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作文包括过年的来历、习俗、最后弄自己的体会,正月十五的作文、包括看花灯。来历、吃元宵。体会900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9:3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9:10
春节放鞭炮的习俗
搜集整理
新春燃放爆竹的风俗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初始主要是为了驱除疠疫,也就是驱逐瘟神疫鬼。到了宋代才有今天的除旧之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便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拉开帷幕的,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也由此开始。
祭灶,民间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祭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摆上供品,跪拜叩头,燃放爆竹,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燃放爆竹便成为给灶王爷壮行的重要程序之一。
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燃放爆竹就算完事了。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便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开场。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祭灶”,我国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祭过灶神,第二天便是年二十四,俗例是大扫除。扫房子除为了新年的环境清洁外,还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有些地区的民俗,也是想除旧迎新,做迎接财神用的。他们把房屋清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焚香礼拜,鸣鞭放爆,恭迎神的驾临,从而保佑家人一年的平安和财运。
打扫完房子,便是年二十五了,这一天的风俗是磨豆腐。除了磨豆腐以备过年外,在京津地区还在这一天迎玉帝下凡。迎的时候要鸣放鞭炮,焚香礼拜,还要家家和颜悦色,祈求受到玉帝的赐福、赐寿、消灾除害。这一天是不能咒骂人的,否则被玉帝听见而受到怪罪,就会后患无穷了。
年二十六的民俗是割肉,在中原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是蒸馒头。蒸的馒头不单是为了吃的,还要预卜一下来年的时运如何。如果馒头蒸得膨松且光洁匀正,那么来年自然是时运亨通,无往不利了;如果馒头蒸的太硬且不匀称,一定是有家鬼或野鬼在蒸笼里捣乱,这就要经过一番的祷祝或谩骂,甚至放鞭炮震慑,才会使情况得以好转。总之年前要避免诸事不顺,从而影响到来年的运气。
年二十七、二十八两天在传统民俗中要理发、洗澡,郑州有“二十七剔精细儿,二十八剔傻瓜”;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俚语。中原地区民俗这两天还要杀鸡宰鸭,为丰盛的年夜饭做准备。此时,广大城乡已随处可以听到爆竹声,五彩缤纷的烟花也开始在夜空中绽放了。
豫北地区农村二十八这天民俗还要贴“画画”,有的叫贴“嘎(译音)”,即写对子,贴门神。一些地方的习俗在贴对子时还要燃放鞭炮助兴,这时的门庭院落通常是朱联似锦,落红如缎,浓郁的节日气息,便扑面而来。
年二十九的民俗是打酒。在旧习中则是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的大村庄为首,数十人一队,提灯笼、敲大鼓、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燃放爆竹,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鞭炮声喧。解放后,此俗逐渐消失,但民间祈福、祭祀、燃放鞭炮的风气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豫北一些地方民俗要家置酒宴,往来拜访 “别岁”,并焚香于户外(叫“天香”),放炮于庭前,通常要三天。
节前的这段时间,是孩子们的天堂。这时学校已放假,家事又无须插手,疯狂地玩耍便是最开心的事了。记得儿时这个时节,总要带着身上所有的零花钱,满世界地买炮放炮,为数很少的炮摊常被围的水泄不通。那时候钱少,买炮很仔细,放时也较为节省,不响的炮掰断了加上捻还要再燃放。邻里谁家要放炮了,那便是大事了,大家都哄上去围观,那种热闹的场景和气氛,至今仍令人难忘。
年三十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民俗是捏仁、出锅。即捏扁食、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豫北农村民俗在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尔后才是出锅炸食品。郑州地区年三十晚饭下饺子前也有放鞭炮的习俗,但辞旧迎新的意味更多一些。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即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而燃放鞭炮就成为活动的重头戏了。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放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
今人除夕夜放鞭炮更是气势恢宏,每当零点的钟声响起,城乡天空都是炮声轰鸣,震天动地。少至千头鞭,万头鞭,多至数万头鞭,几十万头鞭爆响连片,此起彼伏,绵延不断。早晨醒来,门前落红满地,出门拜年,总要踩着厚厚的鞭炮纸屑,像绒绒的红地毯。年,这时才真的来到了。
正月初一日农历称元日,为新岁之首。初一凌晨,更是爆竹声喧,铺天盖地。温州一带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若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北方大部分地区民俗,初一早饭要下饺子,这也是新年的第一顿饭。饭前(有的是下饺子时)燃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昔年盛行放炮时,此时家家户户都是锅灶鼎沸,鞭声长鸣,红红火火的大年下就姗姗而至了。
