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提到血瘀的篇章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4:2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中医活血化淤治疗法是针对血淤证而设立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自古以来,即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因此,了解活血化淤治法的形成与发展,寻求源流,考其宗祖,推其演变,求其发展,对中医医疗及科研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其源流与发展作如下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武威汉代医简》首提活血化淤治法
《武威汉代医简》是远在《黄帝内经》之前约一世纪中叶成书的一部木质简牍。据专家考证,这些木质简牍医方和马王堆汉墓医书系我国同时发现最古老的医书。简牍共92枚,其中记载活血化淤治法的就有9枚。简文中所载治“淤”的具体方药体现了对后来中医学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理论的具体运用。对于久淤之患则以活血化瘀峻药-虫类药物搜剔络道,增强通经活络作用,显示了其治法用药上的多样性。同时表明《武威汉代医简》最早应用了活血化淤治法。
2 《内经》奠定了活血化淤理论基础
《内经》中虽无淤血一词,但有“血凝涩”“血脉凝泣”“脉不通”“恶血”“留血”“血著”等30余种近似淤血名称的记载,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了淤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指出了以疏决通导为主的基本治疗原则。如《素问�9�9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o至真要大论》指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素问�9�9汤液醪醴论》曰:“去菀陈痤”。《灵枢�9�9小针解篇》曰:“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以上可以认为是活血化淤治法的理论雏型,形成了活血化淤的基本概念,从而为后世医家研究发展活血化淤理论、创制活血化淤方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伤寒杂病论》首创淤血的辨证论治
汉�9�9张仲景是血瘀理论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各科疾病,开后世淤血证之先河。久病入络,淤血内阻,加重病情,治当活血化淤。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淤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且在其它篇章中谈到了淤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淤证作了比较祥细的阐述。他首创了淤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淤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大黄地鳖虫丸、旋覆花汤、温经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剂。张仲景所用活血化淤诸方,可谓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旨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其指导临床遣药组方意义深远。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淤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淤药树立了典范。
4 唐宋时期的补充
汉之后,经过唐宋以至金元时代,活血方得到进一步发展与补充。随唐时代,如《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将淤血作为一个证候,并在有关疾病(如血证、积聚)的病机中阐述,使活血化淤治则在理论、方剂、药物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唐�9�9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仲景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为基础加减化裁出治妇女月经不通的桃仁汤、芒硝汤、桃仁煎,并以仲景大黄虫丸加减化裁出桂心酒方,用治妇女月经不通,结成瘕。宋、元时代,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于“产后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救”者,以药性平和、善能活血化淤止痛的五灵脂与蒲黄同用,组成失笑散一方。由于该方有良好的化淤止痛之功,故后世对其运用有较大的发展。朱丹溪重视解郁散结,创立气、血、湿、痰、食、热六郁之说,其中以气血之郁尤为重要,他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他所谓的郁,可看作是血淤的早期或轻症。
5 现代创新与发展
近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对活血化淤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活血化淤药物在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凝血、抗凝以及微循环功能、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大量有效的活血化淤方药,应用于临床,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特别是近年来对活血化淤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主持完成的精制血府胶囊及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预防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如何从单位药中提取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理仍是当前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活血化淤治法源远流长,可以说起源于秦汉以前,发展于后汉,补充于唐、宋、金、元,完善于明清,创新于现代。同时,我们深信,在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在不远的将来会给活血化淤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章节:27-001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馀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章节:27-002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章节:27-003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章节:27-004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章节:27-005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章节:27-006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武威汉代医简》,《内经》,伤寒杂病论
等等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9
你好 楼上的就是 我去复制也就没有意思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中医活血化淤治疗法是针对血淤证而设立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自古以来,即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因此,了解活血化淤治法的形成与发展,寻求源流,考其宗祖,推其演变,求其发展,对中医医疗及科研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其源流与发展作如下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武威汉代医简》首提活血化淤治法
《武威汉代医简》是远在《黄帝内经》之前约一世纪中叶成书的一部木质简牍。据专家考证,这些木质简牍医方和马王堆汉墓医书系我国同时发现最古老的医书。简牍共92枚,其中记载活血化淤治法的就有9枚。简文中所载治“淤”的具体方药体现了对后来中医学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理论的具体运用。对于久淤之患则以活血化瘀峻药-虫类药物搜剔络道,增强通经活络作用,显示了其治法用药上的多样性。同时表明《武威汉代医简》最早应用了活血化淤治法。
2 《内经》奠定了活血化淤理论基础
