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有哪些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5:3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9:49
1924年,以英国颇有名气的地球物理学家杰弗里斯为首的研究组首先对魏格纳的主张提
出异议。他们指出,把漂移说建立在地壳均衡说的基础之上是错误的,假设硅铝质地壳像冰
山一样沉浮在较重的硅镁质的岩浆之上是不可能的。他们以地球物理的研究新成果证明大洋
底仍然是坚硬的岩石,于是向魏格纳质问: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壳又怎能在坚硬的洋底
上漂移?这批英国地球物理学家们又经过周密的计算,认为地球自转的离极力和潮汐磨擦力
都很小,这一点微弱的力量不足以推动深厚而庞大的陆块发生移动。
不久,又有实验证明,硅铝质花岗岩的熔点低于硅镁质玄武岩,如果地球温度升高到足
以熔化*壳底层的玄武岩层并使*壳漂移的话,那么花岗岩质的*壳也就不可能保持
固体状态而漂移,这是不可违背的物理定律,也给魏格纳的假说造成致命的弱点。
为此,1928年魏格纳与许多知名的地质学家聚会在纽约,共同探讨*漂移问题,在到
会的14名成员的发言中,各持已见,5人表示支持*漂移说,7人表示反对*漂移说,2
人则表示有条件支持,双方势均力敌,反对者提出一连串问题,诸如是什么力量推动*漂
移的?*是在什么样的一层物质基础之上进行漂移的?原始*为什么到中生代开始分
裂,然后漂移?石炭纪以前的*又怎样*?怎样漂移?等等。当时,魏格纳也曾进行答
辩,但终因当时的科学资料不足,无法说服对方。会议主持人也只好提议,学术争论不能轻
率否定或肯定,应该继续研究,讨论会暂时告一段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9:50
海底扩张学说, 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越靠近海岭的岩石越年轻,越远就越古老,
呈两侧对称分布。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涌出,冷郄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继续
上升的岩浆,将旧的大洋地壳推向两边,当被越推越远的大洋地壳遇到*地壳时
,便俯冲至*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海底由此得以不断更新和扩
张。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
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H.H赫斯和R·S·迪茨分别提出的。
板块构造学说(亦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该学说是法国科学家勒比逊于1968年提出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在*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又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学说,因此有人把*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9:50
16世纪,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即认为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位置。
这样人们对地球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就有了相当准确的认识。17世纪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并指出,地球是一个略扁的椭球体;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拉普拉斯研究了地球起源;而
19世纪开尔文研究了地球的弹性、热传导和其他地球物理问题。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对地球研
究的不断深入。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在19世纪30年代用地球发展的
“均变论”观点和“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方法,发展了地质学并使其成为了一门科学。地
质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岩石圈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但是莱伊尔的地质学理论仍
然包含着不少难以解决的困难。在莱伊尔之后发展起来的近代地质学中,关于地球历史中海
陆变迁和地壳运动的科学概念逐渐被确定下来。据此,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正统的观念,认
为地球表面海水的分布主要是由地壳的升降运动决定的,地壳上升则海水下退,地壳下降则
海水上涨。但无论地壳是升是降,*块和大洋盆地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这就是
地球史观的所谓“固定论”。
“固定”的*这种学说比较简单,符合当时人类对地球一些肤浅的看法,也可以解决
一些问题。但是,大自然变化的事实却不支持“固定论”的观点。
