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3: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9:36
白居易的《无名税》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不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织妇词》
元稹
织夫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 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古诗里的税收
诗能证史。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一个范例。
由于诗歌的创作过程不光凝聚了诗人的才华,同时也灌注了诗人的情绪(其中不乏伤感甚至牢*),所以好多诗词都不乏鲜明的爱憎。
在古诗中寻觅税收的影子,就不得不受到这两重牵扯。
搜集翻阅一首首与税收有关的古诗,但见满纸怨恨言,尽写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一把辛酸泪,倾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触目惊心中有一种切肤之痛划过脑际:在诗人眼里和笔下,古代税收的形象竟是这样的尴尬。
事实上也没有办法不尴尬。以大历史的视野1审视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成或助长多年*、百姓饥苦、封建社会绵延漫长、社会经济在不断的破坏和崩溃中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以税收的眼光看历史典籍,在少数的因轻徭薄赋而营造出的清明盛世之外,满眼都是横征暴敛、官残吏暴、税收流民、“纳税人*”……
古人们的税收诗,就是这样印证着让后人读起来时而新鲜时而尴尬的中国赋税史:一面是历朝历代的税制变迁,一面是诗人们对倾诉于税收之上的百千怨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9:36
白居易的《无名税》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不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织妇词》
元稹
织夫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 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古诗里的税收
诗能证史。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一个范例。
由于诗歌的创作过程不光凝聚了诗人的才华,同时也灌注了诗人的情绪(其中不乏伤感甚至牢*),所以好多诗词都不乏鲜明的爱憎。
在古诗中寻觅税收的影子,就不得不受到这两重牵扯。
搜集翻阅一首首与税收有关的古诗,但见满纸怨恨言,尽写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一把辛酸泪,倾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触目惊心中有一种切肤之痛划过脑际:在诗人眼里和笔下,古代税收的形象竟是这样的尴尬。
事实上也没有办法不尴尬。以大历史的视野1审视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成或助长多年*、百姓饥苦、封建社会绵延漫长、社会经济在不断的破坏和崩溃中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以税收的眼光看历史典籍,在少数的因轻徭薄赋而营造出的清明盛世之外,满眼都是横征暴敛、官残吏暴、税收流民、“纳税人*”……
古人们的税收诗,就是这样印证着让后人读起来时而新鲜时而尴尬的中国赋税史:一面是历朝历代的税制变迁,一面是诗人们对倾诉于税收之上的百千怨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9:36
白居易的《无名税》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不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织妇词》
元稹
织夫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 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古诗里的税收
诗能证史。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一个范例。
由于诗歌的创作过程不光凝聚了诗人的才华,同时也灌注了诗人的情绪(其中不乏伤感甚至牢*),所以好多诗词都不乏鲜明的爱憎。
在古诗中寻觅税收的影子,就不得不受到这两重牵扯。
搜集翻阅一首首与税收有关的古诗,但见满纸怨恨言,尽写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一把辛酸泪,倾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触目惊心中有一种切肤之痛划过脑际:在诗人眼里和笔下,古代税收的形象竟是这样的尴尬。
事实上也没有办法不尴尬。以大历史的视野1审视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成或助长多年*、百姓饥苦、封建社会绵延漫长、社会经济在不断的破坏和崩溃中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以税收的眼光看历史典籍,在少数的因轻徭薄赋而营造出的清明盛世之外,满眼都是横征暴敛、官残吏暴、税收流民、“纳税人*”……
古人们的税收诗,就是这样印证着让后人读起来时而新鲜时而尴尬的中国赋税史:一面是历朝历代的税制变迁,一面是诗人们对倾诉于税收之上的百千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