《内经》中虽无淤血一词,但有“血凝涩”“血脉凝泣”“脉不通”“恶血”“留血”“血著”等30余种近似淤血名称的记载,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了淤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指出了以疏决通导为主的基本治疗原则。如《素问�9�9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o至真要大论》指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素问�9�9汤液醪醴论》曰:“去菀陈痤”。《灵枢�9�9小针解篇》曰:“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以上可以认为是活血化淤治法的理论雏型,形成了活血化淤的基本概念,从而为后世医家研究发展活血化淤理论、创制活血化淤方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伤寒杂病论》首创淤血的辨证论治
汉�9�9张仲景是血瘀理论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各科疾病,开后世淤血证之先河。久病入络,淤血内阻,加重病情,治当活血化淤。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淤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且在其它篇章中谈到了淤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淤证作了比较祥细的阐述。他首创了淤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淤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大黄地鳖虫丸、旋覆花汤、温经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剂。张仲景所用活血化淤诸方,可谓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旨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其指导临床遣药组方意义深远。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淤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淤药树立了典范。
4 唐宋时期的补充
汉之后,经过唐宋以至金元时代,活血方得到进一步发展与补充。随唐时代,如《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将淤血作为一个证候,并在有关疾病(如血证、积聚)的病机中阐述,使活血化淤治则在理论、方剂、药物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唐�9�9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仲景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为基础加减化裁出治妇女月经不通的桃仁汤、芒硝汤、桃仁煎,并以仲景大黄虫丸加减化裁出桂心酒方,用治妇女月经不通,结成瘕。宋、元时代,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于“产后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救”者,以药性平和、善能活血化淤止痛的五灵脂与蒲黄同用,组成失笑散一方。由于该方有良好的化淤止痛之功,故后世对其运用有较大的发展。朱丹溪重视解郁散结,创立气、血、湿、痰、食、热六郁之说,其中以气血之郁尤为重要,他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他所谓的郁,可看作是血淤的早期或轻症。
5 现代创新与发展
近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对活血化淤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活血化淤药物在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凝血、抗凝以及微循环功能、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大量有效的活血化淤方药,应用于临床,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特别是近年来对活血化淤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主持完成的精制血府胶囊及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预防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如何从单位药中提取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理仍是当前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活血化淤治法源远流长,可以说起源于秦汉以前,发展于后汉,补充于唐、宋、金、元,完善于明清,创新于现代。同时,我们深信,在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在不远的将来会给活血化淤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章节:27-001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馀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章节:27-002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章节:27-003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章节:27-004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章节:27-005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章节:27-006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武威汉代医简》,《内经》,伤寒杂病论
等等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9
你好 楼上的就是 我去复制也就没有意思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中医活血化淤治疗法是针对血淤证而设立的,其形成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自古以来,即为众多医家所重视。因此,了解活血化淤治法的形成与发展,寻求源流,考其宗祖,推其演变,求其发展,对中医医疗及科研工作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其源流与发展作如下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武威汉代医简》首提活血化淤治法
《武威汉代医简》是远在《黄帝内经》之前约一世纪中叶成书的一部木质简牍。据专家考证,这些木质简牍医方和马王堆汉墓医书系我国同时发现最古老的医书。简牍共92枚,其中记载活血化淤治法的就有9枚。简文中所载治“淤”的具体方药体现了对后来中医学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理论的具体运用。对于久淤之患则以活血化瘀峻药-虫类药物搜剔络道,增强通经活络作用,显示了其治法用药上的多样性。同时表明《武威汉代医简》最早应用了活血化淤治法。
2 《内经》奠定了活血化淤理论基础
《内经》中虽无淤血一词,但有“血凝涩”“血脉凝泣”“脉不通”“恶血”“留血”“血著”等30余种近似淤血名称的记载,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了淤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指出了以疏决通导为主的基本治疗原则。如《素问�9�9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o至真要大论》指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素问�9�9汤液醪醴论》曰:“去菀陈痤”。《灵枢�9�9小针解篇》曰:“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以上可以认为是活血化淤治法的理论雏型,形成了活血化淤的基本概念,从而为后世医家研究发展活血化淤理论、创制活血化淤方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伤寒杂病论》首创淤血的辨证论治