“固定论”提出以后,日渐风行。然而却总是不断有一些地质学、古生物和古气候方面
新发现的证据对它构成了挑战,使得人们逐渐萌发了另一种想法,认为*的位置并不是亘
古不变的。1911年秋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有一次在他阅读世界地图的时候发现,地球上
各大洲的海岸线有种吻合的现象。魏格纳被自己的发现深深的吸引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
虑,他产生了*不是固定的,而是漂移的想法。他把他的这一假想告诉了他的老师柯彭教
授,提出各大洲海岸线的吻合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并进一步认为,在很早以前,美洲和非
洲、欧洲可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发生了*漂移才分开。
柯彭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而且由于魏格纳在气象学方面的突出才华而特别器重
他。他向魏格纳指出,早在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注意到大西洋海岸线吻合的现象。19
世纪中叶,法国地质学家斯尼德-佩利梅里尼通过对欧洲和北美洲石炭系煤层化石的研究,
发现两者相同,于是推测欧美曾连接为统一的*,但这种推测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科学事实
的支持,而且一百多年以来,海陆固定的思想在地质学中占统治地位,已形成强大的传统势
力。尽管如此,柯彭教授对魏格纳这样一个地质学的外行并没有寄予多大的希望,认为他幻
想*漂移是不现实的,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柯彭教授告诉魏格纳的事实使得魏格纳关于
*漂移的猜想更加强烈了。魏格纳了解了更多关于*漂移的知识,使他更加坚信*漂
移的假说。他开始认真的搜寻证据,深入进行的研究,发展巩固*漂移的思想。
柯彭教授的女儿正是魏格纳的妻子,而她则经常受父亲之脱将一些古气象资料交给魏格
纳。其中有些资料记录着,在20世纪初无论是在澳洲、印度、南部非洲或南美洲,都发现了
3亿年前的古冰川遗迹,在南极洲也发现了类似的古冰川泥砾。如果按照*漂移的观点,
将现今这些隔海之遥、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古冰川遗迹拼合在一起,则发现他们竟然集中在一
个不大的区域内,而这个区域就是当时地球上寒冷的极地。此外,魏格纳还从世界各大洲之
间及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察追索,在浩繁的地质学资料中整理、对比,找到了大量关于*漂
移的重要证据。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1912年1月6日,他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上作了“*与海洋的
形成”的报告,10日又应邀前往马尔堡科学协会作了“*的水平位移”的演讲。他将这两
次演讲稿整理出版,系统的发表了他关于*漂移的理论,提出了“*漂移说”。魏格纳
的证据主要有:
(1)*岸线的相似性。南大西洋两岸,即非洲与南美的海岸线轮廓相互匹配,可以
拼接成为一个整体,说明这两个*曾经相连接。褶皱系的延续性。南大西洋两岸,即非洲
南端与南美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南的二叠纪褶皱山系同是东西走向的,而且地质情况相当,可
以连接;欧洲挪威、苏格兰、爱尔兰与北美纽芬兰的加里东褶皱带也是可以连接的。
(2)古冰川的分布。南方诸*,(南美、南非和南澳大利亚)和印度南部广泛分布
着晚古生代的冰川痕迹,若将分布地拼合在一起,能较好的解释冰川分布的规律。
(3)化石。在南方诸*和印度南部的晚古生代冰碛层上普遍覆盖有具舌羊赤植物群
化石的含煤地层,证明南方诸*与印度过去是一个整体。1915年魏格纳写出了《海陆的起
源》一书,系统地论证了自己的新学说,成为新地球史观的划时代著作。
在书中,魏格纳不仅论述了*漂移理论,而且还批判了当时地质学中颇为流行的地球
冷缩说和陆桥说。他通过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和古气候学等多学科
的理论和事实,从大西洋两岸的吻合性出发,复原了石炭晚纪、始新世和早更新世的海陆分
布,说明了*间西和离极漂移的两种趋向。他认为在古生代,全球只有一块*,称为
“泛*”,其周围是一片大洋。中生代以来,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离极力(即约
特沃斯力)抽作力,浮在大洋地壳上的*地壳一方面相对于落后于大洋地壳产生了向西的
漂移,另一方面离开极地而向北运动,于是“泛*”开始分崩离析,各*块向不同方向
漂移,美洲和非洲、欧洲的*形成了大西洋,非洲的一部分与亚洲的*形成了印度洋
等。到了第四纪初期,*漂移到现今的位置,形成了现在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
《海陆的起源》一书发表之后,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巨大震动。和科学史上任何一次伟大
变革一样,*漂移理论受到许多不囿成见、富于创新的科学家的欢迎,同时它也受到了强
烈反对。除了守旧派的谩骂污蔑外,最主要的反对意见来自以英国杰弗里斯为代表的地球物
理学家。因为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魏格纳提出*漂移假说时没有能够科学地解决大
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他曾设想*不断地冲开地幔物质而漂移,就像轮船冲开水而前进一
