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和组织发展有什么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3:1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6:28
学习型组织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一书,提出“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乃是竞争求生存的基本法则”;在其后出版的《变革之舞》中,圣吉教授又强调 “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后,立即风靡全球,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企业组织模式的一大研究方向。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Forrester) 教授于1965年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此基础上,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这么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马恰德在他的组织学习系统理论中指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
鲍尔.沃尔纳对学习型组织所下的定义是:“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中,比较典型的是郭咸纲的定义: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曹世潮的定义也比较有特色,他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即组织是否具有学习的*、机制、环境和全体一致的自觉。
综合以上观点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在这种组织中,个人、团队和组织是学习的三个层次,他们在由组织共同愿景所统领的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愿景所引导和激励下,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在学习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学习型组织发展
所谓领导组织发展,就是指领导者引导个人、群体和组织对组织的战略、结构、流程,以及组织的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更新,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一般认为,组织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人际过程途径,强调人员的参与和组织的过程,目的是让组织成员获得自我实现和任务完成;另一条途径是技术结构途径,强调组织中的技术及结构,目的是强调任务的完成。
随着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人们对组织的看法也逐渐深化,最初以为是实现生产的工具,被喻为简单的机器,后来发现组织的表层包含战略、结构和报酬制度,现在人们发现组织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心理和精神,所以组织发展也产生新的理念:
1、组织结构趋向有机化。组织设计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机械模型,它与官僚机构大致是同义词,其特点是僵化的部门制,高度正规化,明确的指挥链,集权化;另一个极端是有机模型,它实施分权化和制定正规化策略,信息自由流通,以多功能团队或跨等级团队为基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组织机构逐渐由机械模型一端走到有机模型一端。在公共部门,虽然官僚组织仍然很主要,但工作团队已经成为它的补充。并且,在官僚组织内的各种 界线逐渐被打破。
2、组织运行的民主化。在新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民主化的优势。领导者强调授权和分权,给下属以更多的自主权,让下属实施自我领导;同时,组织更看重员工的高度参与,这意味着信息、知识和报酬转移到组织的基层,诸如质量圈、调查反馈、自我管理团队等干预措施均体现了这个趋势。
3、组织更加具有人文性质。组织发展更加关注员工的心理及精神的需要,更加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和事业计划,尊重、信任和支持员工,它不仅视员工为第一资源,而且以员工为目的,人是组织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组织发展的回归点,组织将为员工的成长提供新空间,如家庭式友好组织、女性组织、内部创业组织均强调这个理念。
4、组织发展强调组织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领导者要创造学习型组织,将学习,调迁及变迁能力转化为组织的竞争力,关注组织、群体、个人的学习能力,它是一种集体性的、开放性的以及跨越组织部门的学习型组织。同时,组织发展还强调来自下属个人、基层组织和群体的自生自发的尝试和冒险,相信群体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监控,自我纠正。领导者应该推广这种自发作用产生的有效干预方式和组织形式。
组织发展有其固有的程序。组织发展程序是指一次完整的组织发展活动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与步骤。这种程序首先是收集信息,然后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包含以下五个阶段:
1、诊断。当领导者发现组织不能适应环境或组织不能正常运转时,领导者需要对组织进行初步的考察,通过与下属面谈、观察记录、调查研究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大致确定问题及其性质。领导者也可以聘请顾问,由他们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信息,然后界定问题。
2、分析。领导者要对诊断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下属认为哪些过程是关键的,这些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领导者把这些信息分成几个方面:主要关心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对未来状态的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行动方案,决定干预技术和发展计划。
