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3: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根据《上下五千年》的记载,古代妃子在皇帝面前都是自称妾,或者妾身,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只是戏剧当中被曲解了,这是错误的。
下面是关于臣妾的资料: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
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如《史记·吴太伯世家》和《伍子胥传》有“请委国为臣妾”、“求委国为臣妾”语,《汉书·西域传》有西域小国“称臣妾”语,《后汉书·皇后纪》有“天下臣妾,咸为怨痛”语。
古代演绎或古代电视剧内,都将嫔妃的自称说成了臣妾。其实这样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古代妃嫔可以称“妾”,“妾身”,但不可以称臣妾。
扩展资料
发展演变
在汉代,除非你有特殊的贡献,才可以娶到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一般的*也就最多娶妻妾三个而已,汉代史学家蔡邕称“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是平民百姓,一个小老婆也是不准娶的,“庶人一夫一妇”,只能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
《元史》是这样记载的,“(谭澄)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请求允许普通男人纳妾,从而元代的普通男人才有了纳妾的权利。在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明代,比宋、元时期宽松多了。即使够格纳妾,也不是一生随时都可以娶的。
明朝,亲王一级的,“许奏选一次,多者止于十人。”世子及郡王则少多了,减了一多半,“额妾四人”,一生一般就是一次,除非无后,才可择二次。但是,庶人随意娶妾依然是不被允许的,嘉靖三十一年有例,“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
对于私自纳妾者,赐以四十皮鞭:“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但实际上在清代至近代这些法律已被改得面目全非。
中国传统上,一个男子一般只能同时有一位正妻(正室),其它为妾。但也有先纳妾后娶妻的例子,如章太炎于1892年纳妾王氏,王氏去世后与汤国黎结婚,但只称王氏为妾。
在中国*,妾的合法性止于中华*国民*建立,但真正严格地禁止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香港和澳门等地亦是法例所禁止的,否则是犯上了重婚罪;较为特别的是,香港直至1971年才完全废止大清律例,禁止纳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1
根据《上下五千年》的记载,古代妃子在皇帝面前都是自称妾,或者妾身,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只是戏剧当中被曲解了,这是错误的。
下面是关于臣妾的资料: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
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如《史记·吴太伯世家》和《伍子胥传》有“请委国为臣妾”、“求委国为臣妾”语,《汉书·西域传》有西域小国“称臣妾”语,《后汉书·皇后纪》有“天下臣妾,咸为怨痛”语。
古代演绎或古代电视剧内,都将嫔妃的自称说成了臣妾。其实这样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古代妃嫔可以称“妾”,“妾身”,但不可以称臣妾。
扩展资料
发展演变
在汉代,除非你有特殊的贡献,才可以娶到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一般的*也就最多娶妻妾三个而已,汉代史学家蔡邕称“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是平民百姓,一个小老婆也是不准娶的,“庶人一夫一妇”,只能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
《元史》是这样记载的,“(谭澄)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请求允许普通男人纳妾,从而元代的普通男人才有了纳妾的权利。在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明代,比宋、元时期宽松多了。即使够格纳妾,也不是一生随时都可以娶的。
明朝,亲王一级的,“许奏选一次,多者止于十人。”世子及郡王则少多了,减了一多半,“额妾四人”,一生一般就是一次,除非无后,才可择二次。但是,庶人随意娶妾依然是不被允许的,嘉靖三十一年有例,“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
对于私自纳妾者,赐以四十皮鞭:“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但实际上在清代至近代这些法律已被改得面目全非。
中国传统上,一个男子一般只能同时有一位正妻(正室),其它为妾。但也有先纳妾后娶妻的例子,如章太炎于1892年纳妾王氏,王氏去世后与汤国黎结婚,但只称王氏为妾。
在中国*,妾的合法性止于中华*国民*建立,但真正严格地禁止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香港和澳门等地亦是法例所禁止的,否则是犯上了重婚罪;较为特别的是,香港直至1971年才完全废止大清律例,禁止纳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妃子可以称自己为本宫,所谓本宫就是有宫殿住的人就可以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当然是有宫殿住的,所有可以自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在皇后面前称自己为臣妾、妾身。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
