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5: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1
瓦剌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七月兵分四路进攻明朝之时,目的只是劫掠和利用战胜提出点*要求,这点在战争前后都表现得相当明显,是没有疑问的。如同其后的满清,假如国内没有李自成扣关,也是不敢进入中原争霸的。
七月一日,战斗就打响了,没有威胁与试探,直接就是硬碰硬的作战,大同右参将吴浩领兵出击,在猫儿庄迎战也先,兵败阵亡。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右参将都督石亨(没错,就是那个石亨)各领兵一万出阳和进行防御作战,又大败,宋瑛、朱冕皆战死,石亨败还大同。这是四路中的也先一路,也是瓦剌的中路主力。
另外一路是由瓦剌阿刺知院统帅,在击破几处小边城后,七月十二日起围困宣府外围城堡,并切断水源,不过阿刺知院主张讲和,与也先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故这一路虽也吃紧,但战事却并非很激烈,不过这一路,在随后的事态变化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是瓦剌四路中中路的二路人马。
而左右两翼的两路,则更多的是起到牵制作用。脱脱不花率东路军来犯,起初明朝总兵官都不相信送来的消息,及至遭到蒙古军突袭,伤亡惨重。“达贼三万余人入境、攻破驿堡屯庄八十处,掳去*、军旗、男妇一万三千二百八十余口,马六千余匹,牛羊二万余只,盔甲二千余副”,但也仅止于此,并未继续深入,不久脱脱不花就回军了。
瓦剌另外一路人马出犯甘州,明朝同样不能抵挡,迎战的左参将都督王喜、福保都指挥谷聪皆战死,前往支援的肃州卫都指挥胡麒又战死,人畜被掠走万余,明朝在甘州的抵抗也告失败。
不过实际上左右两路是为了中路的二路人马吸引注意力的,没有被要求更多的任务,所以瓦剌满足于劫掠成功,进攻并不深入。
而瓦剌在辽东和甘州的进攻,由于与也先相距过远,实际上对也先的中路大军并没有太大帮助。
英宗的决心
明军战败消息传来,朝野震动,英宗时年二十二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决定御驾亲征,后世大都说英宗是由于王振的蛊惑,不过要知道,在宣宗之前,明朝皇帝亲征蒙古几成惯例,成祖朱棣甚至死于北征军中,受祖宗们战绩鼓舞,朱祁镇坚持决定亲征,并不能说错,至于王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小院认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七月十六日,仅仅两天准备后,即亲率大军仓促出发,大军出征非同一般,事前未作周密准备及策划,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十六日出征,当晚到达唐家岭(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十七日到达龙虎台(北京市昌平区西龙虎台村),十九日过居庸关,二十日过榆林,二十一日到达怀来城西,二十二日到达雷家站,二十三日到达宣府,二十四日到达鸡鸣山,二十五日到达万全峪,二十六日到达怀安城西,二十七日到达天城西,二十八日到达阳和城南,应该说,行军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阳和城是明朝重镇大同七十二城堡之一,长4600余米,城墙高11.6米,还有一条10米深的壕沟,城门内外建有瓮城。也即是刘邦遭遇白登之围的古战场,元朝时称为白登县。
在英宗大军达到前十几天,七月十五日,明军与也先刚在这里发生过激战,总共四万明军被瓦剌军打得大败,连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等高级将领都在战斗中阵亡,可见伤亡之惨重。英宗到达这里时,战场并未打扫,明军伏尸遍野,尸臭弥漫,带来了一股恐怖的气氛,对明军的心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已开始有胆小者开了小差逃亡。
英宗继续前进,想要寻求瓦剌主力决战,这时也先收缩兵力,退回了塞外,明军寻敌而不遇,在八月的天气下,行军越来越疲惫。八月初一,终于到达了大同,大同虽是重镇,但根本无力负担如此庞大的军队后勤。眼看着再往前进,决胜希望更加渺茫,经过商议,英宗决定班师,应该说这个决定还是正确的,在当时形势下班师是个比较理想的选择,虽兴师动众劳而无功,至少未受大的损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1
土木堡之变反映出明朝的致命问题有:1、朝廷不能举贤任才,没有能文尚武的名将;2、宦官当道,把持朝政,使明朝军队出站失败;3、国家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平时不能重视养兵修正有关;4、皇帝昏庸,不懂战略。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2
最致命的问题是*的失误,虽然短时期可能出现好的效果,但长期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导致了懈怡,情报失灵,军队实力下降,主帅自高自大,对问题预估不足等等,以史为鉴是非常重要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2
土木堡之变反映了明朝内部的不团结。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朝廷内部对于出征是有分歧的,太后和朱大臣和文武百官之间和权贵之间都是有矛盾的。而朱其正呢,把所有的和他有不同意见的这些文武百官全部带上,就没打算让他们回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3
就是统治阶级的*,虽然表面上是宦官专权的结果,但究其根本仍然是最高层的昏庸*造成。一国之君将战争的指挥权不交给自己,不交给将军,而是交给一位宦官的手中,可见其昏庸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