汉�9�9张仲景是血瘀理论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各科疾病,开后世淤血证之先河。久病入络,淤血内阻,加重病情,治当活血化淤。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淤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且在其它篇章中谈到了淤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淤证作了比较祥细的阐述。他首创了淤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淤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大黄地鳖虫丸、旋覆花汤、温经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剂。张仲景所用活血化淤诸方,可谓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旨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其指导临床遣药组方意义深远。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淤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淤药树立了典范。
4 唐宋时期的补充
汉之后,经过唐宋以至金元时代,活血方得到进一步发展与补充。随唐时代,如《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将淤血作为一个证候,并在有关疾病(如血证、积聚)的病机中阐述,使活血化淤治则在理论、方剂、药物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唐�9�9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仲景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为基础加减化裁出治妇女月经不通的桃仁汤、芒硝汤、桃仁煎,并以仲景大黄虫丸加减化裁出桂心酒方,用治妇女月经不通,结成瘕。宋、元时代,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于“产后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救”者,以药性平和、善能活血化淤止痛的五灵脂与蒲黄同用,组成失笑散一方。由于该方有良好的化淤止痛之功,故后世对其运用有较大的发展。朱丹溪重视解郁散结,创立气、血、湿、痰、食、热六郁之说,其中以气血之郁尤为重要,他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他所谓的郁,可看作是血淤的早期或轻症。
5 现代创新与发展
近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对活血化淤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活血化淤药物在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凝血、抗凝以及微循环功能、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大量有效的活血化淤方药,应用于临床,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特别是近年来对活血化淤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主持完成的精制血府胶囊及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预防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如何从单位药中提取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理仍是当前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活血化淤治法源远流长,可以说起源于秦汉以前,发展于后汉,补充于唐、宋、金、元,完善于明清,创新于现代。同时,我们深信,在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在不远的将来会给活血化淤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章节:27-001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馀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章节:27-002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章节:27-003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章节:27-004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章节:27-005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章节:27-006
篇名:离合真邪论
本文: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武威汉代医简》,《内经》,伤寒杂病论
等等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9
你好 楼上的就是 我去复制也就没有意思了
《黄帝内经》中提到血瘀的篇章有哪些?
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各科疾病,开后世淤血证之先河。久病入络,淤血内阻,加重病情,治当活血化淤。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淤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且在其它篇章中谈到...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下一句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意思是体内的气畅通无阻,血液也就能毫无阻碍地流动。如果体内的气无法正常流动,停滞了,那么血液就会瘀积于身体的各个地方,无法运行全身。可见,血瘀是指离开经脉的血液滞留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什么是血瘀
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血瘀是怎么回事
在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这样谈到,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通。素问调经论中这样说到,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这个意思都能懂吧。也就是血遇到寒的就会凝滞,流得就慢了。寒凝血瘀,这是属实证。热灼血瘀,热是阳邪,会耗损津液,津液耗损,伤阴,热邪如果过多,那么就会让血液变得...
黄帝内经的13个药方是哪些药?
黄帝内经的13个药方 《内经》中的治疗措施,多以针刺为主,而略于方药。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但其中的小金丹,载于《素问遗篇·刺法论》,显系后世之方。这十三方方药虽少,但它是我国运用方剂治疗疾病的早期记载,在我国方药史上,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而且其中某些方药,仍为现今临床...
常言道“痛则不通”,这样的说法真的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吗?
这种说法最早源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意思是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一旦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凝滞不通……脉气不畅通,就会突然作痛。不过,最早明确提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古籍中的心病简介
心病多由病邪内侵,或痰迷心窍、水饮凌心,或气滞血瘀,或心气心血不足所致。《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难经·十六难》:“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
阴黄·血瘀肝郁证简介
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6][5]。阴黄是指湿浊留滞,正气不足,以病程长,皮肤巩膜黄色晦暗如烟熏为主要表现的黄疸病[1]。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瘀所致,病程长,病势缓[3]。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5]。《黄帝内经...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瘀之说始于《黄帝内经》,《灵枢》中的“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灵枢百病始生》篇谓:“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后者对“肥气”的描写形象地指明了巨脾症的特征,《素问五脏生成》提到:“有积...
四时脉象,圆矩浮沉~《黄帝内经.素问》(17)
若见到脉象缓慢,或两动一停,或三跳一止,停止有一定次数的,叫做代脉,是五脏之气衰弱的表现。脉象细,反映气血虚少。脉象涩而不流畅,反映气滞血瘀,会有“心痛”的病症。脉来滚滚而急,好像涌出的泉水那样,反映气血非常紊乱,是病势垂危的现象。脉象细小,似有似无,而又忽然像琴弦断了再也按不到,反映阴阳脱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