3、动员。任何发展计划,都涉及到资源分配和利益分割,领导者必须动员下属,协调各方,减少冲突和阻力,让下属明晓行动方案,进一步鼓励下属的发展热情。
4、干预。领导者要贯彻发展思想,执行发展方案,同时采用一种或几种干预措施;同时要联合群体,进行指挥、沟通、协调和控制,确保发展计划的成功。
5、评估。这是组织发展的最后阶段,领导者建立籍以评估的机制和流程,评价的目的是衡量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目标,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组织发展的进行。
一般而言,组织发展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技术结构型的发展方法和人际过程型的发展方法。
技术结构型的发展方法主要有:
1、工作再设计
工作再设计是根据组织成员的需要,重新决定工作的任务和权力,设计更加自治、自由的工作,使之多样化和丰富化,更具反馈性。工作再设计能够提高员工的绩效、适应性、满意度。
工作再设计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三个方面。工作轮换是使员工从一个已不再具有挑战性的岗位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岗位,它能扩大员工的工作技巧,提高积极性。工作扩大化的核心是使职务范围增大,增加一项工作所完成的不同任务数目,提高工作多样性,强调工作培训。工作丰富化是增加工作深度,丰富化的工作允许员工有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这种工作也能提供反馈,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进步。
2、职位期望技术
职位期望技术,简称JET,是确定在组织中员工应扮演的角色。组织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组织中占据位置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如果角色不清,角色冲突,则使组织的运转发生混乱;如果角色扮演失败,则可能造成组织失灵。
领导者发现组织中存在角色模糊等问题时,则应先择JET技术,让员工明白其目的在于澄清并界定组织中成员的职位角色,通过会议和角色说明书来阐明职位期望,让员工明确职位期望和界定,促使每个人对他人的角色也加以思考和认识,提高角色认同感,消除彼此之间因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3、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领导组织包含有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包括群体行为、个人行为、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等人的因素;技术系统包括工具、器械等各种设备技术因素。二者都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不可或缺的应该均衡考虑的因素。
组织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之间失衡,在现代社会,技术发展呈加速度发展,组织中的技术系统的变迁一般要快于社会系统,造成二者失去平衡。作为一种组织发展干预技术,社会——技术系统方法主张在正规的大型社会系统中另外组建适应技术进步的工作小组,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建构组织的“砖块”。
人际过程型的发展方法主要有:
1、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又称厂小组训练,是指组织成员通过无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敏感性训练强调经验学习和过程导向。在训练中,成员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信仰。成员根据相互之间联系的多少分为家庭组、亲属组和陌生人组三个类型,其中领导者是要虚位的,组织背景中的逻辑理性、决断性和*性也应回避。它训练的目的在于增加受训者的敏感性,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其它组织成员的影响;也使受训者提高对他人的移情作用,提高倾听技能,更加真诚坦率,改善自己与同事之间以及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模式,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该训练还加强组织成员对群体运转程序的了解,才能诊断群体内的种种问题,改进冲突处理技巧。
如果组织成员不善于反省,也不善于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那么厂小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并且群体之间的凝聚力也能增强,冲突也将减少,个人和组织更加一体化。
2、群体间关系开发
领导者不但要注意群体内的组织发展干预而且要注意群体间的组织发展干预,关注群体间功能失调的冲突。群体间关系开发致力于改变群体间的态度、成见和观念,消除部门主义和职业偏见。
群体间关系开发的第一步是领导者让每一群体独立列出一系列冲突的原因,其中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其他群体的认识;第二步是领导者召开会议,让各群体信息共享,讨论并确定发生分歧和冲突的原因;第三步是整合阶段,寻求解决方法并改善团体间的关系,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进度表和具体的处理步骤,在领导者的协调下各自执行。
群体间关系开发也可以经常化和制度化,由来自每个冲突群体的代表参加共同组成协调委员会多方代表会议等各种形式,进一步深入诊断并找出各种可行性活动方案以改善群体间关系,通常,领导者也应该列席这种亚群体。
3、进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组织发展的有效办法。专家们认为团队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下属的满意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改善沟通状况,拓展工作技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建立团队,领导者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普及团队意识。领导者首先要普及团队意识,让下属明白团队的概念、种类、利弊,它与群体的区别。工作团队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而工作群体则是成员通过相互作用,共享信息作出决策,帮助每个成员更好地承担责任。
其次,培养团队选手。包括选拔、培训、奖酬。
