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去交流,帮忙去进行心理疏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2: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55
精神*症患者怕的就是自己被这个社会抛弃,被家人抛弃,更害怕的是面对一双双那种看着自己像是在看一种稀有的动物一样,那样就更刺激患者了,同精神病人打交道,需要很多的技巧:
1、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轻松的坐姿,假如患者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可用握手、拍肩表示关怀,可使患者放松一些。
2、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假如要向他提出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3、倾听时交流者的表情应与患者的感情合拍,例如当患者讲述他的痛苦时,交流者应表现出庄严、专注,甚至眉头紧锁;当患者讲到高兴之处,交流者要面带微笑,表示分享其快乐;当患者诉述原委时,交流者应以深沉的点头表示理解。
4、不论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要充分地加以鼓励,藉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尽量避免诉苦和求全;
5、对于患者显著脱离现实的想法主意(如妄想),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冷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6、培养病人更多的爱好兴趣,适当地为病人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患者家属有时需要做*,去关心、照料病人的生活;有时需要代表医生,向病人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督促他遵医嘱服药;有时要把病人当作朋友,诚恳地交换意见、讨论问题;有时又要摆出长者之尊,来迫使病人去完成那些他不愿做、却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定时休息、生活自理、门诊复查、按时按量服药等。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学会和精神*症患者交流是一种很难的技巧,专家提醒,家属应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流,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55
如果是在精神科医院,除药物治疗外,大多安排的是比如团体放松训练等团体训练内容。这对个人的病情会有康复作用。
如果要进行心理疏导,通常是指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理论上主要是有心理咨询师来完成。也就是说,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心理咨询师没有。
在心理方面的内容,精神科和心理咨询师都可以做,属于交叉领域。精神科医生不做,不从事心理治疗和辅导,也并不为过。
因为药物治疗是其更擅长领域。心理领域则是心理咨询师必须熟稔掌握的。不过,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受训过,会做并掌握的心理咨询师并不多。
事实上,在药物治疗控制前提下,精神*治愈后复发率将大为降低。简单说,在精神科医院做的,叫心理疏导,而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做的,定义为心理咨询。有些懂行的精神科医生会在心理治疗前,明确定义。从先有实证数据现实,患有精神*症状后,如果找到合适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愿意做心理治疗的,将是患者终身福音。
不过这一行太苦,即便精神科医生愿意冒险从事的也并不多,这也是相对来说,心理治疗为何收费昂贵的最终原因。属于给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干的领域。真有这能力吃这行饭的,包括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师里,很少。
如果真要展开心理治疗,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主治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安排下,首先进行个体治疗。在一定阶段会邀请家庭进入协助治疗进程。
这是因为精神*症本身存在有家庭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并非一味家人呵护就能够促使其好转,治疗一定是在有所针对、设置清晰的情况下方能进行。
在未辨明具体作用因素的情况下,心理工作者反倒会首先拒绝家庭进入治疗,为患者的康复预留空间。
如果真如普通认识的那样,只要家庭呵护就能好转,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有精神*的这种精神疾病了。
最后,对患者家属来说,对心理咨询或治疗设置的尊重与支持,对科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才是患者痊愈,家庭最终健康的关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55
精神*症患者怕的就是自己被这个社会抛弃,被家人抛弃,更害怕的是面对一双双那种看着自己像是在看一种稀有的动物一样,那样就更刺激患者了,同精神病人打交道,需要很多的技巧:
1、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轻松的坐姿,假如患者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可用握手、拍肩表示关怀,可使患者放松一些。
2、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假如要向他提出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3、倾听时交流者的表情应与患者的感情合拍,例如当患者讲述他的痛苦时,交流者应表现出庄严、专注,甚至眉头紧锁;当患者讲到高兴之处,交流者要面带微笑,表示分享其快乐;当患者诉述原委时,交流者应以深沉的点头表示理解。
4、不论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要充分地加以鼓励,藉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尽量避免诉苦和求全;
5、对于患者显著脱离现实的想法主意(如妄想),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冷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6、培养病人更多的爱好兴趣,适当地为病人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患者家属有时需要做*,去关心、照料病人的生活;有时需要代表医生,向病人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督促他遵医嘱服药;有时要把病人当作朋友,诚恳地交换意见、讨论问题;有时又要摆出长者之尊,来迫使病人去完成那些他不愿做、却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定时休息、生活自理、门诊复查、按时按量服药等。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学会和精神*症患者交流是一种很难的技巧,专家提醒,家属应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流,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56
精神*的人还有救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55
如果是在精神科医院,除药物治疗外,大多安排的是比如团体放松训练等团体训练内容。这对个人的病情会有康复作用。
如果要进行心理疏导,通常是指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理论上主要是有心理咨询师来完成。也就是说,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心理咨询师没有。
在心理方面的内容,精神科和心理咨询师都可以做,属于交叉领域。精神科医生不做,不从事心理治疗和辅导,也并不为过。
因为药物治疗是其更擅长领域。心理领域则是心理咨询师必须熟稔掌握的。不过,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受训过,会做并掌握的心理咨询师并不多。
事实上,在药物治疗控制前提下,精神*治愈后复发率将大为降低。简单说,在精神科医院做的,叫心理疏导,而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做的,定义为心理咨询。有些懂行的精神科医生会在心理治疗前,明确定义。从先有实证数据现实,患有精神*症状后,如果找到合适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愿意做心理治疗的,将是患者终身福音。
不过这一行太苦,即便精神科医生愿意冒险从事的也并不多,这也是相对来说,心理治疗为何收费昂贵的最终原因。属于给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干的领域。真有这能力吃这行饭的,包括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师里,很少。
如果真要展开心理治疗,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主治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安排下,首先进行个体治疗。在一定阶段会邀请家庭进入协助治疗进程。
这是因为精神*症本身存在有家庭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并非一味家人呵护就能够促使其好转,治疗一定是在有所针对、设置清晰的情况下方能进行。
在未辨明具体作用因素的情况下,心理工作者反倒会首先拒绝家庭进入治疗,为患者的康复预留空间。
如果真如普通认识的那样,只要家庭呵护就能好转,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有精神*的这种精神疾病了。
最后,对患者家属来说,对心理咨询或治疗设置的尊重与支持,对科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才是患者痊愈,家庭最终健康的关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56
精神*的人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