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梁启超九个子女的介绍27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6 12: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3:06
1、梁思顺
梁思顺(1893年—1966年),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 梁启超长女。外交官周希哲夫人,*文史馆馆员。
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编有《艺蘅馆词选》。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
2、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
1912年,辛亥*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3、梁思永
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梁启超次子,广东新会人,中国现*古学家,*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23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留学,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
1948年获选为*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0年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4月2日经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4、梁思忠
梁思忠(1907年—1932年),梁启超三子,1907年出生于日本,早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
在梁启超所有留学子女中,梁思忠的*热情最高,1927年初梁思忠一度想终止学业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但被父亲劝阻。20世纪30年代初梁思忠毕业回国,加入国民*军。
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梁思忠很快升任国民*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驻防上海的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梁思忠表现相当出色。
可惜此后不久,身处前线的梁思忠却在战斗中不慎喝了路边的脏水,结果患上腹膜炎并贻误治疗时机而不幸去世,年仅25岁。
5、梁思庄
梁思庄(1908年-1986年5月20日),梁启超次女,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广东新会,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
梁思庄是梁启超的次女。1925年,梁思庄随大姐梁思顺与即将在加拿大任总领事的姐夫周希哲一起前往加拿大读书。后分别获麦吉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
1933年,与丈夫吴鲁强结婚。1936年,到北京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80年,梁思庄当选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后又任名誉理事。
6、梁思达
梁思达,出生于1912年,男,1935年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梁启超四子。
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外资企业局(后改为*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编辑工作。
他曾经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他197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住在北京。
7、梁思懿
梁思懿(1914-1988) ,女,广东新会人,1914年出生于北京,为梁启超的第三女,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学生运动。
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国*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
8、梁思宁
梁思宁(1916年—2006年),生于上海,是梁启超的第四女。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她*失学。
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主要从事宣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党。
1946年,她与同样是从青年学生成长为*干部的章柯结婚。建国初期,陈毅元帅曾对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陈毅元帅所说的梁启超的女儿即梁思宁。
9、梁思礼
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男,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曾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他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为向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导弹试验作出重要贡献。
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其代表作品有《梁思礼文集》、《向太空长征》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3:07
粱启超有9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
思顺(令娴)(1893-1966),是梁启超的长女,生于广东新会,她自幼爱好诗词和音乐,从小梁启超就在家中教她读书,曾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思成(1901-1972)著名建筑学家,梁启超的长子,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早年入清华学堂学习,192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选择了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去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 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
他到学社后改变了学社过去只注重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组织调查队,从1931-1937年走遍了华北地区,到偏僻的乡村去探寻古代建筑。对所发现的古建筑,诸如五台山佛光寺(唐)、太原晋祠(宋)等,进行测绘、摄影、分析、研究鉴定,写出了有科学价值的调查报告。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从此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
就在这个时期,他还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除了本人的学术成就外,还培养了许多研究古建筑的人才。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深感国家缺乏建筑人才,因而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于1946年赴美讲学及考察建筑教育。1947年被推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同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这时不少朋友劝说,*党就要来了,建议他在美国工作,但他还是毅然回到了祖国, 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
解放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并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他亲自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1952年任北京市政协副*。1955年他曾因提倡建筑的民族形式而受到批判,但他并未因此疏远*党,他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于1959年加入中国*党。
他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他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十年*中他受尽屈辱和折磨含冤去世。
思永(1904-1954)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的次子,生于澳门,1913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随后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并研究东亚考古。其间,曾一度回国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193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31年春参加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秋季参加山东历城(今章邱)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古学的范畴。(1934年出版了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跟随史语所撤退到长沙经桂林入昆明最后到达四川李庄。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直至目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仍导源于梁思永半个世纪以前的创见。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 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他躺在病床上主持着考古所的工作,制定长远规划,指导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热心培养青年一代。由于工作辛劳,体力更加衰弱,终于不支。于1954年春心脏病发作,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未满50岁。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说:“梁思永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 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也说他是中国近*古学和近*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思忠(l907-l932),梁启超的三子,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后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回国后任*十九路军炮兵校官,1932年患腹膜炎,因贻误治疗而去世,年仅 25岁。
思庄(1908-1986)梁启超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26-1930年间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1931年就读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士学位。1931年学成归国后,立即投身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36年重返燕京大学,任图书馆西文编目组长、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她作为 “保皇党梁启超的女儿、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并被毒打得遍体鳞伤。1976年被勒令退休,1978年复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她为图书馆事业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工作了整整50年。一生致力于西文编目工作,在这方面被公认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专家。北大图书馆的几十万种西文图书的目录都经她亲自编制或指导编制而成。这套目录是她一生心血的结晶,它的高质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交口称赞。她一生为校内外的教师、学者、青年学生、各行各业人员所解决的疑难问题真是不计其数。她一生留下个人署名的文章不多,但许多专家、教授们的著作和学生们的论文中,都包含了她的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
1980年,梁思庄以古稀之年,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赴菲律宾参加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
1981年她积劳成疾,于4月患脑栓塞,卧床五年,久治不愈,于 1986年5月20日去世。她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卧佛寺梁启超墓地。
思达(1912-)梁启超的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3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作研究生,于1937年毕业。抗战期间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任职。1949年在北京*外资企业局任职,后改为国家工商管理局。他曾参与科学院经济所编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1965年主编《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1972年退休,现住北京。
思懿(1914-1988)梁启超的三女,主要从事社会活动,早年在燕京大学读书,初念医预班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为了参加*转入历史系。她曾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后参加学生*队伍。1941年到美国学习美国历史,1949年她在太平洋彼岸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立即回国。她先后在山东医学院、山东省妇联工作,后调到北京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她一直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病逝于北京。
思宁(1916-)梁启超的四女,生于上海,早年在南开大学读一年级,因日军轰炸学校而失学。1940年在思懿影响下投奔新四军,她参加*工作数十年,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思礼(1924-)梁启超的五子,也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生于北京,1941年当他17岁时随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接着在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初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组织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负责起草运载火箭的长远规则。1956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他为祖国从无到有的导弹控制系统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三十多年来,亲自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1964年实验成功的、我国自行设计第一个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使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完全脱离了仿制苏联的“框框”。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国土上进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这次实验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从此我国进入了核大国的行列。梁思礼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负责控制系统工作。在他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代人,也是当代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带头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他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1997年9月作为全国十名有突出贡献的老教授之一,获 “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3:07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3:08
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3:09
求梁启超九个子女的介绍
越详细越好
我来答
J_人间四月天
LV.2 2017-10-06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全部7个回答
痛风!关节红肿疼痛,教你一个辅助治疗痛风的方法,在家就可以!

通 风 态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