选拔:要使下属成为一名团队选手,必须具备两种技能,一种是完成工作所需技能,另一种就是成为有效团队成员的人际技能,后者尤其重要。
培训:领导者自己或者请培训专家通过种种练习,让员工体会到团队工作带来的好处,通常是让下属参加培训班,帮助下属解决问题,与下属沟通、谈判,处理冲突并指导他们技能。
奖酬:领导者通过奖酬来鼓励下属合作,而不是鼓励下属之间的竞争。组织中的晋升、加薪和其他形式的认可,应该给予那些善于合作的人,那些对团队作出无私贡献的人。并且领导者也要让下属从团队中得到奖励。
再次,塑造高绩效团队。主要做法有:
(1)分配角色以增强多样性,高绩效团队能够给下属分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分配要求领导者识别下属的优势劣势,并把他们安排在适当位置上。一系列研究者认为组织中需要产生新思想的创造革新者,支持并拥护新思想,倡导探索者,分析决策的评价开发者,提供结构的推动组织者以及生产者、检查者、协调者和联络者等;通过团队角色的多样化达到团队的高效性。
(2)寻求共同承诺。每个团队总有其存在的目的,它是一种远见。领导者要使团队成员有共同承诺,为他们指引方向,提供动力,让团队成员为它贡献力量。通常团队成员被邀请和领导者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讨论和完善共同承诺的目标。
(3)培养相互信任精神。信任是高绩效团队存在的粘合剂,团队成员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领导者可从正直、能力、贯性、忠实和开放等五个方面来考察信任。领导者宜首先和团队领导之间保持信任,领导者表明既为自己的利益也为别人的利益而工作,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来支持团队。领导者做到公平,开诚布公,讲出自己的感觉,并且为下属保密。
最后,使成熟团队再添生机。领导者在进行组织发展时,必然会注意到组织的老化,团队也有老化的时候。有效的团队也可能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最初的热情可能为冷漠所替代。成熟的团队其内聚力增强,遭受群体思维之害,多元化团队带来多样性观点的优势就会丧失。因此,领导者应该提醒下属认真对付成熟问题,并着手进行新型培训,如沟通和人际互助技能,培养下属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或者调整角色分配和团体结构,引入新的成员,为团队的不断学习和发展提供动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6:28
学习型组织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一书,提出“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乃是竞争求生存的基本法则”;在其后出版的《变革之舞》中,圣吉教授又强调 “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后,立即风靡全球,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企业组织模式的一大研究方向。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Forrester) 教授于1965年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此基础上,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这么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马恰德在他的组织学习系统理论中指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
鲍尔.沃尔纳对学习型组织所下的定义是:“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中,比较典型的是郭咸纲的定义: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曹世潮的定义也比较有特色,他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即组织是否具有学习的*、机制、环境和全体一致的自觉。
综合以上观点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在这种组织中,个人、团队和组织是学习的三个层次,他们在由组织共同愿景所统领的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愿景所引导和激励下,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在学习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学习型组织发展
所谓领导组织发展,就是指领导者引导个人、群体和组织对组织的战略、结构、流程,以及组织的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更新,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一般认为,组织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人际过程途径,强调人员的参与和组织的过程,目的是让组织成员获得自我实现和任务完成;另一条途径是技术结构途径,强调组织中的技术及结构,目的是强调任务的完成。
随着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人们对组织的看法也逐渐深化,最初以为是实现生产的工具,被喻为简单的机器,后来发现组织的表层包含战略、结构和报酬制度,现在人们发现组织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心理和精神,所以组织发展也产生新的理念:
1、组织结构趋向有机化。组织设计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机械模型,它与官僚机构大致是同义词,其特点是僵化的部门制,高度正规化,明确的指挥链,集权化;另一个极端是有机模型,它实施分权化和制定正规化策略,信息自由流通,以多功能团队或跨等级团队为基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组织机构逐渐由机械模型一端走到有机模型一端。在公共部门,虽然官僚组织仍然很主要,但工作团队已经成为它的补充。并且,在官僚组织内的各种 界线逐渐被打破。
2、组织运行的民主化。在新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民主化的优势。领导者强调授权和分权,给下属以更多的自主权,让下属实施自我领导;同时,组织更看重员工的高度参与,这意味着信息、知识和报酬转移到组织的基层,诸如质量圈、调查反馈、自我管理团队等干预措施均体现了这个趋势。
