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3 00:4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5:12
推敲是关于诗人贾岛和韩愈的一个典故。贾岛在驴背上想到了这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并告知原因,两人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
作品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做“敲”,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伊,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俄左右拥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作品译文:
贾岛初次去科举考试,在京城(贾岛即兴写了一首诗。)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这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会儿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游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扩展资料:
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 【朝代】唐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
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
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5:12
《推敲》讲的是:贾岛拜访李凝,朋友留下了一首诗中有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不知道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其原因,贾岛如实相告。韩愈就指点他用“敲”好,并说了“敲”字好的理由。
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诗人贾岛和韩愈的一个典故。
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做“敲”,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伊,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文:
贾岛初次去科举考试,在京城。(贾岛即兴写了一首诗。)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这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会儿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游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扩展资料:
敲显于有礼貌,衬托出夜的宁静,起到以动衬静的作用。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页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字就显得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彷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麼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比“敲”要调合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麼妥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5:13
《推敲》一课讲的是:“苦吟诗人”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位名叫李凝的朋友.可是他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深山中,朋友却不在家.他留下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这样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读来品去,总觉得“推”用得不够确切.不知道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就坐在毛驴上想啊想.不想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其原因,贾岛如实相告.韩愈就指点他用“敲”好,并说了“敲”字好的理由。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5:13
推敲唐代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平海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教导*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艺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零零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昨天赢不在家加到我就把一首奇丽零幽居的是流了下来。第二天加到独自骑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湘西作业急性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参推月下门中的绘制,不用了不够妥当,或许改用雀子更下东西加到7:00。贾岛去毛驴一边荧幕,一边做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像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语在仪仗队的簇拥下1秒了行人车辆纷纷必要贾岛,在骑着毛驴上比比划划进程。仪仗队中两个*江家倒带导航你面前还以为你会和冲撞我的大队加到回答到我这里斟酌试用一个职业无意中冲撞,大家请您宽恕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情告诉了韩语,你说自己镇友谊不竭不知该用腿好还是用小号还有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练很有兴致的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对贾岛说,还是用壳子更好些月夜坊有即使有家人没有摔,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雀子更能衬托出月眼睛读起来,也想有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了我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的文章叫做推敲。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5:14
《推敲》一课讲的是:“苦吟诗人”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位名叫李凝的朋友。可是他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深山中,朋友却不在家。他留下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这样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读来品去,总觉得“推”用得不够确切。不知道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就坐在毛驴上想啊想。不想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其原因,贾岛如实相告。韩愈就指点他用“敲”好,并说了“敲”字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