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现代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0:1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59
最近看了一篇文,才知道原来很多先贤说的话都被后人曲解了。搞笑之余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推荐大家看一看。
我贴在我的空间里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题目是“被中国人误解了千年的七句话”,其中一句是这样的:
1、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BT了。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原句: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9
大力推荐大家看一下,不为了我的空间的点击率,只为了弘扬中华的经典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59
个人感觉论语教导我们顺应,礼仪其实是道德衰败的产物, 因为只有道德衰败了, 人们才需要从形态上强调礼。 可是不得不说我们离不开这种束缚, 因为整个世界都是这样运转的。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遵守这些莫名其妙的规则, 沉醉在不真的虚假之中。 赫赫
论语是为人之道, 而老庄则是超脱之道。 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高尚,人生不过百年怎么过还不都一样。 赫赫
孔子有一句话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而论语则是保身之道。 它也导人向善,虽然并非真善。 不过并不排除从中找到真善的可能。 赫赫 我常说看不惯世界却无力改变。。我是学老庄的, 所以我期望改变。 而读论语的儒生则顺其道保其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赫赫 相对来说这条路非常适合现在的时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59
以儒为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00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觉得论语是一部礼仪经典,它给人们一种行为规范,至于一些个人感受可以参考不可全信,论语之精髓,一言以蔽之,厉己,礼人。我是道派,也许旁观者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