3、组织更加具有人文性质。组织发展更加关注员工的心理及精神的需要,更加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和事业计划,尊重、信任和支持员工,它不仅视员工为第一资源,而且以员工为目的,人是组织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组织发展的回归点,组织将为员工的成长提供新空间,如家庭式友好组织、女性组织、内部创业组织均强调这个理念。
4、组织发展强调组织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领导者要创造学习型组织,将学习,调迁及变迁能力转化为组织的竞争力,关注组织、群体、个人的学习能力,它是一种集体性的、开放性的以及跨越组织部门的学习型组织。同时,组织发展还强调来自下属个人、基层组织和群体的自生自发的尝试和冒险,相信群体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监控,自我纠正。领导者应该推广这种自发作用产生的有效干预方式和组织形式。
组织发展有其固有的程序。组织发展程序是指一次完整的组织发展活动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与步骤。这种程序首先是收集信息,然后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包含以下五个阶段:
1、诊断。当领导者发现组织不能适应环境或组织不能正常运转时,领导者需要对组织进行初步的考察,通过与下属面谈、观察记录、调查研究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大致确定问题及其性质。领导者也可以聘请顾问,由他们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信息,然后界定问题。
2、分析。领导者要对诊断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下属认为哪些过程是关键的,这些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领导者把这些信息分成几个方面:主要关心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对未来状态的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行动方案,决定干预技术和发展计划。
3、动员。任何发展计划,都涉及到资源分配和利益分割,领导者必须动员下属,协调各方,减少冲突和阻力,让下属明晓行动方案,进一步鼓励下属的发展热情。
4、干预。领导者要贯彻发展思想,执行发展方案,同时采用一种或几种干预措施;同时要联合群体,进行指挥、沟通、协调和控制,确保发展计划的成功。
5、评估。这是组织发展的最后阶段,领导者建立籍以评估的机制和流程,评价的目的是衡量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目标,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组织发展的进行。
一般而言,组织发展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技术结构型的发展方法和人际过程型的发展方法。
技术结构型的发展方法主要有:
1、工作再设计
工作再设计是根据组织成员的需要,重新决定工作的任务和权力,设计更加自治、自由的工作,使之多样化和丰富化,更具反馈性。工作再设计能够提高员工的绩效、适应性、满意度。
工作再设计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三个方面。工作轮换是使员工从一个已不再具有挑战性的岗位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岗位,它能扩大员工的工作技巧,提高积极性。工作扩大化的核心是使职务范围增大,增加一项工作所完成的不同任务数目,提高工作多样性,强调工作培训。工作丰富化是增加工作深度,丰富化的工作允许员工有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这种工作也能提供反馈,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进步。
2、职位期望技术
职位期望技术,简称JET,是确定在组织中员工应扮演的角色。组织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组织中占据位置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如果角色不清,角色冲突,则使组织的运转发生混乱;如果角色扮演失败,则可能造成组织失灵。
领导者发现组织中存在角色模糊等问题时,则应先择JET技术,让员工明白其目的在于澄清并界定组织中成员的职位角色,通过会议和角色说明书来阐明职位期望,让员工明确职位期望和界定,促使每个人对他人的角色也加以思考和认识,提高角色认同感,消除彼此之间因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3、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领导组织包含有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包括群体行为、个人行为、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等人的因素;技术系统包括工具、器械等各种设备技术因素。二者都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不可或缺的应该均衡考虑的因素。
组织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之间失衡,在现代社会,技术发展呈加速度发展,组织中的技术系统的变迁一般要快于社会系统,造成二者失去平衡。作为一种组织发展干预技术,社会——技术系统方法主张在正规的大型社会系统中另外组建适应技术进步的工作小组,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建构组织的“砖块”。
人际过程型的发展方法主要有:
1、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又称厂小组训练,是指组织成员通过无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敏感性训练强调经验学习和过程导向。在训练中,成员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信仰。成员根据相互之间联系的多少分为家庭组、亲属组和陌生人组三个类型,其中领导者是要虚位的,组织背景中的逻辑理性、决断性和*性也应回避。它训练的目的在于增加受训者的敏感性,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其它组织成员的影响;也使受训者提高对他人的移情作用,提高倾听技能,更加真诚坦率,改善自己与同事之间以及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模式,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该训练还加强组织成员对群体运转程序的了解,才能诊断群体内的种种问题,改进冲突处理技巧。
