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什么?145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8 00:5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8:56
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和地方*之手。当时被举者占四分之三是现任官吏,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弊百出,察举制度亦因此遭到极大的破坏。汉时期对被举者年龄的*,普遍偏高,这并不一定是好现象,因为此举无疑是对于青年才俊仕途的压抑。
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8:57
九品中正制shi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新的选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
九品中正制
尚书陈群创议的。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使察举滋生了种种*的现象,与要求参与*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开九品中正制先导的是曹操唯才是举的主张。曹操曾三次发布求才令,他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要起用他们来治理国家,来带兵打仗。这无疑是对当时强调德治和仁孝的儒家思想的一次大冲击,也是对当时用人标准的一次大纠正。指导思想的改变,引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逐渐改变了东汉以来由门阀世族主持乡闾评议和控制选举局面的形势,从而为建立新的选举制度创造了条件。
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就把曹操“唯才是举”的方针制度化了,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
九品中正制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咄咄怪事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
九品中正制
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庭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沿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大小中正官还都有名为“访问”的属员。二、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当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8:57
沦为门阀士族维护特权的工具,制约了寒门庶族上升,使社会阶层固化,反而导致士族自身的衰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8:58
主要是加强了门阀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一直延续到唐朝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导致门阀掌握实际权力,压制的社会阶级的流动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8:58
做官的人世世代代都能做官,平民百姓永远都是平民百姓。
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汉朝察举制的延续,选官过程被操纵,所以平民百姓永远都没机会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