北京农村初一早上,不少舞狮班及秧歌队要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更是要燃放鞭炮以示欢迎。
昔年放炮,品种较少,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如今的爆竹品种已相当丰富,最为普遍的是“单响”、“双响”和“鞭”三大类,花色有千余种之多。
放爆竹各地没什么大的差异,但具体含义各有不同。在江苏开门要放三声炮,取“高升*”的意思。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便可听到络绎不绝的爆竹声了,因为人们相信燃放爆竹越早,越会发家。在有些地方放开门炮要依照《通书》指定的时刻、方向燃放,放的时候要先在屋内把爆竹的引心点燃,然后才把门打开,将炮向外放,同时说一声“平安大吉”。这样的爆竹声要从天未明一直放到上午的。
商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
民间正月里所做的多是吃、喝、玩、乐的事,但几乎每一天都有一个特定的称谓,从初二到初五这几天是新年中除了元旦以外最重要的日子。
初二这一天拜年的人特别多,也是出嫁的女儿带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海南民俗,如是新婚第一年回娘家拜年,则要自备鞭炮,进门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
旧时初二,豫东一些乡村,早早的就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人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走亲探友,尽情享受节日的愉悦。
在北京地区则还要在这一天迎神,在闽南也援此例。当地的民俗以腊月二十六为尾衙,正月初二为头衙,在这两日要用三牲祭祀福德正神—土地公,这称为做衙。俗传做尾衙要赶晚,做头衙要赶早,所以在初二这一天祭神时,刚点完香,便要立刻放爆竹,不能延迟一秒,据说这样福德正神才可以赶快去把银子拿来,使自己赚大钱。
在东莞于初二日除祭神外,还有开、开年的习俗。在这一天商店要用三牲祭祀土地神等,称为开。至于开年是指中午祭神后,带着鸡、鹅、猪肉等往母亲家拜年。燃放鞭炮也就成为祭祀、壮行、喜庆等必不可少的事儿了。
初三是上坟、吊祭已逝家人的日子,也称为“做初三”。我国不少地区的民俗都有摆放供品、焚香跪拜、燃放鞭炮的习俗。有些地方还认为初三是穷鬼日,要特意燃放鞭炮,称之为“送穷鬼”。初三这一天不是玩乐的日子,人们也不太喜欢在这一天出游,在江浙一带则以初三为“小年朝”,同初一是一样的过法。
初四在有些地方被认为是神回家的日子,要准备一些牲礼来祭祀灶神,叫“等神”。他们认为神应是晚一点回家的,越晚回代表玉帝对他越喜爱。在闽南既沿此俗例,正月初四才是接灶神回家的日子,但要在初三晚烧“云马”给神照明,并让他在子时骑着下凡,另外还要在初四的下午备下三牲祭祀他们,焚香上礼毕,便燃放鞭炮,使神灵各就各位,这样便是接神完成了。
在梅县初四这一天,还是红男绿女闹春的日子,他们个个衣着光鲜,在街上放爆竹、点烟花,东游西逛,尽情地享受节日的快乐,寻芳的男子要是能遇到自己的意中人,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初五,俗称为财神诞辰的日子(北方也有在初二的),这一天,凡希望财运亨通的人们都必须备牲礼接神,商家店铺对此尤为重视,有的就在这天开张以示吉利。如《清嘉录》上所说:“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乳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有的发财心切商家,在初四夜里就开始接了,他们金锣长鸣,炮声连片,喝“路头酒”,往往要接到天亮才接完,称之为“抢路头”。
初五这天一些商家还要吃“财神酒”。在北京,初五以后店铺开张要放鞭炮,称为“鬼崩祟”。北方一些地区的商家初五后店铺开张鸣放鞭炮也极为盛行,大家都希望鞭炮能崩走往日的晦气,迎来新春的财源旺盛。
上海地区的商家则在初五子时,于厅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天津人称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初六在有些地方为出嫁的女儿归宁的日子。这天女婿、女儿都会上门来拜年,喜庆、放鞭炮与初二的习俗也大致相同。
初七至初十,在旧历中是很重要的日子。据东方朔《占书》上说:“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顾禄《清嘉录》中又有九天十地的说法:“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年之祥灾。”这几日,人们为祈祷天公作美,带来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并庆贺玉皇大帝的诞辰(九日),鸣鞭放炮以及各种祭祀活动便日盛一日了。
在正月里除了初五外,比较热闹的要算元宵节了,有些地方从正月十二、三便开始闹元宵,一直要闹到十六才停止。其意义同过除夕夜差不多,也要焚香鸣炮祭祖拜神的。十五吃元宵,在宋代便有风气,而张灯的习俗则沿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天,除在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外,各家商会还会燃放烟火、爆竹,从八点到十点延绵不断,可谓火爆连天,万人空巷了。
北方民俗过元宵节是“十五扁,十六圆”,即十五吃饺子,十六吃元宵。这两天民间燃放烟花(也叫焰火)很盛行。民间俗称烟花为“花”,燃放烟花叫“放花”,并将其与爆竹合称为“花炮”。烟花大致可分为喷射类、旋转类、升空类、吐珠类、线香类、地面礼花类、烟雾类、造型玩具类、小礼花弹类等类别,几千个品种,是元宵节最受宠的玩儿。
民间燃放烟火自宋代已成习俗,正月十五常有皇帝“临幸”观视,以示与民同乐。燃放烟火的场面也极其宏大,灿烂辉煌,在现代亦属罕见。
《红楼梦》中描绘放烟火:“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火的盛况。
儿时过年放烟火,是十分令人向往的事,彩竹筒、滴滴金、满天星,天女散花、五福临门等都是很受喜爱的品种。美丽的烟火,载着童年的梦想,飞上天空,幻化成缤纷绚丽的光彩,把节日的夜空装扮的姹紫嫣红,分外妖娆,如今忆起来,仍回味无穷。