如果组织成员不善于反省,也不善于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那么厂小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并且群体之间的凝聚力也能增强,冲突也将减少,个人和组织更加一体化。
2、群体间关系开发
领导者不但要注意群体内的组织发展干预而且要注意群体间的组织发展干预,关注群体间功能失调的冲突。群体间关系开发致力于改变群体间的态度、成见和观念,消除部门主义和职业偏见。
群体间关系开发的第一步是领导者让每一群体独立列出一系列冲突的原因,其中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其他群体的认识;第二步是领导者召开会议,让各群体信息共享,讨论并确定发生分歧和冲突的原因;第三步是整合阶段,寻求解决方法并改善团体间的关系,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进度表和具体的处理步骤,在领导者的协调下各自执行。
群体间关系开发也可以经常化和制度化,由来自每个冲突群体的代表参加共同组成协调委员会多方代表会议等各种形式,进一步深入诊断并找出各种可行性活动方案以改善群体间关系,通常,领导者也应该列席这种亚群体。
3、进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组织发展的有效办法。专家们认为团队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下属的满意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改善沟通状况,拓展工作技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建立团队,领导者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普及团队意识。领导者首先要普及团队意识,让下属明白团队的概念、种类、利弊,它与群体的区别。工作团队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而工作群体则是成员通过相互作用,共享信息作出决策,帮助每个成员更好地承担责任。
其次,培养团队选手。包括选拔、培训、奖酬。
选拔:要使下属成为一名团队选手,必须具备两种技能,一种是完成工作所需技能,另一种就是成为有效团队成员的人际技能,后者尤其重要。
培训:领导者自己或者请培训专家通过种种练习,让员工体会到团队工作带来的好处,通常是让下属参加培训班,帮助下属解决问题,与下属沟通、谈判,处理冲突并指导他们技能。
奖酬:领导者通过奖酬来鼓励下属合作,而不是鼓励下属之间的竞争。组织中的晋升、加薪和其他形式的认可,应该给予那些善于合作的人,那些对团队作出无私贡献的人。并且领导者也要让下属从团队中得到奖励。
再次,塑造高绩效团队。主要做法有:
(1)分配角色以增强多样性,高绩效团队能够给下属分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分配要求领导者识别下属的优势劣势,并把他们安排在适当位置上。一系列研究者认为组织中需要产生新思想的创造革新者,支持并拥护新思想,倡导探索者,分析决策的评价开发者,提供结构的推动组织者以及生产者、检查者、协调者和联络者等;通过团队角色的多样化达到团队的高效性。
(2)寻求共同承诺。每个团队总有其存在的目的,它是一种远见。领导者要使团队成员有共同承诺,为他们指引方向,提供动力,让团队成员为它贡献力量。通常团队成员被邀请和领导者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讨论和完善共同承诺的目标。
(3)培养相互信任精神。信任是高绩效团队存在的粘合剂,团队成员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领导者可从正直、能力、贯性、忠实和开放等五个方面来考察信任。领导者宜首先和团队领导之间保持信任,领导者表明既为自己的利益也为别人的利益而工作,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来支持团队。领导者做到公平,开诚布公,讲出自己的感觉,并且为下属保密。
最后,使成熟团队再添生机。领导者在进行组织发展时,必然会注意到组织的老化,团队也有老化的时候。有效的团队也可能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最初的热情可能为冷漠所替代。成熟的团队其内聚力增强,遭受群体思维之害,多元化团队带来多样性观点的优势就会丧失。因此,领导者应该提醒下属认真对付成熟问题,并着手进行新型培训,如沟通和人际互助技能,培养下属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或者调整角色分配和团体结构,引入新的成员,为团队的不断学习和发展提供动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06:29
学习型组织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一书,提出“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乃是竞争求生存的基本法则”;在其后出版的《变革之舞》中,圣吉教授又强调 “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学习能力的竞争,而竞争唯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后,立即风靡全球,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企业组织模式的一大研究方向。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Forrester) 教授于1965年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此基础上,彼得。圣吉教授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这么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马恰德在他的组织学习系统理论中指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
鲍尔.沃尔纳对学习型组织所下的定义是:“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中,比较典型的是郭咸纲的定义: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曹世潮的定义也比较有特色,他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即组织是否具有学习的*、机制、环境和全体一致的自觉。
综合以上观点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指:在这种组织中,个人、团队和组织是学习的三个层次,他们在由组织共同愿景所统领的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愿景所引导和激励下,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在学习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学习型组织发展