样,但人们无法理解这种巨大的动力是什么力。而且魏格纳的解释也包含互相矛盾的地方。
他又曾将地球旋转所产生的离极力和潮汐摩擦力当作*漂移的驱动力,并认为硅铝质*
块在硅镁层上漂移。但是,因为离极力和潮汐摩擦力太弱,不足以驱动*块运动,硅铝质
*块也不能在硅镁层上漂移,着就成为了*漂移说的薄弱环节。加之当时许多证据得自
南半球,因而这一思想没有能被北半球的欧美学者所接受。1930年11月,魏格纳为了寻找大
陆漂移的直接证据而前往格陵兰实测格陵兰岛的经度,在荒凉的冰源考察途中不幸遇难,大
陆漂移学说失去了其主要力量而沉寂下来。
20世纪魏格纳提出的*漂移学说,认为*和海洋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块在地表面的水平运动决定了海陆分布状况。这就是关于地球史观的“活动论”,*
漂移理论的提出,揭开了地球科学的新篇章,为人们建立新的地球史观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
径。从此,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以往的历史,而且可以预测地球未来的发展。
扩张的海底和活跃的板块
30年后,随着人类认识*向大洋挺进,地质学在洋底资料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
进展。*漂移学说也从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新的姿态焕发青春,终于战胜了固定
论,成为现代地质学的理论支柱。
50年代以来,科学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海底地貌进行了广泛而精确的测量,发现大
洋底并不像以前所想象的是平坦的,而是在存在着贯穿洋底的巨大海底山脉即洋中脊,它绵
延各大洋达几万公里。在洋中脊的顶部为一连续的破裂带。此外还发现了深海沟、断措带、
海底平顶山及其分布特征:深海沟与洋中脊大致平行,断措带垂直切割洋中脊,海底平顶山
则按年代在垂直洋中脊的方向上排列成行。面对这些新发现的科学事实,美国地质学家赫斯
和迪茨分别于1961年和1962年借用地幔对流理论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洋中
脊的破裂带上涌冷却形成了洋中脊。由于地幔对流,牵引着大洋地壳从破裂带两侧向相反的
方向运动、扩张,当遇到*地壳时就插入*地壳底下重又形成地幔物质,参加下一个循
环的运动。当大洋地壳与*地壳碰撞下插时,使大洋地壳消减而形成深海沟,使*前缘
受挤压抬升而形成山脉或岛屿。据推测,大洋地壳全部更新一次约需1.5亿年时间。所以海
洋不是永存的,*也并非固定不动。比如,大西洋就是形成于联合古陆内部的新生大洋,
扩张着的洋底推动邻接*向两侧漂移,大西洋便不断展宽。而太平洋原来是联合古陆以外
的古老大洋,岩石圈一边在脊顶生长,一边在海沟俯冲潜没,不断的更新。古老的太平洋具
有年青的洋底。联合古陆的的*与*四散漂移,实际上是大西洋、印度洋新生和扩张的
结果。*不是独立地沿着洋底漂移,洋底与*一样也在移动。海底扩张是*漂移的新
形式。
对于这种学说,洋底广泛发育的条带状磁异常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对古地磁的研
究,是五十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从在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磁
性,分析出大量有价值的地球运动资料。因为磁性有稳定的方向性和强度,对它的研究可以
推断出远古时地块的位置。1963年,科学家瓦因和马修斯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提出解释海
底条带状磁异常的新模式。他们认为在地幔物质沿着脊轴上涌,冷凝成新洋底的过程中,新
生岩石圈会沿当时地球磁场的方向被磁化。大量调查表明,洋底正、负磁异常条带的宽度与
地磁场转向年表中正极向、反极向期的时间间隔成正比关系,从而证实了海底扩张学说与他
们自身提出的模式的正确性。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不仅使*漂移学说以新的形式重新活跃起来,而且引起了科学界
的广泛兴趣。它为*漂移提供了动力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提出以及深海沟的事实向人们
提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即地壳并不是完整的连续体,而被分隔成若干块体。1965年,加拿
大科学家威尔逊建立了“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
划分为若干块刚性的板块。1967年到1968年期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维和美国的摩根、麦肯
齐及帕克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的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说的基本
原理。1968年,美国的艾萨克斯、奥利弗和塞克斯进一步阐述了地震与板块活动之间的联
系,并将这一新兴理论称作“新全球构造”。按照这种学说具体说来,板块是指由地震带所
分割的内部地震活动较弱的岩石圈单元。由于板块的横向尺度比厚度大的多,因此而得名。
狭长而连续的地震带勾划了板块的轮廓,它是划分板块的首要标志。全球地壳共分为六大板
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有人将它进一步划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非洲板块、印度
