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2: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3:11
原本是一场以安全为主题的互动,丁磊却意外成了当天的主角。
从最开始的简单补充两句,到最后按捺不住直接起身作答,他感慨,以前总是面对商务问题,今天终于可以展示自己技术的一面。
圈内对于这位新造车创始人的认知大多停留在通用等传统主机厂的光辉履历之上,但鲜有人知道,复旦大学原子核工程专业毕业的他还是固体物理学的硕士。
所以不要被西装革履的干部形象所"迷惑",这其实是一位纯粹的理工男。
用丁磊自己的话讲,物理学好了什么都能干,因为背后都是一个个科学规律。据说这句话在其研究生毕业时成功打动了当时上汽集团的面试官。
而在遵循规律的同时,他也在尝试打破一些规律。
2014年短暂离开汽车圈的丁磊曾以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身份参与了特斯拉的入华国产事宜,而这段经历也令他备受启发。
当丁磊第一次体验到电动化所带来的性能极限以及看到Model S上消失的物理按键时,他判断,未来汽车产业链与产品形态定会迎来一次巨变。
也正是基于此,才有了今天他与华人运通以及高合的故事。
丁磊说,拥有我这样的经历即便是个傻瓜也会成功,但同时他也说,我的东西别人学不来。
关于经验的两种利用方式
2022年1月19日上午,第5000台HiPhi X正式下线。
在此之前,高合用7个月时间完成了累计4237辆的交付,覆盖全国196座城市,并成为首个拿下50万以上豪华车细分市场月销冠军的中国品牌。
但回看这场“造车运动”,其实远没有丁磊想象中的顺利。
即便他有着执掌上汽通用6年4夺国内销量第一的骄人业绩,但从0到1则完全是另一套逻辑。
丁磊回忆过自己2018年初来北京拜访一位资深媒体前辈时的画面:相比他提出的“三智”(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和“三定义”(场景定义设计、软件定义汽车、共创定义价值),对方只关心工厂在哪里,钱有没有,车什么时候造出来。
“当时一下子就懵住了,只能一点点的往前走。”
而在业界看来,从宣布成立华人运通到正式发布HiPhi X量产车的两年半时间里,这家新造车公司所不断对外传播的“车路协同”、“未来城市出行方案”等概念,更像是空中楼阁。
在那个PPT造车横行的时代,丁磊也曾被扣上过大忽悠的帽子。
“直到今天,当我们的新车亮相时还有人质疑它能不能量产,量产了以后质疑它能不能交付,交付以后再质疑能不能月销过千,即便我现在产能已经过千,接下来依然会有人问什么时候可以过万。”
他的无奈感很讽刺却也现实。
既然选择站在聚光灯下,就要学会承受苛刻的打量,甚至是来自友商“高端品牌从来不是用开门方式去定义”的调侃。
丁磊化解压力的方式很简单:六根清净,坚定计划,还有No fear的精神。
他说,车不是商品而是作品,“我并不怕把这个Know-How分享出来,因为这是学不来的,汽车是最大的时尚”。
或许时尚这个词对于那一代汽车人而言稍显超纲,但在丁磊眼中,他更希望把过去数十年的造车经验在新的时代下进行重新创造。
“经验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因为经验你不敢突破,另一种是正因为经验你才敢做这个事情。”
高合将自己的品牌理念定义为“探索、自由、创造”,丁磊认为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创造:因为平庸的产品在这个世界上多的是,要做就做出新品类。
护城河与新选择
这应该是为数不多敢在起步阶段宣称自己不差钱的新势力。
彼时的丁磊曾向外界喊话称,“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我是不会来做这件事的,因为接受不了干一半还要再到处找钱这种模式。”
他甚至还在不久前委婉的表达了对于200亿造车门槛的不同看法。言外之意,现阶段的华人运通完全用不了那么多钱。
用丁磊的话讲,这都源于华人运通在供应链上的独特优势。
以HiPhi X为例,这是全球首款量产搭载六大双冗余系统的量产车,“即便是双倍冗余,这部车的成本也非常可控。”
为什么?丁磊说有两大原因。
第一,全球Top10供应商中有9家为华人运通配套,它们并没有把高合视为一个新品牌;第二,自己跟这些供应商有着20年以上的合作经验,所以无论是价格还是条款都很合理。
不过在起步阶段的不差钱,并不代表企业在未来不需要钱。
去年11月,华人运通便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向华人运通提供5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支持。
此外据外媒的最新爆料,华人运通还正在考虑最快于今年在香港IPO,拟募集不超5亿美元。
与之相呼应的是,华人运通在17日宣布了与青岛市签署合作协议并设立中国总部,成立高合汽车销售服务总公司的同时,还成立了华人运通投资有限公司,法人正是丁磊。
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高合以超70万的单车平均成交价打破了中国汽车品牌的价格天花板。
而在连续推出两款旗舰车型HiPhi X与HiPhi Z之后,丁磊在央视对话栏目中透露,华人运通的第三款量产车将是面向大众走量的一款产品。
这几步,是不是像极了特斯拉。
写在最后
在公司,很多员工将丁磊称呼为老丁,其实他还有一个英文名David。
“但我跟他们说了绝对不能叫老板,我是创始人,创始完了以后公司就是大家的。”
丁磊说,自己所有的业务计划当中唯一没想到的就是新冠,其他一切都在按既定的时间节点向前快速推进。
在他眼里,30年的合资合作并没有用市场换来真正的技术,但却换来了大量人才。
“希望年轻的工程师不要再像我们这样经历合资企业了,如今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去挑战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汽车行业迎来迟到的尊重。”丁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