所谓领导组织发展,就是指领导者引导个人、群体和组织对组织的战略、结构、流程,以及组织的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更新,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一般认为,组织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人际过程途径,强调人员的参与和组织的过程,目的是让组织成员获得自我实现和任务完成;另一条途径是技术结构途径,强调组织中的技术及结构,目的是强调任务的完成。
随着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人们对组织的看法也逐渐深化,最初以为是实现生产的工具,被喻为简单的机器,后来发现组织的表层包含战略、结构和报酬制度,现在人们发现组织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心理和精神,所以组织发展也产生新的理念:
1、组织结构趋向有机化。组织设计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机械模型,它与官僚机构大致是同义词,其特点是僵化的部门制,高度正规化,明确的指挥链,集权化;另一个极端是有机模型,它实施分权化和制定正规化策略,信息自由流通,以多功能团队或跨等级团队为基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组织机构逐渐由机械模型一端走到有机模型一端。在公共部门,虽然官僚组织仍然很主要,但工作团队已经成为它的补充。并且,在官僚组织内的各种 界线逐渐被打破。
2、组织运行的民主化。在新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民主化的优势。领导者强调授权和分权,给下属以更多的自主权,让下属实施自我领导;同时,组织更看重员工的高度参与,这意味着信息、知识和报酬转移到组织的基层,诸如质量圈、调查反馈、自我管理团队等干预措施均体现了这个趋势。
3、组织更加具有人文性质。组织发展更加关注员工的心理及精神的需要,更加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和事业计划,尊重、信任和支持员工,它不仅视员工为第一资源,而且以员工为目的,人是组织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组织发展的回归点,组织将为员工的成长提供新空间,如家庭式友好组织、女性组织、内部创业组织均强调这个理念。
4、组织发展强调组织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领导者要创造学习型组织,将学习,调迁及变迁能力转化为组织的竞争力,关注组织、群体、个人的学习能力,它是一种集体性的、开放性的以及跨越组织部门的学习型组织。同时,组织发展还强调来自下属个人、基层组织和群体的自生自发的尝试和冒险,相信群体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监控,自我纠正。领导者应该推广这种自发作用产生的有效干预方式和组织形式。
组织发展有其固有的程序。组织发展程序是指一次完整的组织发展活动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与步骤。这种程序首先是收集信息,然后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组织发展的干预技术,包含以下五个阶段:
1、诊断。当领导者发现组织不能适应环境或组织不能正常运转时,领导者需要对组织进行初步的考察,通过与下属面谈、观察记录、调查研究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大致确定问题及其性质。领导者也可以聘请顾问,由他们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信息,然后界定问题。
2、分析。领导者要对诊断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下属认为哪些过程是关键的,这些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领导者把这些信息分成几个方面:主要关心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对未来状态的期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行动方案,决定干预技术和发展计划。
3、动员。任何发展计划,都涉及到资源分配和利益分割,领导者必须动员下属,协调各方,减少冲突和阻力,让下属明晓行动方案,进一步鼓励下属的发展热情。
4、干预。领导者要贯彻发展思想,执行发展方案,同时采用一种或几种干预措施;同时要联合群体,进行指挥、沟通、协调和控制,确保发展计划的成功。
5、评估。这是组织发展的最后阶段,领导者建立籍以评估的机制和流程,评价的目的是衡量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目标,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组织发展的进行。
一般而言,组织发展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技术结构型的发展方法和人际过程型的发展方法。
技术结构型的发展方法主要有:
1、工作再设计
工作再设计是根据组织成员的需要,重新决定工作的任务和权力,设计更加自治、自由的工作,使之多样化和丰富化,更具反馈性。工作再设计能够提高员工的绩效、适应性、满意度。
工作再设计包括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三个方面。工作轮换是使员工从一个已不再具有挑战性的岗位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岗位,它能扩大员工的工作技巧,提高积极性。工作扩大化的核心是使职务范围增大,增加一项工作所完成的不同任务数目,提高工作多样性,强调工作培训。工作丰富化是增加工作深度,丰富化的工作允许员工有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这种工作也能提供反馈,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进步。
2、职位期望技术
职位期望技术,简称JET,是确定在组织中员工应扮演的角色。组织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组织中占据位置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如果角色不清,角色冲突,则使组织的运转发生混乱;如果角色扮演失败,则可能造成组织失灵。
领导者发现组织中存在角色模糊等问题时,则应先择JET技术,让员工明白其目的在于澄清并界定组织中成员的职位角色,通过会议和角色说明书来阐明职位期望,让员工明确职位期望和界定,促使每个人对他人的角色也加以思考和认识,提高角色认同感,消除彼此之间因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沟通障碍。
