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先生并不仅仅是飘飘然——读鲁迅《题未定“六至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05 20: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08:51
《“题未定”草(一至九)》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杂文,洋洋洒洒总计长达近一万七千字,其中的六至九也将近九千字,且时逾千载,地跨中外,涉足诗歌、散文、文献、文物、美学、历史等诸多范畴。
在这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到选本的一个观点。他认为,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的居多,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
他用陶渊明举了一个例子。陶潜先生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的一面,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 “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更加抑扬,更离真实。
确实,有时候我们相信的或者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实事,而是别人想要给我们看的样子。正如鲁迅先生在文中所提到的“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因此,鲁迅先生告诉我们,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要评价一篇文章,要弄清楚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为人处事情况。而我们读书也应当读原文,读原著,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被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