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6: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33
年龄与性别对血尿酸值的影响很大。青春期以前的男子平均值约3.3mg/dl,但是青春期以后,男性血中尿酸值增加较女性快,然后维持高峰恒态(plateau),其值约5.2mg/dl至中年后血尿酸值逐渐增高,此后痛风发作的几率亦增加,于50岁达到高峰。青春期后,女性血尿酸值上升不明显,于更年期后才迅速上升,达到与男性相似的血尿酸值,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estrogen)对肾脏排泄尿酸有促进作用。
高尿酸血症病人多肥胖常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病等其他影响血尿酸值的因素包括肌酸酐、饮酒、饮食等。无痛风发作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由于高尿酸血症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不够。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欧美地区2%~18%南太平洋的土著人群如Nauru(Micronesian)则高达64%。中国台湾原住民痛风患病率正引起学界重视,根据葛应钦(1997)调查40岁以上男性原住民痛风患病率为9.2%,其中又以布农族31.3%最高痛风的发病率则远低于高尿酸血症。欧美痛风的发病率占总人口数的0.13%~0.37%,年发病率为0.20%~0.35%。
中国台湾地区因经济及食物的改变,致使痛风患者急剧增加。陈正言发现痛风病人数目随着中国台湾经济水准提高而递增,1960~1963年痛风占风湿病专科门诊人数的5%至1982~1985年统计已高达15.6%,1988年陈清朗发表了多达4000例痛风的临床分析。周碧瑟(1988)在南投县的埔里镇作了社区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30岁以上人群的高尿酸血症者很多,发病率为17.3%,其中男性20.3%(样本542人)高于女性的14.6%(样本616人)。血中尿酸平均值4.8±1.8mg/dl,男性为6.4±1.8mg/dl,高于女性5.2±1.5mg/dl。
金门县金湖镇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指出:在年轻时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子主要为高血脂,例如,高三酰甘油及高胆固醇等,这项结果反映出早期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和饮食习惯有重要之相关。一旦进入中年时期除了高血脂外,高尿酸血症和一些生活习惯有显著的相关例如饮酒、肥胖等。此外,如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临床症状也可能开始合并出现到了老年时期,最重要的危险因子则为利尿剂的使用与肾脏合并症的产生。由于利尿剂本身在许多地区一直被使用为高血压治疗的第一线药物,虽然血压得到了相对的控制,但取而代之的则为血中尿酸值的上升。
进一步探讨高尿酸血症演变为痛风的危险因子,1996~1997年金门县金湖镇的第二次追踪研究结果发现男性5年的痛风累积发生率为18.83%。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演变成为痛风的危险因子模式主要为:第一,尿酸浓度为最重要的因素,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现存尿酸浓度每增加1个单位(mg/dl)未来痛风的发生机会也随之增加5倍。第二在现存条件中,血中肌酸酐值也能预测未来罹患痛风的相对危险性。第三,其他因子如体重的增加、利尿剂的使用、喝酒习惯等在高尿酸血症的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导致血中尿酸值的迅速波动,进而导致急性痛风。因此,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当先着眼于现存尿酸浓度与肌酸酐值的长期监控,此外控制体重,避免使用利尿剂治疗高血压控制喝酒习惯等,以预防血中尿酸值的迅速波动而避免急性痛风的发生。
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观察到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拮抗症候群及心脏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Warld HJ(1998)、Lehto(1998)及Alderman MH(1999)等学者在其研究中均指出尿酸浓度无论对于糖尿病或高血压均是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尿酸浓度与胰岛素抗阻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直接的相关。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仅要预防痛风发生,应当进一步关心高尿酸血症所代表在某种程度胰岛素抗性的存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往往因没有痛风症状的发生,而忽略了高尿酸血症的潜在危害。其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比例往往会较正常人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