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7:04
共7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25 07:00
小孩吃手指头如果是在一岁以内,尤其是六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大多是正常的现象。宝宝通过吸吮食指可以满足自己的口欲、探索、认识自己,并且可以安慰自己,一般六个月之后这个情况会逐渐的缓解。如果到一岁以后宝宝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要注意宝宝是否有焦虑的情绪,这可能是以前吸吮手指头的不良习惯,家长这个时候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责骂孩子。
另外,有些微量元素缺乏、异食癖的孩子,也容易啃手指头,这个时候可以给宝宝查微量元素,如果有微量元素缺乏,及时的补充微量元素。对于较大的孩子,如果有吮吸手指,甚至啃食指甲的情况,家长还是要注意及时的寻找原因,去除这些诱因,但是不可以通过打骂的方式来解决,可以通过寻找原因、去除诱因,以及及时给予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这个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31 15:49
孩子爱吃手相信很多家长遇到过,有些家长认为吃手实在不卫生,就用消毒纸巾不断的擦拭宝宝的小手,有的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吃手,在孩子手上涂辣椒水儿黄连素等等。其实对于孩子吃手,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没有搞清楚状况而过度干预反而对宝宝不利。那么这种到底是好是坏呢?遇到宝宝吃手的情况,我们到底该不该管?这篇文章就来解除大家的疑惑。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吃手
孩子为什么吃手,这件事是从宝宝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有的一个动作,小宝宝出生后会继续这个行为。他们先从啃自己的小拳头开始,逐渐过渡到几个手指,再到最后固定吮吸某一个手指。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一方面这种吸引力的动作是宝宝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她也是一种孩子探索世界的行为。而且除了这些心理上的作用,吃手还有其他的好处,那就是让宝宝出生后把一直藏在小手里的大拇指伸出来,而大拇指展开是一切手部精细运动的发展基础,所以说吃手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了。
了解了孩子为什么吃手后,再反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过度干预的方式就不太妥当了,接下来我们来剖析家长比较常见的干预方式。
消毒纸巾擦拭宝宝的手
由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都有很大的提升,日常的家具环境,尤其是婴儿周围的环境,一切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更不会多么脏。总用消毒纸巾给宝宝擦手,擦完再让他接着吃手,会让孩子无形中吃了很多消毒剂,破坏了肠道菌群,降低了孩子全身的免疫力。
在孩子手上涂抹辣或者苦味的东西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吃手,在孩子手上涂抹黄连素辣椒水生姜等苦味儿或刺激性的东西。孩子可能一时不知道,但通过实际观察我们会发现,第一,吃手作为孩子一直以来的自我安慰方式,当他上当受骗吃到不舒服的味道后,心情会很不好,甚至会受到很大的打;第二,很多孩子之后还会重新把手放到嘴里继续吃,因为有些味道经过孩子吮吸,稀释浓度会变低,味道会变淡,而且人的味觉有一定的适应力,过段时间就会觉得没有那么辣没有那么苦了。所以这种方式既会对孩子心情产生负面影响,又无法达到真正的戒除效果,并不可取。
给孩子手上戴手套
另外还有些家长把孩子手指变得相对的粗无法进到嘴里,比如给孩子手上带手套,希望以此帮助孩子戒掉吃手,这种方法,虽然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突然间不让孩子吃手了,可能会对孩子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对孩子心理发展是不利的。
那么孩子吃手是否不用干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就准备不干涉孩子吃手这件事情了,这里我想说,如果孩子偶尔才吮吸手指而且力度并不是很大的话就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别的制止,顺其自然就好,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精力被分散,可能自然而然就不会再吃手了。如果发现孩子吃手很频繁,已经开始形成习惯了,其实这就应该及时进行干预了。因为频繁的吃手动作,对孩子的牙龈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具体来说吃手的时候,动作不受到任何的*,长期使劲儿地吸吮手指会使牙龈逐渐向内或向外发展,严重影响今后的牙齿生长走向,甚至最终使孩子口型脸型发育的不好,还导致牙齿间隙变得很大。
具体怎么进行纠正孩子吃手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安抚奶嘴进行替代。安抚奶嘴和手指最大的区别就是安抚奶嘴前面有一个大大的护盾,孩子使劲吸奶嘴时护盾会阻挡孩子嘴外面,很好的*住奶嘴在孩子嘴里的活动范围,同时对孩子的牙龈产生一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从而将对牙龈发育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不过要注意的是,安抚奶嘴只是比吃手的影响要小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影响,所以在两岁之前家长还是要帮助孩子戒掉安抚奶嘴。