2、正五和正五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主子,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封号+主子。 3.正八和正八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小主,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小主。
扩展资料
明代妃嫔制度
明代妃嫔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满清,总体上处于变革之中。明代没有像汉唐那样严密规整妃嫔等级名额制度,大致上可以分为皇后-皇妃-皇嫔三个大等级。
首先来看皇后。明朝同样遵循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皇后制度,同一时间内只设一后,皇后地位极为尊崇,妃嫔对皇后既需要执妻妾之礼,也需要执君臣之礼。
为了避免外戚专权,明中后期的皇后多来自民间清白人家,所以基本上都恪守本分,很少干涉前朝事务。作为六宫之主,皇后有权处理六宫事务,其余妃嫔则有义务协助皇后。
明代皇妃在演变中形成了三个等级,分别为皇贵妃、贵妃、妃。其中,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并不常设,其人选多为皇太子生母或者圣眷深重的宠妃。贵妃在明初并非单独的妃嫔等级,作为妃的第一位号,贵妃与贤妃、淑妃等同属于妃级序列;
但随着历史发展,加之本身隐含“群妃之首”的寓意,贵妃地位逐渐上升,在宣宗朝取得了有册有宝的待遇,实际上分化成为一个新等级。
妃是明代后宫之中的常设等级,人员上没有定数,为了区分方便,皇帝设立位号来对各位妃子进行区分,每个位号在同一时期同一等级只能共一位娘娘使用。明太祖、明成祖、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神宗在册封妃嫔时都曾使用过“顺妃”位号,可见位号更类似于职位。
皇嫔的划分则以明世宗为明显界限,世宗以前沿用昭容、昭仪、婕妤、美人等九嫔旧称,册命上也没有定制;世宗时重新定制,规范了册封仪式,确定九嫔地位完全平等,并规定九嫔各自拥有相应位号,
第一次册封时分别称“德、丽、庄、贤、惠、安、和、僖、康”,后来又增添许多新位号,使得嫔位成为正式的妃嫔等级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妃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妃子可以称自己为本宫,所谓本宫就是有宫殿住的人就可以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当然是有宫殿住的,所有可以自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在皇后面前称自己为臣妾、妾身。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
2、正五和正五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主子,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封号+主子。 3.正八和正八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小主,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小主。
扩展资料
明代妃嫔制度
明代妃嫔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满清,总体上处于变革之中。明代没有像汉唐那样严密规整妃嫔等级名额制度,大致上可以分为皇后-皇妃-皇嫔三个大等级。
首先来看皇后。明朝同样遵循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皇后制度,同一时间内只设一后,皇后地位极为尊崇,妃嫔对皇后既需要执妻妾之礼,也需要执君臣之礼。
为了避免外戚专权,明中后期的皇后多来自民间清白人家,所以基本上都恪守本分,很少干涉前朝事务。作为六宫之主,皇后有权处理六宫事务,其余妃嫔则有义务协助皇后。
明代皇妃在演变中形成了三个等级,分别为皇贵妃、贵妃、妃。其中,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并不常设,其人选多为皇太子生母或者圣眷深重的宠妃。贵妃在明初并非单独的妃嫔等级,作为妃的第一位号,贵妃与贤妃、淑妃等同属于妃级序列;
但随着历史发展,加之本身隐含“群妃之首”的寓意,贵妃地位逐渐上升,在宣宗朝取得了有册有宝的待遇,实际上分化成为一个新等级。
妃是明代后宫之中的常设等级,人员上没有定数,为了区分方便,皇帝设立位号来对各位妃子进行区分,每个位号在同一时期同一等级只能共一位娘娘使用。明太祖、明成祖、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神宗在册封妃嫔时都曾使用过“顺妃”位号,可见位号更类似于职位。
皇嫔的划分则以明世宗为明显界限,世宗以前沿用昭容、昭仪、婕妤、美人等九嫔旧称,册命上也没有定制;世宗时重新定制,规范了册封仪式,确定九嫔地位完全平等,并规定九嫔各自拥有相应位号,
第一次册封时分别称“德、丽、庄、贤、惠、安、和、僖、康”,后来又增添许多新位号,使得嫔位成为正式的妃嫔等级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妃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本宫 顾名思义 就是地位足够高的有自己的寝宫的妃嫔的自称 臣妾是对皇上或皇太后太皇太后说话时的自称 王爷的姬妾正王妃的话应该是本妃或本王妃 对王爷说话时自称妾身或臣妾 其余侧妃、夫人以及等等都自称妾身 在下面的侍妾都自称侍身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本宫 顾名思义 就是地位足够高的有自己的寝宫的妃嫔的自称 臣妾是对皇上或皇太后太皇太后说话时的自称 王爷的姬妾正王妃的话应该是本妃或本王妃 对王爷说话时自称妾身或臣妾 其余侧妃、夫人以及等等都自称妾身 在下面的侍妾都自称侍身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3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3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4
皇妃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4