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是节日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醴陵,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响亮的爆竹,鲜红的春联,表现出人们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渴望,也集中体现了一种民族心理、梦想和愿望。尽管这时候北国还霜雪冰冻,但人们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唤醒了春天;从雪花晶莹中看到了麦田金碧;从腊梅清香中闻到了桃李芬芳。时序从此转向阳春,万里乾坤生机萌动。人们由此以欢畅、乐观、信心百倍的热情,迎接新春的到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9:11
北京上元灯会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1]。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 元宵节美食——元宵
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编辑本段节日历史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编辑本段相关传说
点彩灯来历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9:11
祭灶神
又称送灶神。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在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上天向玉帝回报,民间为其设祭送行。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晚,家家在灶前供献糕饼、纸帛,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牢灶神嘴巴,不使其乱说。并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条幅。
过小年祭灶神
谣曰:“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意即贴春联);三十夜,守一宿。”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儿就来到。
而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北京的歌谣则是这样唱的:“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过了小年,又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年俗备忘录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进入年关,除了祭灶外,各家还要备酒做饭,放鞭炮,民间又称“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扫尘
这天要年终大扫除,民间俗称“扫尘”,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五糊窗户
前一天打扫完,这天就该糊窗户,现在多数人家没有糊窗户的必要,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民间流传这一天要“割年肉”,也就是开始置办年货了。
腊月二十七洗晦气
这天开始民间讲究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按照传统习俗,每家每户一定要蒸上几锅馒头。发面和蒸馒头的习俗,取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守岁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等,又称年三十、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天进行。主要有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除了吃年夜饭,最重要的是“守岁”至次日凌晨。
正月初一吃饺子
正月初一家家吃饺子,吃饺子寓意为招财进宝,新年发财。
正月初二祭财神
这天天亮前民间有祭财神的习俗,以求一年财源茂盛,衣食有余。
正月初三走初三
这天是女婿给岳父拜年的日子,俗称走初三。又有民俗说初三是谷的生日,禁忌在这天吃米饭,否则会伤谷没米吃。
正月初四查户口
俗传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全家人必须人人在岗,接受核查。
正月初五送穷
各家要扫除垃圾,投之门外,表示送走贫穷,祝新年丰收富足。
正月初六开市
这一天各城市店铺开市恢复营业。
正月初七人日
人日又称为人胜节,它起源于先秦时期古老的占卜术。人们要在这天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形,制作成叫“人胜”的装饰品互相赠送。有些地方这一天要吃春饼。
正月初八祭星
传说正月初八是天上诸星下界的日子,普通百姓在院内向北设案,要焚香礼拜,祈求丰年和平安。
正月初九天公诞
玉皇大帝是道教所尊奉的下临万民的天神,俗传正月初九为其生日。这天,信奉者要去道观中斋天。
正月初十石不动
相传正月初十为石头生日,这天要在大石头前烧香祭拜,忌动一切石器,如磨、碾、碓臼等。
正月十四试灯
近代元宵节演变为三天,正月十四为试灯,即在这天张挂完毕,进行彩排。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百姓俗称灯节。这是继春节之后又一个节日*。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9:12
春节印象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水饺压岁钱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责任为之重大的关口。
