寿辰的时候,乾隆并没有按照常例进行加赐称祝,结果却令弘曕极为不满,甚至当面对乾隆进行讽刺。
此后,两次事件的爆发,使得乾隆最终下定决心要给弘曕一个教训。一次圆明园“九州清宴”失火,诸王都进去救火,结果距离最近的弘曕不仅来的最晚,而且还和皇子们嘻嘻哈哈,毫无关念之情。另一次是弘曕和弘昼一起向皇太后请安之时,结果却跪坐在了平日里皇帝跪坐之地。
于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弘曕被降为贝勒,且被罢免所有官职,同时于“1763年九月初四日贝勒弘曕交罚银一万两,九月初九日广储司奏为销毁亲王金宝一颗。”
原本乾隆只是打算略施惩戒,却没想到被革职之后,弘曕竟然就此抑郁寡欢、一病不起,乾隆此后虽然亲临探视,并下令又将弘曕晋封为了郡王,但还是没能挽回其性命。弘曕最终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病逝,终年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