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7:1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23
意思就是最大的没有边际,最小的也没有边际。
至就是最的意思,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一”。这两句话都是现在所谓的“分析命题”。它们对于实,都无所肯,因为它们对于实际世界中什么东西最大,什么东西最小,都无所肯定。它们只涉及抽象概念,就是名:“至大”、“至小”。为了充分理解这两个命题,有必要拿它们与《庄子·秋水》篇的一个故事作比较。从这种比较中明显看出,惠施与庄子在某一方面有许多共同的东西。
这个故事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水很大,河伯(即河神)欣然自喜,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他在那里遇见了北海若(即海神),才第一次认识到,他的河虽然大,可是比起海来,实在太小了。他以极其赞叹羡慕的心情同北海若谈话,可是北海若对他说,他北海若本身在天地之间,真不过是太仓中的一粒秭米。所以只能说他是“小”,不能说他是“大”。说到这里,河伯问北海若说:“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说:否。……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他接着下定义,说最小“无形”,最大“不可围”。至大、至小的这种定义与惠施所下的很相似。说天地是最大的东西,说毫末是最小的东西,就是对于“实”有所肯定。它对于“名”无所分析。这两句都是现在所谓的“综合命题”,都可以是假命题。它们都在经验中有其基础;因此它们的真理只能是或然的,不能是必然的。在经验中,大东西、小东西都相对地大、相对地小。再引《庄子》的话说;“因而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同上)
我们不可能通过实际经验来决定什么是最大的、什么是最小的实际事物。但是我们能够独立于经验,即离开经验,说:它外面再没有东西了,就是最大的(“至大无外”);它内面再没有东西了,就是最小的(“至小无内”)。“至大”与“至小”。像这样下定义,就都是绝对的、不变的概念,像这样再分析“大一”、“小一”这些名,惠施就得到了什么是绝对的、不变的概念。从这个概念的观点看、他看出实际的具体事物的性质、差别都是相对的、可变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24
惠施“合同异”,用同质的东西(“大”和“小”的纯概念)将事物间差异同质化,这就是“大”“小”的定义。这个定义我再说是画蛇添足了,请直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24
体现了宇宙世界各种属性的“无限性”哲学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25
【体系】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完全性completeness”
其意思是所有的情况都包括在内,相当于【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含义
至于是不是你(wsq1535)想要的,就要看你了
注:完全性,逻辑学上是用完备性、完整性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26
艹,你问这题像JB考试的题似的,我咋这么不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