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0:51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01:56
小时候爱养蚕,一见桑枝绽出绿芽,回家赶紧用棉花包蚕籽,贴在胸口孵,睡觉也不离身。刚孵出的蚕宝宝又黑又小,蚂蚁似的,所以又称“蚁蚕”。蚕长大变白后,模样更可爱,荀子《蚕赋》说:“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身体柔软如女性之躯,头则似马首——精妙地描绘出蚕的优雅形态。中国人有悠久的养蚕历史,轩辕黄帝之妻嫘祖,据说是养蚕织丝第一人,她“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万民”。自此,蚕桑成为男耕女织社会的美丽风情。
古代养蚕人很辛苦。元·杨维桢《采桑子》:“吴蚕孕金蛾,吴娘中夜起。明朝南陌头,采桑鬓不理。”忙啊!为采桑,女人连梳妆都顾不上。明·高启的《养蚕词》说得更具体入微:每到养蚕季节,“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繁劳的蚕事,历历如在眼前。直到上世纪30年代,养蚕业仍然如此。茅盾先生的《春蚕》,即是一幅吴越之乡蚕事生活的全景图,深刻地再现了当时蚕农的辛劳——虽然作者的立意并不仅在于蚕。
养蚕自然离不得桑。记得小时候桑树都是高大的乔木,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常不解:鸡怎能飞上高高的树巅?后去农村,发现有些地方桑树长得矮小,树型也不美,七歪八扭的。原来此地蚕农采桑是将整枝剪下,捋下叶子,枝条用于沤纸浆造纸,年复一年,造就了灌木丛似的桑林,鸡自然方便地跳了上去。可见陶先生对乡村生活之熟悉,“田园诗人”的桂冠不为虚有。但由此也感佩桑树对人类的贡献!
除为养蚕、造纸外,桑树还结有桑葚,三五个一簇,躲在枝叶间。桑葚青而红时很酸,颜色发紫、发黑就成熟了,熟透的桑葚甜而汁水充盈,胜似枣,我们小时候就把它叫作桑枣。桑葚也有写作椹的,绍兴鲁迅的“百草园”里有一棵桑树,园门两侧的楹联题为:“俯听蟋蟀鸣,仰视桑椹熟。”写作椹似乎更贴切些,椹从木,本就是树上的果实。少年鲁迅大约也喜欢爬树,摘食桑葚,或许也曾采桑养蚕?
养蚕于孩子们自然是好玩,我常守在蚕盒旁看它们吃桑叶,我发现蚕吃桑叶很有规律,它们总是沿着叶子的边缘一圈一圈地吃,吃相也雅,不争不抢,忙而不乱。蚕盒里如果有很多蚕,可以听见它们啮咬桑叶的声音,嘈嘈切切,下小雨似的。蚕的食量大得惊人,它们几乎一天到晚不停嘴地吃,桑叶像铺棉絮似地盖上厚厚一层,转眼间便吃得只剩下些筋脉叶梗。
蚕不吃桑叶,昂起头寻找什么时,意味着它要“上山”了,蚕农会扎些草把子,供其爬上去结茧。我的蚕养在纸盒里,一夜之间,盒子的四角、边沿,白的黄的,蚕花累累。蚕“上山”后,以惊人的勇力“作茧自缚”,完成生命形态的嬗变。蚕只有极少数为留蚕种得以羽化而“魂归天宇”,绝大部分都不得“终天年”。蚕活一生,吐出大约1.5公里长的丝,这是它生命恒久的价值。
蚕桑是农耕社会的风俗画,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还是桑树遍野,与稻麦平分天下呢。如今,丝绸业式微,桑林已不多见。虽然如此,不掩蚕桑昔日的辉煌,那条曾经响着驼铃、穿越漫漫黄沙的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04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农耕文化,而土家族也自己特色的农耕文化。土家族的从事农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那里的人们种桑养蚕、纺纱织布,还有制陶、造纸、酿酒等。现在的土家族人依然坚持以耕田为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土家族农耕文化。土家族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群体,农耕文化在其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关农耕生产状况,以及形成的农耕民俗的传承,在土家族中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并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它,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贵州土家族从事农业,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国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巴子国的领域里就有“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土家族居住地属古代巴子国的“南极”之地。这里因有乌江,虽然山高谷深,但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很适合“植五谷”。正是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正如*《沿河县志》所云:“山川阻深,土候顿异……农时苟违,饥谨荐至”。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较为缓慢。唐宋以前,几乎是处于刀耕火种状况,正如《思南府志》所云,“处山箐者,芟林火之,因布种,谓之刀耕火种”。男女合作,伐木烧畲,播种杂粮,不施肥,不浇灌,待土地贫瘠后,又转移他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0:2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农耕文化,而土家族也自己特色的农耕文化。土家族的从事农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那里的人们种桑养蚕、纺纱织布,还有制陶、造纸、酿酒等。现在的土家族人依然坚持以耕田为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土家族农耕文化。
土家族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群体,农耕文化在其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关农耕生产状况,以及形成的农耕民俗的传承,在土家族中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并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它,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贵州土家族从事农业,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国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巴子国的领域里就有“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土家族居住地属古代巴子国的“南极”之地。这里因有乌江,虽然山高谷深,但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很适合“植五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1:57
摆手活动是土家族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摆手舞再现了土家先民农业生产劳动的场景,摆手歌记录了土家先民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情况。研究证实,在明朝甚至更早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山地农耕文化就已经非常发达了,并且这种文化的产生是伴随着族群迁徙而出现的文化传播的结果。 9月26日,永顺县松柏镇羊峰山蓸家湾稻田“晒龙谷”宛如迷宫,显示出独特的土家族农耕文化。“晒龙谷”是土家族独特的习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3:48
元明后,“土司”执政,土家族地区开始进入封建领主经济,涌现了一批豪强大姓,出现了较大的聚落村寨。他们与中原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引进中原发达地区水利,因提灌工程设施,用于农业灌溉,溪河沿岸利用水力架简车,提水灌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地发展,逐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逐步采用耕田地自然条件种植包谷、高梁、小米、豆类等,蚕桑,苎麻和蜂蜜等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手工业方面,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制造各种铁、木、竹农具和生活用品。妇女也学会了丝、棉、麻等纺织技术,生产土布。并出现了简单的冶炼工艺,尤其得益于乌江航运之便,运来了食盐、铁器布匹等以及百货,土家族地区木、竹、桐棬油、中药材,皮张、黄蜡、生漆也纷纷也出峡进入长江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沿江的集贸市场也随之形成而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