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写一点闹春怀旧的文章,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人恭维的掌声。自欺欺人的话我不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春节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的程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的满足。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我想,今天的孩子们也会和我当时一样,感受到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许是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无论各类媒体如何渲染轰炸,我的实际感受总是不尽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父母那里必须去,亲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约还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游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儿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受的却是自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我宁肯像往常一样,粗茶淡饭,十点钟睡觉,临时看一会书,或者跟朋友们打一圈牌。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日子,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欲。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的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
是的,我们不断老去,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还要写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9:12
闹元宵
元宵佳节之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你瞧,什么猜灯谜、什么放烟火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活动都有,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
穿过熙熙攘攘的小道,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西望不见头,从北望不见尾,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弯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着脚尖望着。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眉清目绣的青年人,有四五岁的小孩。
过了许久,只听嘣的一声,天空中出现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雅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仿佛鱼儿们也在它们的家园里放烟花呢!天空中的奇花有的绿草如茵,有的桃红李白。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仿佛清香扑鼻,馨香阵阵。
“轰”的一声,空中炸开一朵朵“蝴蝶兰”,*真极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而下,直入水面。一条条白蛇直冲天,“S”走法引人看。湖边射出一条条小船,亭亭玉立在湖面,仿佛一艘艘战舰向我们开来,庄严肃穆。顿时天空出现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了白天,离我二公里远的房屋都显而易见,它密如蛛网,好象世界末日,群星们撞向地球。接着地上又冲出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似放鞭炮,霎时,大地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忽然,湖边出现了一条晶莹剔透的瀑布,那瀑布与众不同,它是又无数个小白点凝聚而成的,*真无比,那瀑布滚滚而下,还冒出一缕缕清烟,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
最后,天空中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繁花,响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今天的晚会结束了,一次又一次的烟火晚会一次比一次的精彩,让我看到了祖国的科技繁荣、发达。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看灯。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妈妈也随着人流汇入了灯区德胜街。只见那德胜街的大牌楼,五光十色,“千万”条金*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胜”啊。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看都看不过来。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们继续往前走,只听见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歌声“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动通信公司的宣传了。果然,前面有一个舞台。上面虽然空空如也,但旁边是一个手机,(还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机广告)手机的屏幕上还有动画。哦,怪不得听见歌声,只见屏幕里的周杰伦正卖力地拿着话筒,唱着呢!看来,元宵节不仅灯好看,还处处充满商机。 这边刚刚送走了周杰伦,那边的刀郎又来了。因为那熟悉的旋律“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的时候来的更晚一些”真悠闲啊。原来是为九曲黄河阵做广告啊。看那九曲黄河阵,左拐右拐,精妙无比,正如人生道路上,虽然左拐右拐,但最后还是会出去,获得胜利。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