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8 07:1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3:27
是"路转溪桥忽见"。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3:28
中国诗歌在流传中有不少“异文”,有作者草稿、订稿之分,也有传播者抄录错讹或改订的原因。“千锤万击出深山”最早的版本是“千链万击出深山”,李白诗“举头望明月”也有书作“举头望山月”,等等,这些都叫“异文”。对于这些有异文的诗句,编写教材的原则是“择善而从”,如辛弃疾《西江月》中的“路转溪头忽见”现已改为“路转溪桥忽见”,等等。参考资料:镇江日报上面登载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3:28
今年大学毕业,当年学的版本是溪头,来答。个人感觉“路转溪头忽见”明显要优于“路转溪桥忽见”。首先,文章上阕对应的句子是“听取蛙声一片”,这个“蛙声”是很明显听入耳朵里的,与前面“惊鹊”、“鸣蝉”相对应,给人一副美好的夏日田间地头的惬意景象。文章下阕写到,“星”“雨”,这也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象,更是一副动人的农村景象。星星,雨看似是看到的,但是与上文一样这都是有声音的,“七八个星天外”也指农村夏夜的声音,所闻所见。所以文章最后若为“溪桥”,则是化动为静,与文章整体意思不搭。若为“溪头”,则看似是看,实则溪头的流水声已经尽在耳边。所以,若仅仅看表面,“溪桥”似乎优于“溪头”,但涉及农村夏日之景,又怎么会仅仅满足于眼前的景象,而忽略耳边的“协奏曲”呢?所以细细品味,“溪头”要优于“溪桥”。个人愚见。以上。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3:29
应为”路转溪桥忽见“。原因是根据上下文来看,作者行进在山边的田野中,稻花香说明此处乃是有人烟(人口还不算少,说丰年点明了种的稻田连片)的地方。那么下面的路转溪桥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旧时茅店社林边,为什么小溪上要有桥?因为方便人们交通的需求(又一次紧扣人烟密集),人们去乡村林边的茅店呀,或者小憩,或者回村,一副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就跃然纸上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3:29
应是"路转溪桥忽见" 因为与前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较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