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04 23: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9:38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现在全校正在推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施了新课程的改革。我将从“为什么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还”,以及“还些什么”三个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课程改革 收获 问题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未来的教育不再是倾听者的教育,要放飞课堂,给学生一个初试羽翼的天空,而不是使课堂成为囚禁心灵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滔滔不绝,反而是沉默是金。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一直是我们的理想,也是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
本来属于谁的,归还与谁。课堂属于学生的,就要归还学生。还,意思为“回、归、归还”。归还是什么都毫无保留地给予吗?当然不是,学生是跟随老师学习的,老师还必须有必要的“传道、授惑、解业”。当我们需要和想还的时候,老师自身的认识,一种认为老师需要有充足的储备,十分的把握,以避免出现还给学生之后,老师收不回来的“尴尬”,觉得收不回,是有失老师“身份”的。其实,我认为这恰恰是“不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所以,“还”的意识应该有,更应该有一种平等、宽容的认识。要相信学生有超乎老师能力,出乎意料的智慧。要有发现学生智慧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才会令人向往,充满灵性,每天都有新的风景。不仅如此,要鼓励学生不断挑战,不断跳出课堂,跳出老师的“手掌心”。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同学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一)真诚面对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更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2.倾听、赏识、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教师还要做一名成功的赏识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三)把思考的权利与机会还给学生。
数学向来被称之为“思维的体操”,这句话背后掩盖了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数学思考。过去的教学是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师心里有数,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暗示诱导学生说出某个正确的答案或方法,这种“挤牙膏式”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并没有将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因为学生回答的所谓的“问题”并不具有挑战性。
(四)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罗杰斯也说过,自由程度愈多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愈多。“空白时间带”是教师讲授的“空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落实时间。学生在这个时间内可以实现分层学习,教师可以实现分层指导;学生可以发展个性,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所以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引导点拨的总时间应控制在一节课的1/3左右,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己思考、自己探究、发表个人见解、互相讨论的“空白时间带”,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这样做无论是对课堂人文气氛的营造,还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一)还给学生的话语权。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说话的权利,而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学会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可是,我们的希望和看到的有时候相反,学生总不能大胆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是下课的时候,一个个说得滔滔不绝。课堂上缺什么呢?学生不想说,不能说,久而久之就不会说了。教师对目标的把握、问题的设置、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堂良好氛围的营造,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二)学生独立解决的能力。
(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老师有意为之进行专项训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设计中善于做“矛盾的始作俑者”,故意制作知识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争论。在争论中,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陈明华.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3]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