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2: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8:23
人们常说,人类文化的延续主要依靠书籍,成功从读书开始。古往今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成功人士。成功,即获得预期的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梦想有所成就,而智能和才干是必不可少的,而二者的获取依赖于平日的学习和知识的增进,所以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讲求读书之道,高度重视知识的作用。天下才子必读书。纵览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都酷爱读书,用他们的亲身体验告诉人们:求知无厌知无尽,治学有恒学有成;唯有读书,才可成才。我国历史上,读书首先立志而终有建树者是不乏其例的。春秋战国时的孔子,只有“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才得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能随心所欲”,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正是因为拥有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才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样的思想先哲留下了后无来者的经典学说,才有苏轼、王安石、杜甫、李白这样的文坛奇人从芸芸学子中脱颖而出。苏秦曾为未知而刺股自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于说《诗》而扬名。凡是有成就的*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那些在自己工作范围里做出成绩的人,没有不酷爱书的,没有几个是不重视读书的;凡是大有作为的、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大都是博览群藉,读书很多的人。一代枭雄曹操,好读不倦。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他的诗作《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千古称颂。这与他勤奋读书、知识渊博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是得到*肯定较多的人。*尤其欣赏他的文采*。*评价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三国时候魏国的董遇,自幼家贫,无力上学,但他立志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很有学问的人。他曾说:学习只怕不立志,立了志就不怕没有时间,我就是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的时间进行学习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据说他嗜书如命,学习非常用功。在后周时,任禁军最高统帅。一次,随周世宗柴荣出征淮南,私载重货好几车。有人怀疑他贪污金银财宝,向皇帝告发。世宗派人检查,发现车里装有数千卷书。赵匡胤之所以有勇有谋,知兵善断,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与他勤奋好学分不开的。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做了皇帝。做皇帝之后,仍坚持看书写字。一天,雷雨交加,赵匡胤正在伏案疾书,突然在书桌附近响起了一声惊雷,他依然不为所动,说:“吾案虽击,吾手终不为之改!”一时传为佳话。他不仅自己好读书,还劝大臣赵普等人读书,促进了宋朝文化事业的发展。美国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断断续续上过不到一年的学,他的学问主要靠刻苦自修。他读的书,大都是借来的。有时为借到书,用无偿打工作交换。正是这种孜孜以求、好学不倦的精神,最终让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