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5:1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08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本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和现状,重点阐述语言文字训练在现今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探讨如何能有效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及现状。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经是语文教学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语言训练,历经沧桑几十载,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竟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沿。自《新课程标准 》 实施以来 ,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 ,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探究、开放 ” 等阅读形式 ,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 ,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 复述、 背诵等语言训练的现象越来越少。即使有这样的训练 ,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 ,忽略了语言的形式 ,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淡化。
二、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方式,企图一蹴而就,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这段论述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核心就在“自能”二字上。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对每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眼看、口读、心想,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语言文字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定能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就是语文教学的主干。那么,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
三、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
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
(二)抓好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环节。
备课时要找准训练点,做好预设;课堂上不放过训练时机,做好生成;根据学段目标做好常规训练,这是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成功操作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也考验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
1、 找准训练点,关注针对性。
备课时选好训练点并据以设计出训练程序是做好训练的基础。有时,一个的训练点一旦选定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如在《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来了兄妹俩的对话。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教师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找出“随便说说”指的是刚才说的哪句话。学生指出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接着再问:盲姑娘是真的这样随便说说吗?学生回答说:因为曲子非常难弹,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教师接着问:既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寻她为什么又说“随便说说罢了”呢?这说明了什么?这一问,学生眼睛亮了,纷纷举手发言,说得很深刻,很全面。这样,联系上下文,找准训练点,步步深入,使学生感知了词句的丰富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复杂心情,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训练。
2、抓准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问:“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为什么不用“溶化”?教师利用这个提问进行一系列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三个读音相同的词语:“溶化”、“融化”、“熔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都有“化开”的意思,但化开条件不同,每个词语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写法也有所不同。类似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
3、重视常规训练,把握适度有效。
教学中我们必须非常重视常规训练,常规训练主要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训练,如学习生字生词、领会重点词句、复述大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加标点符号、语速测试、读写结合,应当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课后练习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训练方式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些常规训练有明确规定。
(三)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复述和比较训练。
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优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重视复述训练,经常进行复述联系,是促进学生消极语汇转化为积累语汇的有效手段。
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也可从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句式的转换等方面加以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另外,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外,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09
理解语言的训练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占了很多时间,往往教学的第二课时就在理解语言,品析语言,然而总体上看,问题不少,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过分偏重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并无多大的实际作用;二是对课文的深层意思挖掘过深,揣摩写作者的意图,严重超越学生的思维水平;三是有些讨论、分析于语言文字训练无关,偏离了课文。
其实,当今的语文教材,学生基本上都不难理解,因此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上不应花费很多时间,更应严格控制对深层意思的挖掘,要尽量减少甚至杜绝与语言文字训练无关的分析、讨论,要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语言规律的理解和训练上。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善于从课文中寻找适当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语言运用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训练,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如中年级的教学中,在通过大量阅读后,学生能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把重点放在重点段落的学习上,如《剪枝的学问》一课,让学生比较三次来到桃园的所见,理解其中的关系,这样一个具有贯穿全文的思维线索,帮助了学生去深入地思考,从而明白了冬季的剪枝是为了让有用的枝条长得更好,而春天桃园花团锦簇的情景证实了这点,这也为夏季桃园的丰收做好了伏笔。整个过程中,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深入地感受了人物的特点。
运用语言的训练
我们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充分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加强运用语言的训练,是促进迁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完以后,要保证有相当的时间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词语、句子进行表达训练,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训练的内容应包括词语、句子和段、篇以及一些语文知识。训练要注意:一是寻找最佳的训练时机;二是在训练中要加强指导;三是在训练后要给予评价。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留足时间让学生巩固练习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如学习《三顾茅庐》一课时,周瑜亲自去隆中请诸葛亮,课文安排了一段隆中的景色描写,词句优美,生动,读着朗朗上口,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后,学生模仿着运用“来到……只见……”的格式描写一处景,可以是校园、公园,也可以是街道、湖边……因为有了刚才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再加上学生所写的景物又很熟悉,所以学生有话可写,一段段优美的文章瞬息就诞生了。学生不仅能学习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成语的运用,特别是第一单元练习中的成语也被学生灵活运用过来了,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语言文字应该怎样进行训练。
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本人深深体会到,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1.要准确定位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对整个训练有导向作用,对训练结果有检测作用。训练目标是训练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训练目标把握是否准确,对训练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关系到训练的成败。教师不仅要清楚本年段的学习目标,训练重点,在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明确每一项训练设计的要求,对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训练,每个训练步骤的要求是什么,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2、要突出训练的重点。
没有重点的训练和没有目标的训练一样,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集中精力,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才可能在最少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效果。每一篇课文,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字词段篇的训练,又有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诸多训练中既要抓常规训练,又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如《天鹅的故事》一文,在重点品析了老天鹅带头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寻找食物,以及天鹅群在老天鹅的感召下齐心协力破冰的情节后,抓住天鹅破冰成功后欢快的情景,让学生想象透过天鹅们欢快的叫声,你听出了什么?有的说我听出了他们在说人心齐、泰山移,困难吓不倒我们。有的说老天鹅,你是我们的榜样,你不顾生命危险,破冰觅食的举动太伟大了。有的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文章的主题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明确,老师没有任何指导,完全是学生自己的感悟,这样的感悟过后,学生也就更清楚老人为什么放下了猎*。
3、训练要讲究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有些比较简单,可以一步到位,但不少训练题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训练步骤,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步步深入,多次反馈,逐步到位。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让学生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先说战斗前的环境,再说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的表现,最后说邱少云牺牲后战士们战斗的经过,然后和在一起说,最后为投影配解说词,由分到合,从易到难,学生练得比较扎实,也很有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4、要选择合适训练的方式。
教学中注意选择语言文字训练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训练,提高训练效率。语言文字的训练无非就是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两种方式。教学中,凡是以理解语言为目标的训练,我多采用朗读、默读和讨论的方式;凡是以积累语言为目标的训练,我则采用朗读、背诵、听写和书面摘录的方式;凡是以运用语言为目标的训练,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我比较多的是采用口头训练方式和当堂练笔相结合的方式。
5、要重视训练后的反馈。
在训练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反馈原理,对于提高训练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课题分析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学生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取长补短,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反应。学生感到难度不高的题目,我就加快训练进度;遇到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题目,就放慢进度,或再举几个例子启发、指导。而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都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以确保训练目标的实现。反馈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选取典型,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只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摒弃烦琐分析,强化熟读背诵,抓好语言训练,重视迁移应用,才能真正减轻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