不用安抚奶嘴直接戒掉吃手可不可以
那么有些家长要问了,既然吃手和安抚奶嘴对口腔发育都有影响,而且一两岁以后还要戒掉安抚奶嘴,有些家长不喜欢奶嘴,到时候直接戒掉吃手的习惯可不可以呢。事实上我们并不提倡这么做,原因有两点,第一,我们上面所说的安抚奶嘴对牙龈的不利影响要小一些,第二,孩子长大以后由于经常需要说话观察,伸手触摸周围的新鲜事物,嘴一张开就挂不住安抚奶嘴,自然而然就戒断了。而手长在孩子身上,随时随地都可以吃,相对来说更不容易戒断。所以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作为一种相对长期的安抚方法,安抚奶嘴比吃手要对他好一些。
需要注意的两个极端
最后再次提醒家长在处理孩子吃手和安抚奶嘴的问题上,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孩子一旦吃手,即便程度不严重,只是偶尔吃一次,但是家长看到了还是会反应强烈立即制止,对孩子过度*,使得孩子总是很紧张。另一种极端是孩子明明可以不吃安抚奶嘴了,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入睡或者达到其他目的,就成心把安抚奶嘴塞给孩子,结果就是孩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给安抚奶嘴就能睡,不给就睡不着。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太可取的,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面对孩子吃手行为,如果平时程度较低动作较轻,家长其实可以放宽心态,不去干预,如果孩子有长期习惯的趋势了,我们这种安抚奶嘴的方式是可以适当介入的。
育儿多瑞米,专业分享育儿经典教学,让千千万万宝马宝爸科学育儿,下期再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31 17:07
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都是从嘴里开始的。有些宝宝一出生拇指上就有茧子,因为他们在子宫里就开始偷偷吸拇指。宝宝的吸吮需求永远不会被满足,他们吸自己的拇指的行为也是正常的。除了来自父母的安慰外,学会自我抚慰也是宝宝成长的一部分。就跟用安抚奶嘴一样,吸拇指对父母的困扰,比对宝宝的伤害大的多。
吸拇指的习惯在两岁以前并不会造成任何牙齿问题。超过2或3岁后,吸拇指的习惯可能造成上排牙齿突出。经过很多母亲的经验,在宝宝拇指上涂难吃的东西、*他、帮他戴上手套都没有用。整晚吸手指这才是真的值得担心的。
那么宝宝为什么喜欢吸吮手指呢?
感觉舒适,心理满足。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而言,吸手指一方面能给宝宝带来舒服感;另一方面,宝宝出生后,本来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吸手指所带来的的满足感和吃母乳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和需要。所以即使是吃饱了,宝宝还是会有吸手指的行为。促进神经功能发展。宝宝“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好玩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还能提高吸吮水平。妈妈会感到,宝宝吸起*来一天比一天有力,这对小儿生长发育有好处。智力发展的信号。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得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2岁之前宝宝吸吮手指,只要不是整夜的吸,不用太在意,但是2岁之后因为牙齿的生长需要注意一些了。
细菌入侵。宝宝的手指上存在细菌,吃手指时免不了把这些“坏家伙”一并吃了进去,如果这个时候正赶上宝宝的免疫力不足,就有可能发生肠胃感染或者其他病症影响生长,颜面变形。宝宝吃手指时,手指在口腔内会产生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的外力。吸吮拇指时间久了,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上下颌的正常生长就会受到干扰,逐渐形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噘嘴畸形等。导致上下前牙不能接触,影响切咬食物。更重要的是影响宝宝外表的美观。手指受伤。如果宝宝长期吃手指,也会影响到他们手指骨骼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出现手指弯曲畸形。长了牙的宝宝如果还继续常吃手指,容易造成手指蜕皮、肿胀等外伤,严重时甚至感染。
那么超过2岁后,应该怎样引导宝宝不吸手指呢?
戒除宝宝晚上吸手指的习惯,可以给宝宝一个可以搂抱的大玩具,把他的双手都利用起来,没有放到嘴里的空档。
对于白天戒除吸手的习惯:让宝宝的手忙一点,在他把拇指放进嘴里前,引导他玩需要双手并用的游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31 18:4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31 20:3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31 22:4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1 01:0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1 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