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3: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14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抱负,但是当时的*社会已极为黑暗。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格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这篇抒情小赋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14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抱负,但是当时的*社会已极为黑暗。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格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这篇抒情小赋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15
节奏划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15
节奏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