皇妃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根据《上下五千年》的记载,古代妃子在皇帝面前都是自称妾,或者妾身,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只是戏剧当中被曲解了,这是错误的。
下面是关于臣妾的资料: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
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如《史记·吴太伯世家》和《伍子胥传》有“请委国为臣妾”、“求委国为臣妾”语,《汉书·西域传》有西域小国“称臣妾”语,《后汉书·皇后纪》有“天下臣妾,咸为怨痛”语。
古代演绎或古代电视剧内,都将嫔妃的自称说成了臣妾。其实这样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古代妃嫔可以称“妾”,“妾身”,但不可以称臣妾。
扩展资料
发展演变
在汉代,除非你有特殊的贡献,才可以娶到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一般的*也就最多娶妻妾三个而已,汉代史学家蔡邕称“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是平民百姓,一个小老婆也是不准娶的,“庶人一夫一妇”,只能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
《元史》是这样记载的,“(谭澄)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请求允许普通男人纳妾,从而元代的普通男人才有了纳妾的权利。在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明代,比宋、元时期宽松多了。即使够格纳妾,也不是一生随时都可以娶的。
明朝,亲王一级的,“许奏选一次,多者止于十人。”世子及郡王则少多了,减了一多半,“额妾四人”,一生一般就是一次,除非无后,才可择二次。但是,庶人随意娶妾依然是不被允许的,嘉靖三十一年有例,“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
对于私自纳妾者,赐以四十皮鞭:“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但实际上在清代至近代这些法律已被改得面目全非。
中国传统上,一个男子一般只能同时有一位正妻(正室),其它为妾。但也有先纳妾后娶妻的例子,如章太炎于1892年纳妾王氏,王氏去世后与汤国黎结婚,但只称王氏为妾。
在中国*,妾的合法性止于中华*国民*建立,但真正严格地禁止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香港和澳门等地亦是法例所禁止的,否则是犯上了重婚罪;较为特别的是,香港直至1971年才完全废止大清律例,禁止纳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妃子可以称自己为本宫,所谓本宫就是有宫殿住的人就可以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当然是有宫殿住的,所有可以自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在皇后面前称自己为臣妾、妾身。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
2、正五和正五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主子,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封号+主子。 3.正八和正八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小主,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小主。
扩展资料
明代妃嫔制度
明代妃嫔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满清,总体上处于变革之中。明代没有像汉唐那样严密规整妃嫔等级名额制度,大致上可以分为皇后-皇妃-皇嫔三个大等级。
首先来看皇后。明朝同样遵循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皇后制度,同一时间内只设一后,皇后地位极为尊崇,妃嫔对皇后既需要执妻妾之礼,也需要执君臣之礼。
为了避免外戚专权,明中后期的皇后多来自民间清白人家,所以基本上都恪守本分,很少干涉前朝事务。作为六宫之主,皇后有权处理六宫事务,其余妃嫔则有义务协助皇后。
明代皇妃在演变中形成了三个等级,分别为皇贵妃、贵妃、妃。其中,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并不常设,其人选多为皇太子生母或者圣眷深重的宠妃。贵妃在明初并非单独的妃嫔等级,作为妃的第一位号,贵妃与贤妃、淑妃等同属于妃级序列;
但随着历史发展,加之本身隐含“群妃之首”的寓意,贵妃地位逐渐上升,在宣宗朝取得了有册有宝的待遇,实际上分化成为一个新等级。
妃是明代后宫之中的常设等级,人员上没有定数,为了区分方便,皇帝设立位号来对各位妃子进行区分,每个位号在同一时期同一等级只能共一位娘娘使用。明太祖、明成祖、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神宗在册封妃嫔时都曾使用过“顺妃”位号,可见位号更类似于职位。
皇嫔的划分则以明世宗为明显界限,世宗以前沿用昭容、昭仪、婕妤、美人等九嫔旧称,册命上也没有定制;世宗时重新定制,规范了册封仪式,确定九嫔地位完全平等,并规定九嫔各自拥有相应位号,
第一次册封时分别称“德、丽、庄、贤、惠、安、和、僖、康”,后来又增添许多新位号,使得嫔位成为正式的妃嫔等级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妃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本宫 顾名思义 就是地位足够高的有自己的寝宫的妃嫔的自称 臣妾是对皇上或皇太后太皇太后说话时的自称 王爷的姬妾正王妃的话应该是本妃或本王妃 对王爷说话时自称妾身或臣妾 其余侧妃、夫人以及等等都自称妾身 在下面的侍妾都自称侍身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3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4
