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中国古代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冲突和交融的事例,以及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0: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26
在古代, 游牧民族的马给人类的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 加速了贸易和技术的传播。 草原的游牧民族, 在与其他民族沟通时比起农耕的中原地带就有明显的优势。 马比人走得远、 跑得快、 负载的东西多。 游牧文明比起农耕文明来, 覆盖的领域大, 接触的文化多, 技术传播也可能快一些。因此在与游牧文明的交流过程中, 农耕文明不仅得到了游牧文化的精髓, 也有了接触其它外来文化的机会。 而农耕文明相对与游牧文明,总是以精雕细琢的态度不断完善任何事物以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因此农耕文明虽然覆盖领域不大, 但是它的文化是成熟完善的, 技术是先进有效的, 尤其是*思想文化上的高度发达。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文明交流的例子:
1、 青铜器 早在 4000 年前, 西亚已进入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主要的青铜冶铸技术均已发明, 并对周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东亚在那时才刚刚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文明在中原大地的起源真是西北游牧民族传播的功劳。 又如, 剑是古代游牧武士随身携带的武器, 广泛分布于欧亚*, 其中西亚和中亚的短剑较为古朴, 而东亚的剑种类繁多, 且异常精致。 而中国佩剑之俗也是起于西北游牧民。 但是青铜冶炼和铸造是定居者的事业, 不可能在马背上进行。 而且刀、 剑、 斧、 弓、 箭、 盔、甲、 套索是游牧民的主要兵器, 但其实只有套索是游牧民特有的武器, 其他均是定居民的发明。从中不难发现, 游牧民族的青铜文化正是取自他处。 游牧民族巧妙地利用了青铜器, 完善了游牧 生活方式, 战斗力大大提高, 促使游牧民走上了游牧军事化的道路, 从而将青铜兵器传播到了遥远的地方。
2、 系带和带钩 岩画和墓葬发掘均表明游牧民有系带的传统。
他们习惯将武器或生活用具挂在腰带上。 腰带以动物纹饰为主, 在中国北方有大量出土。 春秋战国之际, 系带之风盛行中原, 带亦系挂刀、 剑、印章等物。 系带和带钩争奇斗妍。 又有史载“带不厌新, 钩不厌旧” , “满堂之坐, 视钩各异” 。带钩在进入中原之后成了时尚或身份的象征, 其实用功能逐渐被人遗忘。 在游牧文化进入农耕文化的时候, 农耕文化的等级特点影响了它的发展, 从而产生了新的文化思想。
3、 粮食
中原地区上古原不产麦。 中原之原始农作物为禾( 今粟谷), 故中原早期农作物之字皆从禾不从麦, 如黍、 稷、 秫等。 小麦起源于西亚, 后来经由西北的游牧民族引种至中原。 粟起源于黄河流域, 新疆境内则发现了距今 4000 多年的小米饼( 由粟制作的食品)。 这就说明游牧游牧文明在带来小麦的同时也带走了粟。 稻米自南而北, 麦类自西而东的传播, 对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生产生活
一部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或南迁), 带来了民族大融合, 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 如,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匈奴、 鲜卑、 羯、 氏、 羌“五胡” 南迁, 带来了方凳、 胡床等用具, 以及完善的畜牧养殖方法; 而他们也学到了更加实用的种植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