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吃年糕170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30 09:1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04
春节为什么要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1.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
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2.营养成分:
年糕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烟酸、钙、磷、钾、镁等健康元素。
3.制作方法:
将糯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的像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收的美食。明朝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有经验的年糕师傅说,要想做出好的年糕,最重要的是注意水和油的运用。除此,糯米粉是否纯也很重要,一般市场上买的糯米粉大多是掺杂了别的米粉,所以吃起来不够软糯。年糕应直接用糯米做,为的是保正年糕的纯正度和原汁原味。做年糕很简单,年糕可以做成很多种口味,但都是在最基本的原味年糕上加入个人喜欢的其它材料,如红枣等。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04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年糕,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的食疗作用:年糕多以糯米为主料加工而成,食年糕对人体有一定滋养保健功用。据分析,每100g糯米含蛋白质5.1~8.1g、碳水化合物75.6~85g。此外,钙、磷、铁、维生素等的含量也相当丰富。祖国医学认为糯米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之功效。
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望采纳O(∩_∩)O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05
吉祥,谐音,年年高,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过年的年糕怎样要蒸,做法---制作工具:果汁机、大铁盆、面粉袋、容器、玻璃纸、量杯、量匙、 材料:蕉油、桂花酱、黄砂糖、圆糯米 做法: 三杯圆糯米倒入盆中,用清水清洗数次直到水呈清澈为止,洗浸后还必须浸泡八小时左右,使米充份泡开,倒乾水后必须再清洗一次。 将洗净泡好的米分数次放入果汁机中,每两勺米加入适量的水,直到米粒完全打成米浆后便可倒入面粉袋中,用绳绑紧袋口,先用手挤压出部份水份。 再放到两层厚重木板之中,上面加上一桶水的重量直到米浆完全脱水为止,将脱水后的粉浆块放入大盆中,揉成碎块,随个人口味加入两、三滴香蕉油或桂花酱等香料。 再加入三杯半的黄砂糖,用手或搅拌器将粉浆块搅拌均匀,变成黏稠状,倒入铺好玻璃纸的容器中用刮刀刮进大盆,如此便可放入电锅中以一碗的水蒸熟,电锅的四周也可用湿毛巾围住,以避免蒸汽外泄,大约蒸一小时左右,直到筷子不沾粉的程度即可拿起食用。 此外也可以用传统蒸笼,但必须时时注意外锅的水随时加入冷水补充,以免发生危险,大约一个小时以后,香甜的年糕便可以上桌食用了。 甜年糕冷却结成硬块之后,必须仔细涂上一层食用油以防止发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06
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