皇妃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根据《上下五千年》的记载,古代妃子在皇帝面前都是自称妾,或者妾身,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只是戏剧当中被曲解了,这是错误的。
下面是关于臣妾的资料: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
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如《史记·吴太伯世家》和《伍子胥传》有“请委国为臣妾”、“求委国为臣妾”语,《汉书·西域传》有西域小国“称臣妾”语,《后汉书·皇后纪》有“天下臣妾,咸为怨痛”语。
古代演绎或古代电视剧内,都将嫔妃的自称说成了臣妾。其实这样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古代妃嫔可以称“妾”,“妾身”,但不可以称臣妾。
扩展资料
发展演变
在汉代,除非你有特殊的贡献,才可以娶到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一般的*也就最多娶妻妾三个而已,汉代史学家蔡邕称“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是平民百姓,一个小老婆也是不准娶的,“庶人一夫一妇”,只能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
《元史》是这样记载的,“(谭澄)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请求允许普通男人纳妾,从而元代的普通男人才有了纳妾的权利。在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明代,比宋、元时期宽松多了。即使够格纳妾,也不是一生随时都可以娶的。
明朝,亲王一级的,“许奏选一次,多者止于十人。”世子及郡王则少多了,减了一多半,“额妾四人”,一生一般就是一次,除非无后,才可择二次。但是,庶人随意娶妾依然是不被允许的,嘉靖三十一年有例,“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
对于私自纳妾者,赐以四十皮鞭:“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但实际上在清代至近代这些法律已被改得面目全非。
中国传统上,一个男子一般只能同时有一位正妻(正室),其它为妾。但也有先纳妾后娶妻的例子,如章太炎于1892年纳妾王氏,王氏去世后与汤国黎结婚,但只称王氏为妾。
在中国*,妾的合法性止于中华*国民*建立,但真正严格地禁止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香港和澳门等地亦是法例所禁止的,否则是犯上了重婚罪;较为特别的是,香港直至1971年才完全废止大清律例,禁止纳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妃子可以称自己为本宫,所谓本宫就是有宫殿住的人就可以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当然是有宫殿住的,所有可以自称自己为本宫.
妃子在皇后面前称自己为臣妾、妾身。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
2、正五和正五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主子,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封号+主子。 3.正八和正八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小主,对上自称嫔妾,他人称呼为小主。
扩展资料
明代妃嫔制度
明代妃嫔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满清,总体上处于变革之中。明代没有像汉唐那样严密规整妃嫔等级名额制度,大致上可以分为皇后-皇妃-皇嫔三个大等级。
首先来看皇后。明朝同样遵循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皇后制度,同一时间内只设一后,皇后地位极为尊崇,妃嫔对皇后既需要执妻妾之礼,也需要执君臣之礼。
为了避免外戚专权,明中后期的皇后多来自民间清白人家,所以基本上都恪守本分,很少干涉前朝事务。作为六宫之主,皇后有权处理六宫事务,其余妃嫔则有义务协助皇后。
明代皇妃在演变中形成了三个等级,分别为皇贵妃、贵妃、妃。其中,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并不常设,其人选多为皇太子生母或者圣眷深重的宠妃。贵妃在明初并非单独的妃嫔等级,作为妃的第一位号,贵妃与贤妃、淑妃等同属于妃级序列;
但随着历史发展,加之本身隐含“群妃之首”的寓意,贵妃地位逐渐上升,在宣宗朝取得了有册有宝的待遇,实际上分化成为一个新等级。
妃是明代后宫之中的常设等级,人员上没有定数,为了区分方便,皇帝设立位号来对各位妃子进行区分,每个位号在同一时期同一等级只能共一位娘娘使用。明太祖、明成祖、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神宗在册封妃嫔时都曾使用过“顺妃”位号,可见位号更类似于职位。
皇嫔的划分则以明世宗为明显界限,世宗以前沿用昭容、昭仪、婕妤、美人等九嫔旧称,册命上也没有定制;世宗时重新定制,规范了册封仪式,确定九嫔地位完全平等,并规定九嫔各自拥有相应位号,
第一次册封时分别称“德、丽、庄、贤、惠、安、和、僖、康”,后来又增添许多新位号,使得嫔位成为正式的妃嫔等级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妃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2
本宫 顾名思义 就是地位足够高的有自己的寝宫的妃嫔的自称 臣妾是对皇上或皇太后太皇太后说话时的自称 王爷的姬妾正王妃的话应该是本妃或本王妃 对王爷说话时自称妾身或臣妾 其余侧妃、夫人以及等等都自称妾身 在下面的侍妾都自称侍身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3
1.宫妃之间的称呼 正二和正二以上的妃子,对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他人称呼为娘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3:54
皇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