板块(或称为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同时,根据地震带
的分布及其它标志,人们还继续划分了纳斯卡板块、科科斯板块、加勒比板块和菲律宾海板
块等次一级板块。板块的划分并不遵循海陆界线,也不一定与*地壳、大洋地壳之间的分
界有关。大多数板块都包括*和洋底两部分。太平洋板块是唯一基本上由洋底岩石圈构成
的大板块。
板块学说较为成熟的解释了一些原先*漂移学说面临的难题。板块底下是处于半熔融
状态的上地幔物质,称为“软流层”,“软流层”的对流为板块运动提供了动力。当两个板
块相遇碰撞时就挤压隆起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就是古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隆起而
形成的。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全球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板块构造理论认为,不同
的板块可以结合为一体,同一板块也可以*向不同方向移动,中间形成新的大洋,例如大
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且人们预测,红海、东非裂谷和加利福尼亚湾都在不断*,正孕
育着新的大洋,而太平洋则正在缩小。实质上,板块构造理论就是*漂移理论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它为经典*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它从*和大洋的全
球规模来研究地球历史,将人们传统上加以割裂的*和海洋研究统一起来,不再是单一的
以*的研究来推测海洋的发展,克服了经典理论的局限性。板块构造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
一些地质现象,不仅在说明地球基本面貌的形成和发展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为人们建
立新的地球史观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最终确定了人们地球史观的活动论,彻底摧跨了固定论
的束缚,成为现代地质学和地球史观的理论基础。
*漂移学说、海洋扩张学说和板块学说事实上是辨证统一的学说。作为本世纪最重要
的学说之一,它们从问世至今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肯定,但仍受到少数人的质疑。然而有
许多的发现可以为它们提供强而有力的证据。
首先是这一学说较好的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即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造成了地震。
地震活动也似乎支持这种观点。科学家们认为,太平洋板块向周围*板块的俯冲,印度和
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玛拉雅——地中海地震带。
事实上,全球发生的大地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来自于这两大地震带。
其次,这一学说还可以用来解说其它地质现象。如本世纪日本和菲律宾的火山爆发,科
学家们就说都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大洋板块同*板块在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发生碰
撞,大洋板块被推向地壳下面,而大洋板块里的固体物质被地幔里的高温熔化或煮沸而变
轻,再被推向上面以灰尘、烟雾和熔岩喷发到大气里。还有,科学家们通过测定发现了一些
数据。比如,科学家们发现,*板块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在移动着,并且这一速度可以达
到每年20厘米;还有我国和日本应用发自宇宙的电波进行的联合研究揭示,日本茨城县鹿岛
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地壳变动每年缩短2.9厘米;而科学家们发现欧亚*板块在
与邻近板块互相碰撞、挤压作用下,每年平均上升约0·2--0·5厘米。据此可以推测,台湾
海峡约在1.5万年后变为陆地,祖国的宝岛台湾将与祖国*在地理上合为一体!
*漂移理论从其经典形式到海底扩张说,再发展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经过几代人不懈
的努力,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完成了它理论发展的三部曲,终于实现了地质学和地球史观的
伟大变革。它在探讨山脉和海洋的成因、地震活动、矿带分布、古气候状况、生物演化等各
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然而历史是不可逆转的,人类在其短暂的历史中无法亲历
地球上动辄上亿年形成的地质现象。
面对沧海桑田的变迁,人类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大自然用它的巨笔不停的在
地球上作出了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卷,无时不刻的改变着地球的容颜。谁能知道,明天
的地球将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