3、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领导组织包含有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包括群体行为、个人行为、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等人的因素;技术系统包括工具、器械等各种设备技术因素。二者都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不可或缺的应该均衡考虑的因素。
组织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之间失衡,在现代社会,技术发展呈加速度发展,组织中的技术系统的变迁一般要快于社会系统,造成二者失去平衡。作为一种组织发展干预技术,社会——技术系统方法主张在正规的大型社会系统中另外组建适应技术进步的工作小组,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建构组织的“砖块”。
人际过程型的发展方法主要有:
1、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又称厂小组训练,是指组织成员通过无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敏感性训练强调经验学习和过程导向。在训练中,成员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信仰。成员根据相互之间联系的多少分为家庭组、亲属组和陌生人组三个类型,其中领导者是要虚位的,组织背景中的逻辑理性、决断性和*性也应回避。它训练的目的在于增加受训者的敏感性,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其它组织成员的影响;也使受训者提高对他人的移情作用,提高倾听技能,更加真诚坦率,改善自己与同事之间以及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模式,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该训练还加强组织成员对群体运转程序的了解,才能诊断群体内的种种问题,改进冲突处理技巧。
如果组织成员不善于反省,也不善于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那么厂小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并且群体之间的凝聚力也能增强,冲突也将减少,个人和组织更加一体化。
2、群体间关系开发
领导者不但要注意群体内的组织发展干预而且要注意群体间的组织发展干预,关注群体间功能失调的冲突。群体间关系开发致力于改变群体间的态度、成见和观念,消除部门主义和职业偏见。
群体间关系开发的第一步是领导者让每一群体独立列出一系列冲突的原因,其中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其他群体的认识;第二步是领导者召开会议,让各群体信息共享,讨论并确定发生分歧和冲突的原因;第三步是整合阶段,寻求解决方法并改善团体间的关系,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进度表和具体的处理步骤,在领导者的协调下各自执行。
群体间关系开发也可以经常化和制度化,由来自每个冲突群体的代表参加共同组成协调委员会多方代表会议等各种形式,进一步深入诊断并找出各种可行性活动方案以改善群体间关系,通常,领导者也应该列席这种亚群体。
3、进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组织发展的有效办法。专家们认为团队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下属的满意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改善沟通状况,拓展工作技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建立团队,领导者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普及团队意识。领导者首先要普及团队意识,让下属明白团队的概念、种类、利弊,它与群体的区别。工作团队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而工作群体则是成员通过相互作用,共享信息作出决策,帮助每个成员更好地承担责任。
其次,培养团队选手。包括选拔、培训、奖酬。
选拔:要使下属成为一名团队选手,必须具备两种技能,一种是完成工作所需技能,另一种就是成为有效团队成员的人际技能,后者尤其重要。
培训:领导者自己或者请培训专家通过种种练习,让员工体会到团队工作带来的好处,通常是让下属参加培训班,帮助下属解决问题,与下属沟通、谈判,处理冲突并指导他们技能。
奖酬:领导者通过奖酬来鼓励下属合作,而不是鼓励下属之间的竞争。组织中的晋升、加薪和其他形式的认可,应该给予那些善于合作的人,那些对团队作出无私贡献的人。并且领导者也要让下属从团队中得到奖励。
再次,塑造高绩效团队。主要做法有:
(1)分配角色以增强多样性,高绩效团队能够给下属分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分配要求领导者识别下属的优势劣势,并把他们安排在适当位置上。一系列研究者认为组织中需要产生新思想的创造革新者,支持并拥护新思想,倡导探索者,分析决策的评价开发者,提供结构的推动组织者以及生产者、检查者、协调者和联络者等;通过团队角色的多样化达到团队的高效性。
(2)寻求共同承诺。每个团队总有其存在的目的,它是一种远见。领导者要使团队成员有共同承诺,为他们指引方向,提供动力,让团队成员为它贡献力量。通常团队成员被邀请和领导者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讨论和完善共同承诺的目标。
(3)培养相互信任精神。信任是高绩效团队存在的粘合剂,团队成员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领导者可从正直、能力、贯性、忠实和开放等五个方面来考察信任。领导者宜首先和团队领导之间保持信任,领导者表明既为自己的利益也为别人的利益而工作,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来支持团队。领导者做到公平,开诚布公,讲出自己的感觉,并且为下属保密。
最后,使成熟团队再添生机。领导者在进行组织发展时,必然会注意到组织的老化,团队也有老化的时候。有效的团队也可能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最初的热情可能为冷漠所替代。成熟的团队其内聚力增强,遭受群体思维之害,多元化团队带来多样性观点的优势就会丧失。因此,领导者应该提醒下属认真对付成熟问题,并着手进行新型培训,如沟通和人际互助技能,培养下属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或者调整角色分配和团体结构,引入新的成员,为团队的不断学习和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