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5:4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8:09
“好丧啊,生活怎么是这样”
“算了吧,就这样了吧”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有的的人十八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
对于“丧文化”我相信很多00后,90后并不陌生。
“丧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它很多时候不是指某一种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特定情境下心理状态的概括。
从这种心理状态所衍化出来的一种风气,一种特有的氛围环境。
笔者自己也是90后,发现身边很多朋友经常都会处于这种“浑浑噩噩,颓废度日的”状态中,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它如此流行呢?
外来文化的冲击早些年日本已经进入到了“低*时代”,日本的年轻人们就是丧文化早期的雏形式,没有过多的*,也没有想要取得成就的迫切想法,终日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颓废度日。
在这种低*时代下的文化产物如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主人公就是丧的淋漓尽致,还有年轻人追捧的日漫《东京食尸鬼》、《寒蝉泣鸣之时》,这些以丧为主题的文化也在不断的冲击着年轻人的心理,不知不觉中很多年轻人也成了丧文化的组成部分。
网络发酵下的从众心理从“葛优瘫”再到“马男波杰克”,“丧文化”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慢慢的发展起来,尤其是在16年的葛优瘫刷爆网络,此后各大博主纷纷效仿以废为主题,从此正式拉开了丧文化的序幕。
时至今日可以从身边的年轻人身上看到它依然没有减退的痕迹。
社会影响理论中提出一个人被社会影响,通常是由自己的重要性和别人的接近性以及自身的数量所决定的,那些网络名人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人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这些微博大V,在这些网络名人的带动下,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也跟着参与,让从众的基数也越来越大,为丧文化飞速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很多年轻人潜移默化中便成为了丧文化的一分子。
社会冲击下的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班杜拉提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处于不同问题情境下自我能力的一种评估,我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件事以及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班杜拉还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来源有4个,其中两个是个体行为的成败和生理状态及情绪状态。
年轻人在现在快节奏又充满竞争力压力的社会生活中时时碰壁,又改变不了现状,努力的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就会处于一种低落无助的情绪状态中,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并且还会进行自我否定。
一方面自己处于一种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沮丧中,阻碍了自己走出丧的状态,突破不了瓶颈期,另一方面又用这样的情绪进行自我麻痹,自我安慰。
低自我效能感的状态下,个体的成就动机也会变低,从而变得颓废,失去斗志。
合理对待丧文化,走出丧文化首先丧文化属于一种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年轻人对于现在社会的一种情绪反映,社会的竞争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年轻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慢慢的从自嘲到颓废度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大环境下可以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社会支持,他们或许会做出改变,慢慢的走出自我设限。
其次,对于各种文化的传播,网络名人媒体和监管部门也应该做好自己的相应责任,应该引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文化,各大媒体也应该守住底线,坚持正确的*导向、价值观导向。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极文化可能会对年轻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后,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我们应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网络上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必要去跟大流,随大众,来显得自己很合群没有落伍。
总而言之,存在即合理,丧文化的存在也是在提醒我们社会高速发展的弊端,也不用太过担心丧文化,丧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世界的本质是在永远发展着的。
但是小丧怡情,大丧伤身份,还是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待丧文化,让它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同化在时间长河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8:09
例如从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躺着。我自己最近很喜欢说这个话,因为我儿子总是走着走着就摔倒,然后就趴着不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