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与现代官职如何对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9:13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2:05
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
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
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或省辖*)。
5、巡抚:相当于现今的**、*。
6、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
7、总督:军事职能相当于解放初期的大区*。
8、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
9、步军统领:相当于现在北京警备区兼*厅的职能。
10、内务府:为皇室服务的机构,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之类的部门。
11、驻防将军:相当于现在的警备区司令员。
12、提督:为一省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13、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或军长,其统辖的镇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
14、吏部尚: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
15、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顾问委员会常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官职等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23
宰相——*总理
大将军——**
兵部尚书——国防*
吏部尚书——中组部*
礼部尚书——外交部*
户部尚书——财政*
工部尚书——建设*
刑部尚书——司法*
左都御史——监察*
大理寺卿——司法*
国子监祭酒——*党校校长
鸿卢寺卿——钓鱼台国宾馆**
内务府总管——***处*
宗人府总管——**主任
顺天府尹——北京第一人民检查检查长
大学士——*局常委
军机处军机——**委员
上驷院总管——交通*
督察院总管——第一法官
总督——**
巡抚——*
总兵--军区司令员
九门提督——北京市**
**:
清代叫军机处
明代叫五军都督府,共十个都督。
宋代叫三衙(殿前司、侍卫马步二司),每司设有都指挥使、都虞侯
唐代叫南衙12卫大将军和北衙十军,隋唐以前往往军政不分,比如汉代的大将军
国防部:
清代至隋代都叫兵部
*警卫团:
清代设有上三旗和内务府旗组成的御前大臣(无定员)、领侍卫内大臣(6人)、内大臣、散秩大臣、御前侍卫、一二三等侍卫、蓝翎侍卫负责皇宫禁卫,护军营护军统领(8人)负责皇城,骁骑营都统(24人)和步军营步军统领(1人)负责京城,前锋营前锋统领(2人)负责前卫探路。
明代设有包括锦衣卫在内的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共二十六个,除了锦衣卫指挥使兼有随扈和侦查、刑狱功能外,其余都只负责把守京师内外城门地界。京师的主要兵力有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三大营。
宋代皇宫禁卫由从殿前都指挥使司中精选出的班直负责。
唐代起初由12卫大将军率领兵士负责皇宫禁卫,后由宦官控制的神策军取代
汉代禁军分为南北二军,北军中尉和南军的光禄勋分别控制,各宫殿设有卫尉把守。
大军区司令:
清代固定设有八总督。
明代总督不常设,宋代以前军队集中于*禁军 地方军队不多故不划分军区,地方官多兼管军事,唐代藩镇更烈
省军区司令:
清代每省设有绿营的提督。
明代每省设有都司,但到了中期之后 ,基本沦为总兵官的下属
师以下:
清代于一省之内设有数镇总兵,八旗每一旗相当于一个师,但该旗都统高于总兵,与提督平级。总兵以下设有副将,其部队叫做协,参将、都司、守备的部队都叫做营,千总、把总的部队叫做汛。
明代在都司下设有卫指挥使,辖5600人,之下有千户所千户、百户所百户、总旗、小旗。编制为10人一小旗,56人一总旗,112人为百户所(相当于连)、1120人为千户所(相当于小型团),5600人为一卫(相当于旅)。
宋代的编制一般以50人为队,2队为都(100人,军官叫都头),5都为营(500人,军官叫指挥使),5营为军(2500人,军官叫都指挥使),10军为厢(25000人,军官还叫都指挥使,但厢不常设,有时在军下设厢,如上四军)。
唐代每个折冲府设折冲都尉1人,左、右果毅都尉2人统领。府以下200人为团(军官叫校尉),100人设一旅帅。50人为队(军官叫队正、副队正),10人为火。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
汉代设有部曲,部由校尉统领,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但编制不成熟不统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0:58
请问楼主具体指哪个朝代的那种制度?
古有分封制 三省六部制 而在清代还有内阁,南书房,宦官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2:49
另外补充一点
不同朝代的官职设置也是大不想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4:57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对唐代的职位与品级有这样的概括:
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唐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四者各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勋、阶高者,亦有勋、阶卑而官、爵高者。宋朝列衔,凡阶*卑则称“行”,阶卑官高则称“守”,官与阶同则无“行”、“守”字。今制惟以官为定,为是官,则勋、阶、爵随之,无复叙劳、叙功之意
至于清代,实行的是一种相当简化的散阶制度,自正一品到从九品十八阶而已
清朝的官位等级划分
大清朝*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古代的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有主事等。 此外,*还设有专门机构和*,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派*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派*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不是不解释对应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老多现在根本就举不出实例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7:22
1.太守或郡守:*;
2.刺史:省*兼省市军区司令员;
3.京兆尹:北京市*;
4.太尉:国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0:03
无法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